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

2013-02-19 14:42沈娟萍
军事护理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口病皮疹体温

沈娟萍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 行政办公室,浙江 桐乡3145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患儿可通过门诊治疗和家庭护理为主。我院自2012年3-6月儿科门诊共诊治手足口病患儿206例,并实施了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6月在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儿童手足口病2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7例、女99例;年龄6个月至7岁,平均(2.8±1.6)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7.5~39.0℃,患儿手、足、口等部位均出现疱疹,部分皮肤疱疹破损。

1.2 方法 患儿家长在门诊宣教室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并发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该手册由医院参照相关资料[1]自行编制。内容包括疾病的临床转归、传播途径、治疗方法、配合要点等。护理人员登记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于患儿就诊第2天选派1~2名护师以上职称的门诊儿科护士进行家庭护理指导,第3天、第7天进行电话回访。

1.3 评价标准 (1)治愈:2d内体温正常,皮疹明显减少或消退,口腔溃疡愈合。3d内一般情况好,玩耍如常。(2)好转:3d内体温正常,皮疹减少,口腔溃疡部分愈合。5d内一般情况好,玩耍如常。(3)无效:4d内仍发热,皮疹无减少或增多,或出现并发症[2]。

1.4 结果 206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家庭护理干预,7d内治愈179例,占86.9%;好转23例,占11.2%;仅4例患儿出现高热、皮疹增多,及时住院治疗后痊愈,占1.9%。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士要根据患儿疾病的特点耐心讲解疾病转归过程及家庭护理要点。对主要照顾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演示和指导,及时纠正不科学的护理方法,缓解焦虑情绪。

2.2 发热护理 指导家长正确测量体温方法,每天至少测量体温3次,并将结果书面记录以观察疾病康复进展。对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嘱其多喝温水,或给予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或用退热栓等。如体温持续不退或超过39℃,应去医院就诊。

2.3 口腔护理 要指导家长多给患儿喂水,并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切忌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在饭前、饭后用温水漱口,3岁以下患儿可用棉签蘸水轻轻擦洗口腔。口腔有破溃疼痛者可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喷口腔2~3次/d,或在溃疡处涂以金霉素、鱼肝油,促进伤口愈合。

2.4 皮疹护理 指导家长给患儿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衣着应宽松、柔软、舒适,经常清洗更换。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手足部皮疹初期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待疱疹破溃时用0.5%聚维酮碘涂抹,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镇静止痒剂等。

2.5 消毒隔离 指导家长将患儿与其他儿童隔离,谢绝来访者,一般应隔离2周。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日用乳酸或食用醋进行空气消毒。家长接触患儿前、换尿布前、处理大小便后应在流水下认真洗手,以防止肠道病毒传播。患儿用过的餐具应用开水煮沸消毒,用过的玩具及其他用具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清洗干净。患儿的粪便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h后倾倒。

2.6 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及随访 护士上门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时应对患儿进行评估,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演示和指导[3],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当场给予解答。

[1]江育仁,朱锦善.现代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327-330.

[2]吴立青,刚晓华,于俊华,等.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B):45-46.

[3]周琼,孙敏.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9,23(7B):1867-1868.

猜你喜欢
口病皮疹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