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文化民生 加快文化人才建设

2013-02-28 05:10王维姣
戏剧之家 2013年4期
关键词:民生人才建设

王维姣

改善文化民生 加快文化人才建设

王维姣

文化民生是党和政府近几年亲民政策爱民政策的体现,也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民生问题既是党的宗旨体现,也是文化发达的标志,同时也是小康生活的内涵。民生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党和国家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体现在对文化设施建设的大投入,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等文化设施相继完成。二是对文化经费投入大幅增长。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每年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三是重视人文关怀。2012年我歌舞剧院原创舞剧《格桑花?茉莉花》作为江苏省唯一代表剧目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最高奖一剧目金奖,同时包揽7个单项奖。常州市政府为一部戏专门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改善文化民生所做的努力。

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保障和引动指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文化需求空前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文化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个个共享文化成果。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目前文化的发展,人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文化艺术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这三方面的人才都很短缺。既缺少领军人物,又缺少文化名人。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同样缺少人才,懂文化的人不会搞企业,搞企业的人又不熟悉文化,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推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改善文化民生加快文化人才培养建设,才能提升文化发展水平。

如何加快人才文化建设,我们目前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一、发现人才,优待人才

发现人才不仅要靠领导眼光和水平,更要有胸怀和胆魄。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逐步消除了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了文化发展活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注意了解,就不难发现具有潜质、有培养价值的优秀人才,同时人才生存环境非常重要,要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那种文人相轻,心情压抑,在这个环境下有才能也肯定发挥不出来。

二、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人才必须放到到实践中去培养,要通过干事业、干工作来培养和考察,发现,培养,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好人才。我们要以改善文化民生为重心的文化人才建设,在繁荣文化艺术上坚持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并重,创作与生产、生产与演出并重,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重点打造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现实题材艺术精品,让演员有好剧目演,要给他们成名成家的机会,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让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地发挥,通过演出一线的培养,有了实践经验,人的能力和才干就能显现出来。

三、着力改善文化民生

加快文化人才建设,必须着力改善文化民生,在文化民生上求得新的突破,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目前基层文化单位仍然面临着文化演出设施欠缺,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演出市场缺乏,无序竞争,文化人才缺乏,外面人才引不进,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等等现象。改善文化民生,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做好人才建设工作,要充分尊重他们创造性劳动,要善于同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交朋友,同心同德搞好文化工作。

常州市歌舞剧院

责任编辑 李红梅

猜你喜欢
民生人才建设
人才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