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信息自由研究现状分析

2013-02-22 05:4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6期

文 娟(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彭 洁(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已经成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实现信息自由和信息平等也因此成为信息社会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但信息壁垒、信息歧视、信息垄断、信息阻塞等人为原因,使得信息自由和信息平等的实现困难重重。网络环境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信息自由的呼声更高,在学术界主要体现为对网络信息获取自由、网络信息表达自由等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十年来学术界对信息自由的研究论文,以期梳理出国内信息自由研究的现状。

1 数据来源

本文以CNKI 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学位论文为数据源,以“信息自由”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年份限定为2003年到2012年。将检索数据结果导入excel,去除重复文献和不相关文献,共得到期刊论文205 篇,学位论文30 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9 篇,博士学位论文1 篇。

2 文献计量分析

2.1 文献增长分布

分析文献的年代分布,结合各年度文献类型的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学科、某领域的研究发展速度和水平,同时还可以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程度。从图1 可知,2003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国内关于信息自由的研究论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与总体文献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一致的特点。总体上来看,信息自由的研究文献在这十年间呈上升增长趋势。详见图1。

图1 2003—2012年国内信息自由研究文献年度分布图

2.2 文献来源期刊分布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分布是了解该领域研究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利于该研究领域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进而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经调查统计,235 篇期刊文献共发表在141 种期刊上,图书情报档案类期刊共发文71 篇,占30.2%,法学类期刊共发文22 篇,占比9.4%。图书情报档案类期刊和法学类期刊所发论文占比近40%,其余约60%的文章则零散分布于其他期刊杂志上,其中又以新闻传播、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期刊居多。发文3 篇及以上的期刊见图2。

图2 2003—2012年国内信息自由研究文献部分来源期刊分布图

由图2 可知,国内关于信息自由的研究,图书情报、法律、新闻传播这3 个领域是主要研究阵地,发文3 篇及以上的16 种期刊中,有9 种是图书情报类期刊,且有7 种为CSSCI 来源期刊;有2 种为法律类期刊,均为核心期刊;另有2 种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其中发文量较多的1 种为核心期刊。发文2 篇及以上的28 种期刊(7.1%)共收录论文90 篇,占总论文数的38.3%。这表明信息自由领域的研究论文分布较为分散,其二八分布规律并不明显,更多的论文零散地分布在各种类型的期刊杂志上,尤其是图书情报、法律、新闻传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期刊。可见,信息自由研究领域的论文研究主题分布较为集中,期刊分布不集中,要掌握其重要情报源,需要关注多个主题方面的重要期刊。

2.3 文献作者合作及其单位分布

表1 是信息自由研究领域文献合作情况的统计。2003年至2012年,254 位作者共发表论文235 篇,平均一篇论文由0.93 位作者完成,其中229 位作者只参与发表了一篇论文,占比90.2%;30 位作者参与2 篇及以上论文的写作,占比11.8%。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作者是偶尔涉足此研究领域,研究不够深入;仅10%左右的作者对此领域的研究相对深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由此可见,在信息自由研究领域的研究著者以单独写作为主,这不利于促进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冯晓青、西南政法大学的李雨峰、浙江大学图书馆的韩松涛、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的李坤、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徐洪升均发文3 篇,他们针对信息自由的某个主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如读者权利(李坤、徐洪升)、知识产权(冯晓青、李雨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自由(韩松涛)。由此可见,冯晓青、韩松涛、李坤、李雨峰、徐洪升等作者是该研究领域的相对核心人物。

表1 论文合作情况统计表

统计各个单位发文量可见,发文4 篇及以上的单位共15 个;发文3 篇及以上的单位共24 个;发文2 篇及以上的单位共44 个。发文4 篇及以上的单位见表2。

表2 发文4 篇及以上单位统计表

通过统计发现,发表信息自由研究领域的作者来自159个单位,其中高校单位140 个,政府事业单位7 个,企业单位6 个,主要以图书馆部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和法学专业居多。由此可见,国内对信息自由的研究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企事业单位也有一定的参与。这里选取发文量排名前15 的单位进行分析。由表2 可见,黑龙江大学(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系、图书馆)在信息自由研究领域遥遥领先,发文11 篇;吉林大学(法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法学研究中心)紧随其后,分别发文6 篇。统计可知,发文排名前15 的单位中,主要是高校法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系。由此可见,国内近十年来信息自由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方向和法学方向两个方面。

2.4 文献主题分析

通过分析某学科领域文献的研究主题,可以掌握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进展以及现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文献的主题进行了初步了解,再通过关键词共现对235 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对信息自由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信息获取(包括信息获取自由、信息获取权利等方面)、新闻媒体自由(言论自由、媒体信息自由等)、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知情权等)、图书馆(核心价值、职责、权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及冲突等方面。

另外,对235 篇国内信息自由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处理,包括去除非实意词、归类近义词等,选取出现频率大于等于3 的词进行共现分析,通过java 程序比对,得到52*52关键词共现矩阵,具体见图3。

为了更好地了解信息自由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通过UCINET 软件对关键词矩阵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图4(未对关键词的共现频次进行限制)。由图4 可知,以信息自由为中心,主要涉及到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媒体、民主、知情权、表达自由、图书馆及图书馆权利、政府信息公开(包括信息公开)、隐私权等方面。为了更进一步了解研究主题的具体详细状况,对不活跃的关键词进行剔除,选取共现频次在4 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并采用G 模式显示,具体见图5。

图3 信息自由研究文献关键词52*52 矩阵(部分)

图4 信息自由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

图5 关键词共现4 次及以上共现图

2.4.1 新闻媒体自由研究

根据图5 可知,媒体、新闻媒体、传统媒体、互联网与信息自由构成一个研究主题,可以总结为新闻媒体自由方面的研究。在该研究主题领域,主要涉及到媒体言论权、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在媒体言论权方面,韩方文对媒体言论权的法律保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媒体言论权是指媒体完成新闻舆论监督所需权利体系的总称;并指出其立法保障有赖于知情权的享有、与公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平衡的实现。展江对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和伦理约束进行了分析,指出《宪法》和《新闻法》等法律对新闻自由进行保护,但在保障新闻自由的同时,需要寻求公众知情权与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平衡;新闻伦理约束则主要依赖于职业道德自律进行约束。此外,刘娜探讨了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杨红则基于“维基解密”分析了网络对传统媒介体系中公众知情权的影响。在新闻发言人制度方面,张宝平探讨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法律化的必要性,并主要借鉴了美国的做法。靖鸣、袁志红对新闻线人职业化和制度化构建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新闻线人出现的必然性基础上,探讨了建立新闻线人职业化和制度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闻线人的制度构建方案及其权利保障。此外,彭拥兵专门就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完善警情通报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可以通过明确发布的警情信息内容、提高新闻发言人在公安机关的地位及素质、增强新闻发布的时效性并扩大其适用范围等进行完善。此外,还有学者对网络时代微博媒体进行了探讨,如李枫对微博信息自由的边界进行了探讨,汤博为对微博新媒体时代的公共利益与公民权利进行了分析等。

2.4.2 信息公开及知情权研究

据图5 可知,信息公开(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公民知情权形成一个研究主题群。无论是知情权还是政府信息公开,都与公民的信息获取权紧密联系着。该主题领域的研究相对来说较为深入,主要以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进行了相对完整、系统的分析。来自吉林大学的刘校滨对知情权的内涵、价值(民主、秩序、平等、控权价值)、限度(隐私信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同为吉林大学的王婷婷则对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措施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诉讼法》的保障,制定《新闻自由法》进行保障等方面。此外,还有学者在知情权基础上对公众的信息获取权进行了研究。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黄晓曼通过信息权利、信息自由、知情权、信息获取权步步递进,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下的信息获取权。李丹林和郭道晖从图书馆学角度和法学角度对知情权与信息公开进行了研究。此外郭道晖还论述了表达自由是作为人权和公民权存在的一项权利。

2.4.3 图书馆相关研究

在该领域,主要涉及图书馆核心价值与职责、读者权利等方面的研究。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与职责方面,白君礼总结了国内核心价值的两种观点,一是文明服务,二是信息自由;认为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必须立足于文化建设。潘燕桃总结了图书馆核心价值直接相关的四类观点:一是使命论,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就是图书馆的使命;二是服务论,认为文明服务是核心价值;三是权利论,认为文化权利为主范畴,加上平等服务、保存与共享、阅读社会、隐私权4 个子范畴共同构成图书馆核心价值观范畴体系;四是自由论,认为信息自由是概括图书馆职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此外,李坤则探讨了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信息获取自由权利保护,指出读者信息获取自由保护是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核心价值建立的需要,并提出了对读者信息获取自由权保护的措施。关于图书馆职责,主要体现在图书馆权利与读者权利两者联系方面,如沈光亮认为,图书馆权利诉求的正当性源自信息传播和保障公众知识信息自由社会义务的实现,图书馆权利必须与图书馆社会义务达到一致,只有在读者权利得到维护的前提下,图书馆自身的权利才能得以实现。彭前卫则对基于信息自由、平等权利、公益性的图书馆权利与责任进行了辩证分析。李豫诚等则对图书馆从功利到权力的认知进行了剖析,论述了功利主义行为违背图书馆保障公民信息自由的原则,提出了以保障公民信息自由权利的图书馆权力观才是新时代图书馆行为准则的希望所在。在读者权利方面,主要对知情权、信息权利、借阅权等进行了讨论。蒋永福认为,信息权利是信息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信息自由(包括信息获取、生产、传播自由)则是人类的基本价值目标,图书馆制度的建立是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付丽琴则从“内在需求”、“福利国家”、“公共物品”和“社会功利”四个方面阐述了读者权利的正当性基础:“内在需求”表明读者权利因人内在正当需求而产生;“福利国家”确立了国家对公民获取信息资源应承担的责任;“公共物品”说明了读者权利实现的基础;“社会功利”则说明读者权利的实现利国、利民、利社会。

3 孤点分析与结论

研究共现频次较高的主题可以了解目前国内信息自由的研究主题集中现状,帮助了解整个信息自由研究领域的主题分布。但是,孤点的研究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孤点,同样属于研究领域的范围,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相对空白点,弥补主题研究中漏掉的研究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由图4 和图5可知,在信息自由的研究文献中,有一些孤点存在,它们处于关键词共现图中最外围的位置,且主要与外部同为孤点的关键词共现,而与其他共现频次较大的研究主题联系很少。这些孤点主要涉及信息伦理、政策和立法、社会责任、自由的限度、隐私权、档案开放与利用、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其中又以版权、知识产权保护、隐私权研究较多。综合信息自由的相关内容来看,信息自由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自由和信息表达自由两个方面的内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在信息获取自由方面,如果倡导绝对的信息自由,则将侵犯权利人的著作权、版权、隐私权等个人权利;在信息表达方面,倡导绝对的自由,在信息社会则会引发关于信息道德、信息伦理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如前所述,保障信息自由是一项利民、利国、利社会的工程;同样地,如果信息自由毫无限制,则也将成为一把害民、害国、害社会的利剑。因此,在信息自由研究领域,通过分析这些孤点可知,信息自由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信息伦理、信息政策、隐私权、版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究或许将成为下一个热点。信息社会的出现,才带来了信息自由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因此,关于信息社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将是信息自由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与信息自由相对应的信息自由的限度则必将伴随信息自由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这样才能从保障真正意义上信息自由的实现。

1 韩方文.媒体言论权的法律保障[J].党政干部学刊,2006(11):26

2 展江.各国舆论监督的法律保障与伦理约束[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121~126

3 刘娜.公共危机事件中媒体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J].新闻传播,2010(6):28,30

4 杨红.网络对传统媒介体系中公众知情权的影响——“维基解密”的启示[J].新闻知识,2011(9):100~101

5 靖鸣,袁志红.新闻线人职业化和制度化建构初探[J].新闻传播,2005(5):4~6,9

6 彭拥兵.完善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思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1~85

7 刘校滨.论知情权[D].长春:吉林大学,2004.32~48

8 王婷婷.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措施[D].长春:吉林大学,2007.39~51

9 黄晓曼.政府信息公开下的信息获取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5~7

10 白君礼,等.图书馆核心价值与图书馆文化[J].图书馆杂志,2007(12):15~16

11 潘燕桃.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相关问题辨析[J].图书馆杂志,2011(2):39~51

12 李坤. 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读者信息获取自由的保护探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6):69~76

13 沈光亮.图书馆权利的辩证解读[J].图书馆,2009(1):29~31

14 彭前卫.图书馆权利与责任的整体性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7(12):9~13,17

15 李豫诚,郑宏,罗琳.图书馆认知:从功利到权力[J].图书馆,2009(1):32~34

16 蒋永福,黄丽霞.信息自由、信息权利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图书情报知识,2005(3):20~23

17 付丽琴.读者权利的正当性基础[J].图书情报工作,2009(12):53~5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