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客使用中国新浪微博的分析

2013-02-27 02:48蒋颖
今传媒 2013年2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微博

蒋颖

摘 要:新浪微博2012年在澳洲举办了第一次媒体发布会。根据微博在澳大利亚的官方合作伙伴——澳娱投资有限公司(OZ Entertainment and Investment)估计,在澳大利亚有近50万位微博注册用户。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分析澳洲政界目前到底有哪些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些政客或者他们的代理在微博上发布哪些内容。第二,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与澳洲华人群体沟通,到底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好处?第三,澳洲政客使用中国社交媒体对中澳政治的意义。微博是否给澳洲政客与他们的选民之间带来了更为良好的沟通?澳洲政客使用微博的经验对于中国政客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有何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博;网络政务;公共关系;澳洲政客

中途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12-03

一、简 介

新浪微博2012年在澳洲举办了第一次媒体发布会。根据微博在澳大利亚的官方合作伙伴——澳娱投资有限公司(OZ Entertainment and Investment)2012年年初的统计,在澳大利亚有近50万位微博注册用户。其中有在澳中国留学生,华人社团,还有澳洲各商政学机构官方微博,更值得注意的是,澳洲三级政府(联邦、州、地方)中一些政客,也开通了个人的使用中文的新浪微博账号。

本文有三个目的。第一,分析澳洲政界目前到底有哪些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些政客或者他们的代理在微博上发布哪些内容。第二,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与澳洲华人群体沟通,到底给政客带来了哪些好处?第三,微博是否给澳洲政客与他们的选民之间带来了更为良好的沟通?澳洲政客使用微博的经验对于中国各级执政者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有何借鉴意义?

二、背景介绍

新浪微博是近年来最流行的社交媒体之一。与其他类似竞争平台相比,微博以与生俱来的“对话”能力作为其独特竞争力。微博用户可以通过140字与他人分享随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虽仅有140字,但足够包含一个网址,一两句观点。与推特(TWITTER)类似,微博的核心也是对人类关系为模型的(Porter 2009)。与人人网,脸书(FACEBOOK)不同,微博不需要成为对方好友(互相关注)才能看到对方信息,你关注1万人的同时可能只有50人关注你,或者你关注5个人的同时可能有1万人关注你。所以,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你所发的微博不仅能在你的关注者内扩散,而且有可能在你的关注者的关注者中扩散,甚至再下一级的间接关注者中传播开去。这就是微博的“乘数影响”。

由于人人网、脸书都需要互为关注之后才可以看到对方信息和发起“对话”,可以说这二者比微博和推特更注重隐私。所以如果把人人网看成是一个讨论事情的某人家的客厅的话,微博则是一个酒吧,或街头广场(Raymond 1999)。因为除了你邀请的参与者会出现,任何你不认识的但对该话题有兴趣的陌生人都可能出现。所以微博这样的平台,更接近于公共空间。而这些以上的微博特点,都强有力的证明了微博作为政治工具的重要性。

在澳洲使用新浪微博的50万人中,有在澳中国留学生,华人社团,华人商业组织,还有澳洲各机构官方微博,商业推广微博,更有意思的是,澳洲三级政府(联邦、州、地方)中一些政客,也加入到了使用中文的新浪微博大家庭中。由于意识到社交媒体作为政治工具的重要性,学者们开始热烈讨论社交媒体对政客到底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有人认为社交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有特征必然会给政客们带来胜利(Farrell 2009),也有人认为社交媒体引起的社会变化其实是缓慢的,而且在引起变化的同时,还导致了一些危险(Macnamara 2011)。在2007年,对澳洲政客使用新媒体交流平台的研究中发现,81.9%的澳洲联邦政客的网站是完全单向的,不提供互动交流机会的平台。2008年,有些学者们发现大部分使用网络平台的澳洲政客们,依然缺少与大众的互动。那么2012年选择开通新浪微博的澳洲政客,在与澳洲华人社区交流中是否突破了单向的沟通方式,他们的新浪微博是否为澳洲华人提供了更有效的参政议政平台?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目前第一例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境况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的过程中,我带着这样三个问题。第一,澳洲政界目前到底有哪些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些政客或者他们的代理在微博上发布哪些内容。第二,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与澳洲华人群体沟通,到底带来了哪些好处?第三,微博是否给澳洲政客与他们的选民之间带来了更为良好的沟通?澳洲政客使用微博的经验对于中国政客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有何借鉴意义?

为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首先在微博上搜集了目前有账号的澳洲政客。在此篇文章中“澳洲政客”的定义较为清晰。这里包括联邦,州,和地方的三级政府的政客。不包括打算或正在参选上下议院成员的准政客们。在新浪微博上找到这些政客的名字非常简单,由于他们都是加V成员,在新浪微博广场的名人堂里,根据地区分类,点澳洲,各个加V的政客便可一一找到。这一点比在推特上找名人资料要容易很多,因为推特没有“名人堂”的设置。

找到他们的账号之后,我对每个成员的资料和注册信息都进行了搜集。每个成员的整个微博史我也进行了记录,包括何时注册,微博内容,发布时间等。为了对每个成员的微博内容研究更为一致,我选定了从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作为时间框架,提取每个成员在这6个月内的微博内容。借鉴国外学者Leavitt(2009)等人对推特内容研究的方法,我将澳洲政客在新浪微博上这6个月的微博发布内容进行了如下四个分类:“广播”,“提到式广播”,“回复”,“转发”。

“广播”类微博是指不提及任何人的独立内容。

“提到式广播”类微博是指独立内容,但@了某个或某几个其他微博用户。

“回复”类微博是指回复某个微博用户而发的微博,内容开头一般是回复对象的名称。

“转发”类微博是引用和再次发布其他用户的微博内容,一般是为再次传播该条信息。

因此,我将这6个月中这些政客的微博内容全部下载备份。涵盖从2012年3月1号至2012年9月1号的共180天的样本期。

四、结 果

1.澳洲政坛谁在微博,他们微博的内容是什么。目前新浪微博上共有6名澳洲知名政客开通微博。只有一人是开通后至9月1号,未发布任何微博。6名政客分别涵盖从联邦到州到地方的三级政府。政客姓名,级别,粉丝数量,关注数量,共发布微博数量以及各人微博主要内容归纳于以下表格。(见表1)

表1 根据作者统计结果绘制

政客姓名 安德鲁 林美丰 百鲁 郭耀文 陆克文 亚历山大

政府级别 澳大利亚维州工党领袖(州) 澳大利亚维州工党议员(州) 澳洲维州州长(州) 悉尼副市长(地方) 澳洲国会议员(联邦) 澳洲国会议员(联邦)

粉丝数 18087 69 32717 92626 283023 102

关注数 9 14 13 7 5 16

微博数量 25 0 24 52 122 17

微博主要内容 质疑州长政策,关注华人群体 无 政策解释,关注华人群体 华人留学生,竞选

动员 外孙女,女婿,学中文,华人留学生。 华人留学生,华人移民

2.互动交流程度统计。如果把“回复”类微博和 “转发”类分别归类于对话性内容,把“广播”与“提到式广播”类微博归类于广播性内容,以上6名澳洲政客的微博互动程度的区别可以清晰呈现,整理上广播式的单相沟通依然为主,但在个别政客的案例中,对话性内容占较大比重,比如维州州长安德鲁和悉尼副市长郭耀文。(见图1)

图1 根据作者统计结果绘制

3.影响力程度统计。政客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评估该政客所发内容收到的评论数量,和被转发的数量。将这6个月内这6名澳洲政客的微博收到的评论数量,和被转发的数量统计后,得到这样的结果:陆克文的微博有最高的平均被评论次数,平均被转发次数,但要注意的是陆克文的微博内容大多数为练习中文表达方法,所以他收到的评论和转发是网民们作为“中文老师”的角色给他指出的错误。所以除去陆克文的特殊案例,可见维多利亚工党领袖百鲁的人气最旺(见图2)。

图2 根据作者统计结果绘制

五、讨 论

问题一,澳洲政界目前到底有哪些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些政客或者他们的代理在微博上发布哪些内容?

在这6名政客中,有3名来自维多利亚州(安德鲁,林美丰,百鲁),两名来自新南威尔士州 (亚历山大,郭耀文),一名来自昆士兰州(陆克文)。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向来是与中国联系密切的两个州,他们的州长或议员会配有华人特别顾问作为桥梁与华人社区沟通。而未有政客开通微博账号的南澳州和西澳州,则是属于在华人事务上相对较为被动的两个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澳洲政客使用微博平台与华人移民留学生互动的整体比重是非常之小的,目前澳洲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政客人数就超过800名,而6名政客开通了新浪微博账号,这只占总人数的1%都不到。

在这些政客发布的微博内容中,共同点之一是与华人社区的互动。主要围绕与华人社区相关的政策,突发事件,给予英文能力有限的华人参政议政。比如澳洲国会议员亚历山大7月5号发布的:

两周的议会暂告段落,上周一我提出的“华人移民在澳贡献”动议在众议会上受到两党议员的肯定!本周六上午10-12点,我将在Eastwood商业主街道进行街头探访活动,方便本地区公民跟我面对面交流。届时会有华语工作人员协助,欢迎大家跟我说说您对政府或政策的想法,更不妨打个招呼,说声Hi! JA

比如维多利亚州州长百鲁6月27号发布的:

早前我宣布了维州政府将会率领庞大的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现在行程定于今年9月17至21日,现正接受网上报名。我们将会安排来自13个不同领域,超过400家企业随团。符合资格的企业可获得高达$3,000澳元资助。报名时须附上计划书,截止日期为7月20日,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澳洲政客的微博给华人留学生们提供了更直接的与政客沟通的渠道。

比如澳洲华人留学生通过微博在州长的帮助下追讨回了学费,微博内容如下:

澳洲华人留学生想追讨学校应退给他的学费,华人留学生通过微博联系了维多利亚州长百鲁,州长给学校发了一份信函表示支持学生的要求,于是学费顺利退回。退回后该留学生发微博@州长表示感谢,州长本人转发了这条感谢微博,且表示“留学生在异国求学,很不容易。在你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和我的团队,包括国际学生服务中心会尽力帮你们解决问题。现在正是学期末的考试复习阶段,希望同学们好好努力读书,加油!”

比如悉尼副市长与留学生进行的微访谈活动,郭耀文在微博上直接回复留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悉尼副市长郭耀文在选举前一周通过微博的微访谈与留学生及华人朋友互动。郭耀文本人在微博上直接回复了留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学习无关的问题。比如图中留学生向郭耀文提的问题是“您好,想问一下您文化差异是不是真的很难突破。我现在认识一个澳洲男生,双方都很有感觉,但是总是会因为一些观念上的不同起冲突,您有什么高见?”郭耀文的回答是“跨文化的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不仅仅是在恋爱关系中。这是双向的。双方都要互相理解,才能让关系维持。这就是为什么,跨文化的交流在任何关系中都很重要”。

问题二,对于澳洲政客,使用新浪微博这样的平台与澳洲华人群体沟通,到底给政客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在澳洲,政客周期的延续依靠的是选票。那么通过新浪微博上与华人社区的互动,到底有没有给政客的选票带来增长呢?由于这6名澳洲政客2012年3月左右才开通了微博,到目前为止,可以用来考量和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悉尼副市长郭耀文在9月上旬刚刚结束的市长竞选的案例。在竞选期间,郭耀文通过微博与华人社区进行了积极互动,华人组织并志愿参与了郭耀文的竞选宣传活动,最终郭耀文在竞选中赢得了胜利。

郭耀文在胜利当选后通过微博表达对华人留学生的感谢。内容如下:

悉尼副市长郭耀文在选举成功后,与华人移民留学生一起庆祝,并拍照发微博表示感谢华人的支持。微博内容为“好消息!我们赢了!在2012年本地政府选举中,我再次当选!尽管选票还在统计当中,但我们已经以绝对优势领先!感谢所有志愿者的支持和努力!你们最棒!享受庆祝的聚会!”

第三,微博是否给澳洲政客与他们的选民之间带来了更为良好的沟通?澳洲政客使用微博的经验对于中国官民的有效沟通有何借鉴意义?

从对各政客微博的评论数,转发数,评论内容和转发的内容来看,微博的的确确加强了澳洲政客们与使用微博的华人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鼓励了华人在澳洲社区更有效的参政议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华人留学生在遇到不公平待遇和突发事件后的第一时间,可以通过@使用微博的澳洲相关政客,表达诉求,寻求帮助。在沟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两方面,微博平台的迅速,乘数影响的广播能力,使其在众多网络沟通平台中胜出。虽然中澳两国政治体制不同,但在消除执政者与民众之间的隔阂的问题上,沟通二字是适合各种国情的。而在目前已有的沟通平台中,微博无疑是最有效的官民沟通平台之一。如果官员可以通过个人微博与民众互动沟通,那么对于目前网络四起的谣言,对于因为获得不到一手信息而引起的猜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将会有极大良性意义。除了积极使用微博平台进行互动交流之外,澳洲政客的微博语言的使用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在发布微博,或转发评论时,政务微博需考虑到受众的年龄层次,使用受众容易接受的,易懂的,较为活泼的语言进行沟通。如果语言一味官腔,晦涩难懂,那么使用这样的平台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微博是个年轻的平台,澳洲政客对于这个年轻平台的使用也是处于早期,而他们对于中文社交媒体平台的接受和使用,反应了他们对于中国华人社区的关注和重视。希望有更多的澳洲政客关注和重视这个群体,虽然在有些方面华人在澳洲社区依然处于弱势,但澳洲政客使用微博是一个让华人的声音得以有效传递的良好开端。也希望在北半球的祖国,有更多的执政者能使用社交媒体,更有效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Farrell, H. 2009, ‘The Myth of Digital Democracy, 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 25 Jun 2009, accessed on 12 Sep 2012,.

[2] Grant, W. J., Moon, B., & Busby Grant, J. 2010, ‘Digital Dialogue? Australian Politicians' use of the Social Network Tool Twitter.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5(4), 579-604.

[3] Leavitt, A., E. Burchard, D.Fisher and S. Gilbert. 2009, ‘The Influentials: New Approaches for Analyzing Influence on Twitter.. Web Ecology Project 4. September 2009, accessed on 12 Sep 2012, http://www.webecologyproject.org/2009/09/analyzing-influence-on-twitter/.

[4] Macnamara, J.R. & Kenning, G.J.2011, 'E-electioneering 2010: Trends in social media use in Australia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vol. 139, no. May, pp. 7-22.

[5] Porter, J. 2009, ‘Relationship Symmetry in Social Networks: Why Facebook will go Fully Asymmetric. Bokard. Accessed on 12 Sep 2012,.

[6] Raymond, E. 1999.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Knowledge, Technology & Policy 12(3):23~49.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组织奖
公共关系特别贡献奖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