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五指山地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议

2013-03-06 08:39刘建庞真真
长江蔬菜 2013年21期
关键词:五指山高山海南

刘建 庞真真

海南五指山地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议

刘建 庞真真

本栏目特约主持:邱正明

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在职博士,湖北园艺作物引进与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行业专项“长江流域生态型高山蔬菜栽培及产业化示范”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外园艺作物品种引进与改良(南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负责人,多个省县市蔬菜专家顾问。先后参与和主持省部级以上蔬菜课题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培育审(认)定瓜菜新品种16个,其中主持选育9个;发表文章、专著共40余篇(部),其中主编、主笔12篇(部);制订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17部;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等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3项。导读:海南五指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高山蔬菜的自然优势和社会优势,经试点目前该地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存在经营模式分散、规模化程度低,设施栽培应用少、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物流等销售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合理规划布局、强化基地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体系,合理开发、节约资源,加强高山蔬菜包装、深加工及物流体系建设,建设“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处热带,年均气温23~26℃,年均降水量1 600 mm以上,长夏无冬,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光温充足,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是全国人民冬季的“菜篮子”。然而,夏季海南蔬菜供应却严重依赖岛外。据统计,海南每年从岛外调进蔬菜超过100万t[1],长途运输使得海南夏季菜价居高不下[2],一旦遇上灾害性天气,价格更是无法预测,且品质与数量都难以保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动,在海南生活或旅游的人们对高品质蔬菜均衡稳定供应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解决夏季海南本地菜缺位的难题,五指山地区适时在山区试种高山蔬菜。

所谓高山蔬菜生产,即是选择海拔600~2 200 m的山区进行规模化、商品化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3],是一种反季节、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生产模式,具有技术简单、资源丰富、设施简易、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和品质好等特点。实践证明,高山蔬菜已经成为反季节蔬菜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能够带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4~6]。

推动以海南五指山为中心的中部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可充分利用五指山高山地区夏秋凉爽、便于排水、污染少、昼夜温差大等有利条件,进行海南地区夏秋淡季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在缓解海南本地夏秋季节因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因素而造成的蔬菜供应难问题方面,能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其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可促进海南中部山区经济发展,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

1 五指山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条件

1.1 自然优势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在五指山市境内,是海南省的最高山脉,素有“海南屋脊”之称。五指山主峰海拔1 867 m,山脉延伸及五指山、琼中、保亭、陵水4个中部山区市县,地理位置优越,随着“中线高速”的开通,其交通将更加便利。

五指山属热带山区气候,冬暖夏凉,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6℃,较周边的万宁、三亚等地低2.5~2.8℃,且不受寒潮侵袭,受台风影响较小。土地组成以中酸性喷出岩为主,加上历年植被的枯枝落叶腐烂,土地较肥沃,适于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海拔高,纬度低,森林密布,光、热、水资源丰富,因此,对海南本岛而言,五指山地区发展高山蔬菜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1.2 社会优势

五指山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相继制订出台了《五指山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机农业专项发展规划》,相关的扶持力度也较大。目前,五指山已在部分乡镇建立了高山蔬菜生产示范点。2012年5月,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了《2012年五指山市常年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当年为全市新增高山蔬菜基地面积33.4 hm2,力争高山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05 hm2,总产量超过3万t。

2 发展规划

2.1 发展现状

目前,五指山高山蔬菜生产已取得初步成效,并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南圣、水满等乡镇形成以“公司+农户”为模式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①经营模式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五指山高山蔬菜目前主要分布在南圣、水满等乡镇,受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高山蔬菜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发展遇到瓶颈,特别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缺乏,使得高山蔬菜的品质不均衡、上市时间不能精确控制,供求关系失衡,公司以及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打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

②设施栽培应用少,科技含量不高在五指山高山蔬菜生产基地中,露天或简易的设施种植依然是主要的生产模式;设施栽培面积比例低,喷灌、滴灌等措施很少应用;传统的管理、灌溉模式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这些都使得五指山高山蔬菜标准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品质难以进一步提升。

③市场、物流等销售体系不健全由于生产标准化程度低,规模不大,难以形成市场与品牌优势,市场与品牌的认同度尚需建立。同时,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能力更是因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而难以形成。

2.2 发展目标

①初期阶段充分整合五指山地区现有高山蔬菜生产基地,通过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探索出高效、规范、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模式;通过引入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高山蔬菜生产的示范基地,带动其他企业的高山蔬菜生产,使得“公司+农户”等多种生产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初步树立“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②发展阶段进一步扩大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同时要更加注重高山蔬菜单位面积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以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实现更大的产值。通过5年左右的发展,把五指山建成全省高山蔬菜的核心产地,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出“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并结合五指山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以展示高山蔬菜生产过程与热带特色农业,以体验、休闲为宗旨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

2.3 区域布局

根据五指山地区地形地貌分析和实地考察,五指山适合发展高山蔬菜的地区集中在水满乡、南圣镇、冲山镇和畅好乡4个乡镇。选择海拔500 m(海拔400 m以上,温、光、热、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的区域亦可)以上、适合高山蔬菜种植的区域,重点开展和推广高山蔬菜基地建设(表1),逐步形成设施好、品质优、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每个乡镇发展167 hm2左右,实现5年之内五指山地区高山蔬菜实际的种植面积达到667 hm2以上的规划发展目标。

通过高山蔬菜基地的带动,集中连片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高山蔬菜生产带,突出抓好主导品种,如小白菜、菠菜、生菜等常见叶菜品种,适度发展西芹、小香葱等品种,并且通过品种选择和茬口安排,实现市场均衡供应。

3 发展对策

3.1 合理规划布局,强化基地建设

在发展高山蔬菜的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基地建设,突出特色,逐步建立产品结构比合理、应变能力强的高山蔬菜生产体系。

表1 五指山适宜发展高山蔬菜地区基本情况调查

3.2 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服务体系

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服务。逐步建立起专业化服务与企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是五指山高山蔬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原动力。

3.3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合理开发,注意节约资源

五指山发展高山蔬菜生产,要坚持走节约资源的高产、优质、高效的道路,逐步改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特别要注意高山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并举。在合理利用现有适宜土地资源的同时,努力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禁止毁林开荒,防止水土流失,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高山蔬菜健康、稳定的发展。

3.4 高山蔬菜保鲜包装、深加工及物流体系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高山蔬菜的增值潜力,要从加强新鲜蔬菜的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运保鲜技术开发和开发高山蔬菜深加工产品两方面着手,使新鲜蔬菜以洁净、美观、方便的环保包装形式供应市场,真正体现高山蔬菜绿色、卫生、安全的价值,使高山蔬菜上档次,并产生品牌效益[7]。同时也需要加大蔬菜采后处理及贮运设备建设,建立起高山蔬菜商品化过程的冷链运输环节。

3.5 市场开拓与“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建设

五指山开展高山蔬菜生产要避免各自为阵的局面,这样不利于形成合力,难以形成最佳品牌效应。要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着重打响某一品牌,如天台石梁牌高山蔬菜[8],余姚古址牌茭白等[9]。因此,必须从五指山高山蔬菜生产的现状出发,按照共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统一“五指山高山蔬菜”品牌形象,进一步加快市场拓展;加强市场管理,对产品实行分级管理,按照统一的包装、商标和产品质量,保证上市蔬菜的品质和安全;以响亮的品牌和独特、健康的风味与品质,赢得海南省老百姓的青睐,成为海南省夏秋健康蔬菜的主打产品。

[1]周月光.海南本地菜缺位造成菜价居高不下[N].海南日报,2010-05-14(A3).

[2]范南虹,张静,吴聚平.海南夏季蔬菜供应淡菜价更比冬季高 [EB/OL].(2009-07-31)http://www.hinews.cn/news/ system/2009/07/31/010528842.shtml.

[3]邱正明,肖长惜.生态型高山蔬菜可持续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4.

[4]朱文佩.景宁高山蔬菜渐成农民增收支柱产业[N].丽水日报,2011-06-02(3).

[5]胡万庭,周朝顺.宣恩:高山蔬菜助农增收4 000万元[N].中国特产报,2011-06-29(A2).

[6]小明,杜强.高山蔬菜产销对接签约8亿元[N].湖北日报,2011-08-22(3).

[7]詹成波,敖清艳,张建军.四川省高山蔬菜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长江蔬菜,2011(13):1-3.

[8]陈素云.打品牌、创名牌,提升高山蔬菜产业——天台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概况、主要作法和发展思路[J].长江蔬菜,2008(4):1-3.

[9]张德明.关于无公害高山蔬菜品牌建设的思考[J].上海蔬菜,2004(6):6-7.

刘建,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口,570228,E-mail:liujian0623@qq.com

庞真真,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013-07-10

猜你喜欢
五指山高山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五指山
高山从何而来?
小林的漫画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泓林控股“五指山”供应链成核心竞争力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高山台防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