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几成幻影广电系三网融合之路渐走渐难

2013-03-07 09:24赵光磊
通信世界 2013年5期
关键词:三网广电宽带

本刊记者 | 赵光磊

2012年,电信运营商继续深入推进宽带提速工程的实施,接入带宽大幅提升,IPTV等高清视频业务也开始规模运营,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电信运营商的带宽优势日益突出,同时业务模式也逐步多样化。反观广电系的NGB网络建设以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则推进缓慢,近两年来,广电总局出台了系列推进战略,以引导国内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长期的分散格局,推进阻力重重,短期内难以实现实质性进展。随着三网融合进入推广阶段,广电系的发展被动局面恐将继续扩大。

纵观三网融合实施三年来的广电网络发展,各地广电逐步实现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广电的市场总额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电信设备商进入到广电市场当中。市场总量的上升并未引起市场格局的过多转变,广电运营商分散、独立运营的局面导致整体市场被分割成诸多小块。这种局面映衬到网络层面,则表现出各家的网络自成体系,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无从谈起。某设备商专家坦言,虽然广电基于IP的骨干网标准一致,然而具体到接入层面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前端接口和机顶盒层面尤为突出,多样化的标准规范严重制约了网间的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问题日渐复杂

随着三网融合推进的逐步深入,广电网络的整合、改造也在徐步进行,广电总局也在进一步改善NGB相关技术层面的问题,接入网技术标准得到统一,已确定为三大标准:HiNOC、C-DOCSIS、C-Homeplug AV。标准的统一为广电后期的网络建设制定了相应规范,然而从现网的部署现状以及技术规范的后续实施难度等方面来看,广电网络的互联网互通问题仍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国内广电市场长期处于地方割据状态,与此同时各自的技术选择及设备采购等环节均自成体系,一位广电厂商专家指出,在国内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地方广电与供应商绑定合作关系,长期以来,当地的广电网络设备均由某几家厂商把控,其他厂商难以进入集采序列。同时由于广电领域的技术标准一直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模式,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也由于兼容性问题难以实现互通,这不仅进一步促成了地方广电与其供应商的依赖关系,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广电网络互联互通成为空谈。

结合广电的发展现状来看,广电技术标准的统一一定意义上有利于打破这种格局,然而技术标准的普及需要较长时间,同时广电总局对于各地方广电的约束力较弱,技术标准能否实现规模普及仍存疑虑。

除了技术标准方面的不统一,广电体系本身长期存在的资产分散、难以整合的问题也制约着各地方广电互联互通。近几年来,部分地方广电筹划上市事宜,现已有多家地方广电公司实现上市,进一步加大了广电体系的整合难度。据了解,随着三网融合推进的加速,各地方广电都在加快推进各自的网络改造进程,同时实力较强的地方广电在业务层面也实现较大突破,大量高ARPU值用户使其在后续被整合时有较大的议价优势。整体来看,各地方广电仍是以自身发展为基石,来考虑改善网络质量,扩大在网用户,对于网络互通、全国一张网的热情不高。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也杜百川曾指出,标准不统一、存在技术问题完全是借口,各地广电不是不能联通,而是不想联通。由此可见,广电体系的资产整合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网络的互联互通恐将难以实现。

网络互通基础仍未夯实

广电网络的资产整合与全国一张网的部署在同步进行,2010年,三网融合战略被国务院提上议程,而广电总局也提出了NGB的相关推进战略,同时提出2012年年底将实现全国一省一网的整合。省网整改是广电实现全国一张网的基础,一省一网的整合进展也将决定各地的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程度。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盛志凡在2012年底指出,国内各省的一省一网基本实现整合。然而据了解,广电一省一网的整改并未实现实质整合,“名义上”的整合居多,包括注册成立省级公司、省公司挂牌等,部分省公司仍是空壳,并无实际约束力。

从广电网络的互联互通来看,首先实现各省市的网络互通是全网互通的前提,由于各省市广电公司,甚至是县级广电公司多为独立运营,与省公司、广电总局的行政隶属关系并不明确,每个省份的网络整合、业务整合都有较大的难度,而且从2012年底的实现情况来看,整合结果并不乐观。一位深圳PON设备提供商专家告诉记者,由于广电的很多政策走向不甚明朗,各县级广电公司对于网络整合的关注度不高,而在网络改造、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方面则投入较多,整体来看2012年广电市场需求依然保持增长。

从各地一省一网的整合进展来看,利益博弈贯穿于整合始末,而对于整合推进缓慢的地区,多数由于各方的利益难以得到兼顾,利益相关方各不相让,整合工作一直处于僵持状态。三网融合被确定为国家战略以后,已经不仅仅是广电系或电信系自身的调整问题,地方政府对于各方的协调作用也在加强,从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推广部署可见一斑,而广电一省一网的整改工作也应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政府出面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将更有助于广电一省一网整合的实施。

后续随着三网融合进入推广阶段,政府对于广电系、电信系的推进工作要求将更加明确,真正留给广电自身调整内部结构的时间已然不多。

IPTV推广加剧广电危机

一方面广电系自身在逐步部署NGB网络,资源整合也在缓慢进行,另一方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有线宽带网络,同时积极试水IPTV等视频业务,双方的利益博弈依然不断,但是双方的市场响应速度已拉开差距。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广电总局与工信部的利益博弈也在国家层面的协调下达成了部分共识,尤其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运营IPTV被广电总局通过,双方的业务渗透进一步深化,对于广电的视频类业务造成一定冲击。

近日,有消息指出北京联通开启IPTV业务运营,同时推出IPTV业务套餐,满足家庭宽带10M光纤接入的用户即可办理,套餐内包含上网宽带与IPTV专网宽带服务,电视服务(包括十路高清直播、百路电视频道、千部互动教育、万部卡拉ok、十万小时影视),固话绑定2G服务(本地市话)。目前北京联通的IPTV业务仍未大规模开展,尚处于小规模试用阶段。

2012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纷纷启动了IPTV终端集采,两家集采总量达到620万台,并在部分省市试点应用,相关业务运营也逐步成熟,北京的IPTV业务开展也将从幕后走入台前。

对于IPTV业务,虽然广电依然把控内容播控权,然而很多广电专家对此感触颇多,电信运营商向广电传统业务的渗透,让双方之间的博弈再度加剧。一位广电运营商专家指出,虽然三网融合在推动广电系与电信系业务的互相渗透,然而广电运营商很难向语音和宽带等电信业务渗透,缺乏全国性的互联互通网络,VoIP和宽带业务都无从谈起。如何从本质上解决广电的发展问题,应对来自电信系的竞争成为广电上下游产业关注的焦点。

互联互通网络作为广电开展新业务的基础,其不可或缺性表现得越来越显著。目前也有部分领先的地方广电在基于电视屏幕开展部分宽带业务,支持基于电视屏幕的多种互动业务,然而其传输载体则需要借道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的有线网络,广电自身的同轴网络难以充分利用。

国网公司撑大局存疑

随着广电业务运营的压力增大,广电系如何打破局面、实现突围也是广电总局较为关注的问题。自三网融合实施以来,广电总局在调整自身架构、规范技术标准等领域的布局较多,虽然进展缓慢,也仍取得了一定成果。2012年底,国网公司终于获批,国家将出资45亿元(人民币,下同)成立国网公司,以实现对广电网络的资源整合。国网公司的成立被视为广电系改革的重要转折点,然而由于尚未挂牌,同时后续的业务开展仍未确定,国网公司成立的实质作用仍需静观后效。

盛志凡在谈及国网公司时也明确表示,国家批复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网络公司,它将独立于31个省公司之外,国家赋予它的任务就是整合。31个省公司一直独立运营,就会要求一定的自主权,同时国网公司将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规模及竞争力来对抗电信的竞争,各家网络如何衔接?

对于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问题,广电总局科技部也在着手研究将业务平台云化处理,面对31朵云来研究云间的衔接如何实现。然而对于如何既满足各地运营的权利,同时发挥协同作用,广电总局目前仍未有相关解决方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杨杰指出,国网公司初期将首先管理内容主体,同时协助把各个省网完善,而后续的商业模式层面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综合来看,组建国网公司的初衷在于实现对分散广电网络的整合,以实现与电信运营商的同台竞争,然而由于广电自身存在的历史发展问题,国网公司的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尚未可知,另一方面,国网公司的组建方式尚未确定,挂牌时间的一度延迟也引起业界的诸多困惑。

资金短缺问题仍未得解

除了政策走势方面的扑朔迷离,广电系在三网融合实施过程中得到的资金依然有限,45亿元依然不足以解决广电的资源整合问题,同时多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不断增长,国网公司要想整合这部分上市公司,其压力依然很大。据了解,广电总局最初向国家财政申请1000亿元的国网公司启动资金,然而被国务院否决,后续由于资金以及省网资产整合等问题,国网公司的成立时间一直拖到了去年年底,最终45亿元的启动资金也让广电系开展后续业务颇为掣肘。

自三网融合实施以来,很多地方广电由于资金问题难以开展网络改造等相关工作,部分广电公司在与厂商的合作过程中,甚至提出了由厂商融资或垫资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改造,由此可见其资金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广电公司一直处于负债状态,如强行整合,其债务关系亦将转移至国网公司,这都加剧了国网公司的运营负担。

NGB的网络建设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全国一张网的布局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后续的网络改造升级,业务平台的改造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国家层面能否给予相当的资金扶持将直接决定了广电的网络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广电也是国家宽带战略中的重要参与者,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国家层面恐将难以对国内的宽带网络建设实施财政补贴,广电有线网络的建设亦将独自承担,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猜你喜欢
三网广电宽带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装宽带的人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成都“三网融合”实现智慧治理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第三章 “三网融合”会否成为重组催化剂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