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遂川板鸭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3-02-19 17:58谢良棵贺谊红严景生郭剑董闽鲜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遂川板鸭遂川县

谢良棵,贺谊红,严景生,郭剑,董闽鲜

(1.遂川县畜牧兽医局,江西 吉安 343900;2.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3.井冈山市畜牧兽医局;4.遂川县县委农工部;5.吉安市畜牧兽医局)

2012年12月初,笔者深入到遂川县的板鸭厂、养鸭户和板鸭主产乡镇,对遂川板鸭产业的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产业现状

1.1 自然条件适宜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境井冈山脚下,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江西首届“十佳绿色生态县”,总面积3144km2,水田2.5万hm2,境内河流水面占国土面积的10%,群众自南唐以来就有规模养鸭和加工板鸭的历史,有着得天独厚的养鸭和加工板鸭条件。

1.2 组织体系完备

全县现有28家板鸭加工厂通过了产品质量QS认证。28家板鸭厂年加工板鸭能力达700万只,其中17个厂联合组建了遂川县遂兴板鸭公司,实施质量标准、商标品牌、市场营销、产品开发、销售价格“五统一”,公司董事会五个成员还组建了遂川县兴农板鸭专业合作社,并牵头成立了遂川县板鸭协会。

1.3 品牌优势明显

遂川板鸭先后荣获全国“星火计划”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赢得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板鸭之乡”荣誉,冠以“遂兴”为商标,“遂兴”商标2002年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续认至今,“遂兴”板鸭还评为江西省名牌产品,以“遂兴板鸭”原料鸭选育为课题的“吉安红毛鸭提纯选育项目”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4 产业升值空间大

据专业人员调查分析,养1羽鸭,加工成板鸭,将1羽鸭毛加工成羽绒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产生劳务收入6.5元,产生利税2.5元。按此估算,2011年全县加工板鸭400多万只,板鸭及附加工产品产值达近1.5亿元,为全县提供劳务收入2600多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总体偏小

遂川板鸭近十年来每年加工量在500万只左右徘徊。2006~2008年行情较好,加工量每年递增,2008年达600多万只,而从2009年开始又逐渐下降,每年约减少11%以上,到2012年只有400万只左右,板鸭产量趋于下滑趋势。

2.2 准入门槛较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对板鸭加工企业规范管理及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而原有许多小规模、小作坊式的加工厂需要更换设备、QS认证,由于资金投入大,近几年都纷纷倒闭。原先全县从业人员有4000多人,现在只有3000人,加工企业由5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20余家。

2.3 技工人才短缺

随着外出农民工日益增多,本地农民工市场出现了招工难、工资增长快的现象,尤其是有文化、年轻的农民工更是稀缺资源,而板鸭加工时间长、投入大、脏、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据调查全县现有20多家板鸭加工企业,约有3000多人从事板鸭加工、毛鸭育肥,而这些人员70%以上都是留守老人、妇女、残疾人员,每月收入约2000~3000元。

2.4 消费群体减少

当前食品日益丰富,品种种类多、数量大,加之人们对饮食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产生变化,由于板鸭价格高于腌腊制品,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量。

2.5 经营水平较低

目前现有的各板鸭加工企业仍存在加工设备传统化、工艺老化、厂区布局不规范、产品单一、质量参差不齐、销售价格高低不等、经济效益不平衡等问题。

2.6 产业链条较短

县内板鸭生产企业,90%产品为散装板鸭,精品板鸭、礼盒板鸭仅占总产量的10%,且分割小包装板鸭极少,熟食板鸭尚未开发,产品只能贱买贱卖,成为外县知名板鸭的“第一车间”。

2.7 创新研发滞后

近年来,板鸭加工虽然几度与高校合作攻关,开发小包装旅游板鸭产品和熟食板鸭,但进展缓慢,产品仍停滞在传统风味上,创新滞后,市场趋向萎缩。

2.8 原料市场缺乏

遂川县板鸭产业原料鸭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没有原料鸭的生产基地和品种收购标准,每年加工板鸭的原料鸭80%从外地调入,也没有收购原料鸭和销售板鸭定价权,效益不稳定。

2.9 领军人才匮乏

遂川县遂兴板鸭有限公司虽然年产量达300多万只,产值超亿元,但实际形聚神散,没有龙头企业带动,也没有“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成员企业各行其市,缺乏领军企业,难以形成产业中的航母。

2.10 经济效益低

一是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板鸭成品价格时高时低;二是本地未真正形成种鸭孵化→农户养毛鸭→公司回收原料鸭加工模式,据测算,购进1只50d左右的原料鸭,经过运输、饲料损耗、应激、防疫,约增加成本2元左右。三是疫病防控难度加大,每年从7月份开始至12月从各地调入大批量毛鸭集中饲养,由于应激、运输、密度大易造成疫病,据了解板鸭厂收购毛鸭育肥30d成活率约95%。因此,群众养鸭和加工板鸭的积极性不高。

3 对策

遂川板鸭产业要做成与“中国板鸭之乡”相匹配的特色产业,拟推行“四化”战略对策。

3.1 生产经营产业化

在推进遂川板鸭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必须加强九大环节的体系建设。一是原料鸭标准化生产基地体系建设;二是饲料供应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生产加工主体集团化与加工企业示范体系建设;四是产品销售市场全覆盖网络体系建设;五是产品包装、保鲜、储藏、运输体系建设;六是新产品研发和成果市场化体系建设;七是政府各部门扶持、监管服务体系建设;八是产业从业人员人才体系建设;九是品牌与文化宣传体系建设。

3.2 产业定位科学化

“遂川板鸭”不仅是“遂川三宝”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而且也是吉安乃至江西的特色优势产业,应争取列入农业部相关农产品优势产区。同时在保持传统农产品特色风味和保证珠三角传统主导市场的基础上,立足吉安红毛鸭瘦肉率高的优势,以红毛鸭为原料鸭主导品种,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开发熟食、低钠板鸭、酱鸭、冷鲜鸭等系列产品,不断开拓上海、北京等东北部经济发达城市的板鸭消费高档市场,把遂川建设为优质肉鸭饲养、屠宰、加工、销售的集散地。

3.3 市场营销品牌化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凡销售旺的产品,必然有优越的产品质量,必须要注册商标,冠以品牌,不断丰富其内涵与文化,用品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遂兴”商标是江西省著名商标,“遂兴”牌板鸭是江西省名牌产品,并荣获全国“星火计划”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遂川县是“中国板鸭之乡”,遂川板鸭品牌优势明显,要进一步创优品牌,推行品牌营销,严格按无公害食品标准化操作加工板鸭,为“遂兴”品牌注入新内涵,以优越的品牌声誉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3.4 基地建设标准化

好的产品必须从源头抓质量,实施生产全程标准化。遂川板鸭原料鸭标准化饲养基地建设,要借鉴“吉安温氏养鸡模式”,从遂川拓展到江西有条件养鸭的各个县市,推行原料鸭苗、饲料、养殖技术标准、技术服务、毛鸭销售统一由遂川提供,在江南水乡樟树、乐安、丰城等地发展产业专业合作社,与原料鸭养殖户建立利益一体化或建立合同合作利益关系,建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原料鸭供给体系,把握好产品原料与销售的定价权,解决好原料鸭疫病防控的难题。

4 主要措施

4.1 按照“四化”要求,加快产业升级

一是要加深遂川板鸭加工业在江西省肉鸭饲养业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认识。二是加大原料鸭基地建设,推行统一原料鸭,原料鸭品种必须是公司统一供种的红毛鸭,加工精品板鸭。假如年销售精品板鸭100万只,可建设一个年存栏种鸭1万羽吉安红毛鸭的良种繁殖场。而中低档板鸭加工必须严格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品牌声誉。三是兴建饲料厂。遂川板鸭仅育肥阶段每年要消耗饲料9000t,消耗稻谷21000t,有必要在遂川县兴办饲料厂。四是进一步加快板鸭加工示范企业建设,在全县各板鸭厂开展示范企业建设活动,按着厂区布局规范化,环境设施亮化美化、生产管理程序化、产品陈列规范化的要求建设,实现加工工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五是要按股份制企业要求重组县遂兴板鸭公司,整合遂川板鸭加工资源,召开所有从业业主参加的县遂兴公司重组大会,建立紧密型集团公司,把遂兴公司做成产值超亿元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乃至做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六是建立统一的销售市场,可将全国销售市场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别落实业务员,并将指导销售计划分解落实到人和车间,避免恶性竞争。七是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依法按章程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公司的领导机构、监事机构,选出领军人才,引领遂川板鸭加工业步入发展新里程,重振遂川板鸭加工业。八是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对接,创新开发板鸭熟食品、低钠板鸭、无公害板鸭、小包装旅游板鸭、气调保鲜包装板鸭、酱鸭食品系列和不同风味的板鸭,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确保产业稳步增长。

4.2 加大帮扶力度,强化监管服务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应在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基础上,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板鸭产业创新发展进行奖补。二是加大对市场运行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按照《遂川县板鸭产业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部门执法配合,完善对产业运行的监管,加强产品质量全程监控,规范税费征收与管理,科学防控动物疫情,确保安全生产。三是加大板鸭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有关部门要完善相关规章和管理办法,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金融、农村资产评估、抵押、税务、法律及产、供、销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四是加大部门帮扶服务力度。建设和土管部门要加大落实规划布局的措施,协调解决规划区内板鸭厂搬迁用地的计划,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遂兴”牌板鸭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服务,劳动保障和卫生部门要强化人才培训与卫生健康检查服务,工信委要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扶持板鸭加工业及相关羽绒服装、包装印刷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五是加大板鸭产业化发展基金建立力度。建议按税收提一点、企业交一点的原则筹措。税务部门要规范产业税费征收,每年从新增产业税收中提出一定比例资金,企业按加工量上交一定资金,建立板鸭产业化发展基金。发展基金重点用于集团公司重组帮扶、示范企业建设、良种繁殖、批发市场、产品储存、宣传、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

4.3 推行文化运作、加强品牌建设

遂川板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珠田南村铁拐李治鸭瘟疫的故事,天子地“看鸭倌”翻身被流亡朝廷抬去做天子的古老传说,为遂川板鸭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习泰和乌鸡搭载“神五”飞船大空育种的文化运作理念基础上,开展多形式遂川板鸭推荐宣传活动,重新申报遂川命名为“中国板鸭之乡”,力争一年一度举办中国(遂川)板鸭之乡美食文化节,用文化运作擦亮遂川板鸭的品牌名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牵住“遂兴”商标为集体商标这一牛鼻子,重新确定“遂兴”商标的使用权,制定措施扶持集团公司组建。如果遂川县遂兴板鸭公司不能完成重组,建立紧密型集团公司,县里要另行制定措施扶持集团公司组建,做响做亮“遂兴”牌板鸭品牌。建议在组织、用地、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重振“遂兴”牌板鸭的品牌声誉。

猜你喜欢
遂川板鸭遂川县
长芦板鸭
毛泽东四战遂川城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毛泽东四战遂川城
“靠山吃山”吃出新花样 江西省遂川县脱贫攻坚见闻
“板鸭”行医记(三)——中医在西班牙的现状
“板鸭”行医记(二)——中医在西班牙治疗的常见疾病
江西省遂川县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分析
“第二国际机场”
江西遂川县启动首部茶志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