郑州市道路交通双语标识现状调查研究

2013-02-19 10:32乔春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标识语郑州市道路交通

乔春杰

(河南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14)

一、引言

201 1 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作为生态环境一份子,道路交通标识语重要性不言而喻。道路交通标识语是公示语的一种,“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的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及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等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吕和发,2005)。

然而,郑州市道路交通标识语英译错误惊人,有损郑州大都市形象;误导外国友人,给他们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改变这一现状迫在眉睫,规范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势在必行。

本文以北京市主要道路交通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实施指南和北美交通类标识为参照,分类调查郑州市道路交通双语标识英译现状,总结错误类型,提出规范建议。

二、郑州市道路交通标识语汉英翻译存在主要问题

本文根据郑州市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对搜集的道路交通标识语存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缺少英文译文,英文译文错误,同一名称多种英文译文,文化失误。

(一)缺少英文译文

调研表明,郑州市道路交通双语标识尚不健全,很多标识语只有中文没有对应英文。车站,道路,交通工具双语标识均不健全。一些针对国内受众的标识语可以不翻译。除此之外都应有相应译文,尤其是路标。很多警示类、禁令类只有图形没有对应英文标识。笔者认为图形也能准确传递信息,没有英文标识也一目了然,此处可以以图代替语言。交通工具如长途客车、出租车、市区公交车双语标示不全,线路示意图只有中文,没有英文。郑州火车站有双语语音提示,其他车站没有。公交车只有中文语音提示,没有英文语音提示。郑州各类车票:火车票、汽车票等只有中文没有英文。

(二)英文译文错误

1、格式错误

研究调查总结的错误类型中,格式错误的标识语占40%。例如,把指示牌的汉字与拼音或单词一一对应书写,如:东风路::Dong Feng Road。地名通常由专名和通名共同组成,根据《汉语拼音方案》,专名与通名分写,而且以词为拼写单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不需空格,但专名与通名之间应空格。火车站有一个站牌“RailwaY Station”是明显的格式错误,“RailwaY”中“Y”应为小写,正确译文为:“Railway Station”。

2、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也是调查组总结出的一大错误类型。公交车后门乘客下车处有一处标识语:不准站人,英文译为:ProhibitStand。有明显的语法错误,笔者接受一美国朋友建议,应改为:Standing Prohibited.郑州东站有一个标识语“当心滑跌:Caution,slip”,应该改为:“Caution,slippery”。

3、拼写错误

一些英文标识语出现明显的拼写错误,如郑州客运南站有一处标识语:“郑州客运南站欢迎您”,其英文为:“WWelcome to Zhengzhou South Coach Sation”,其中station被译为了:sation,明显的拼写错误。这样的错误折射了对道路交通标识语不够重视,翻译随意,有辱郑州大都市形象。

(三)译名不统一

郑州市区交通标牌、路牌、指示牌等标识语的译名比较混乱,同一路段或区域的同一标识却有两种或几种截然不同的译名。花园路::HuaYuan Lu(路牌)/GARDEN ROAD(大标牌)/HUANYUAN Road,来华的外国人不懂汉字和拼音,不能理解拼音“LU”和英语“ROAD”指的同一事物,会认为“HuaYuan Lu”和“HuaYuan Road”是两条不同的街道,从而影响行程。同类名称表达方式却不一样,对同类名称的标识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常常出现表达方式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立交桥”的翻译也各不相同,有“INTER CHANGE BRIDGE”,有“Gallop Bridge”,也有“Bridge,也有overpass,例如“金水立交Jinshui Overpass““北三环立交桥::Bei San Huan Gallop Bridge”。 建议统一译为“bridge”。

(四)文化失误

语言是文化载体,每种语言都承载独特文化内涵。有些画蛇添足的翻译源于不了解译文读者的文化与认知期待。如“严禁随地吐痰”等具有中国本土化特点的标识语就没有必要将其翻译为英文。此类标识语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之嫌。对于追求个性、个体自由、个人权利的西方社会公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标识语翻译不仅要考虑翻译是否准确,还应该从文化角度考虑可译性的问题,并不是所有汉语标识语都要翻译。汉语中表示警告的标识语,大多语气较重,而英美等国家推荐使用“小心”、“警告”和“危险”作为警示用语,以表示不同的危险程度。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受试者对这类警告的反应差异很明显(赵正宣,饶培伦,刘成益2006:102)。针对这些标识语翻译,要有明确读者意识,满足译入语读者需求。

三、郑州市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规范化对策

调研发现,郑州市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问题多,必须严格规范。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的“脸面”,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素质,同时,错误的或不规范的标识语将会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王银泉,2007:15)。因此,加强标识语翻译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理标识语垃圾,改善公示语翻译质量,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邵有学,2009:51)。

(一)唤醒公众社会责任,全民关注道路交通标识双语建设

首先,领导要重视汉英双语道路交通标识语建设。郑州,是历史古城,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是河南省对外交流合作中心,各行业国外友人汇集于此。因此道路交通标识语双语建设至关重要,它可以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促进对外贸易,提升城市形象。各级领导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汉英双语公示语建设,做好宣传,唤醒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共同参与标识语双语规范活动。

(二)成立标识语翻译专业队伍,严格监督制作过程

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成立道路交通标识语英译机构。参照北京等国内大城市及国外道路交通标识语英译规范,结合河南实情,制定河南省道路交通标识语英译细则。所有道路交通标识语的英译均由专业负责人士根据翻译细则确定英语译文。在制作过程中,专业翻译人士要和公示牌制作人员密切配合。要严格监督指导制作环节,确保公示牌制作的正确规范。然后请英语专家审核通过,从而在源头上避免标识语翻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三)将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

道路交通标识语涉及面广,对翻译人员要求较高,既要有扎实英汉语言功底,谙熟中西文化异同,还要有深厚理论背景。同时,标识语翻译还要求译者严谨、认真,具有高度责任感。因此,要重视专业人员培养。我国外语教学较少涉及诸如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这样应用型的内容,建议将标识语纳入高校英语教学内容,融入不同课程教学中,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标识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标识语的语言特点、功能分类、翻译的原则及方法,从而从源头上减少、杜绝标识语翻译错误。

结语: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郑州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合作交流,道路交通双语标识语建设刻不容缓,根据现存问题,笔者提出郑州市道路交通标识语翻译规范化对策,建议以北京市主要道路交通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实施指南和北美交通类标识为参照,形成郑州市道路交通双语标识英文译法细则。

注 释:

①吕和发,戴宗显.公示语英汉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

②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理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6).

③赵正宣,饶培伦,刘成益.中美两国受试者对警示标志反应差异性的实例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2).

[1]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for streets and highways,USA: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2007.

[2]黄德先,杜小军.公示语翻译的规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4).

[3]龙江华.国内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2007,(9).

猜你喜欢
标识语郑州市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翻译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