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卢梭哲学思想

2013-03-11 07:14符贞松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卢梭

符贞松

摘要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何看待及评价卢梭的哲学思想,一直是学术界真论的话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其自然哲学、感觉经验论等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及提炼,以便能正确客观评价卢梭哲学观点。

关键词卢梭自然哲学感觉经验论

中图分类号:J610 文献标识码:A

在西方哲学史教材和论著中,几乎都会谈到卢梭。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把他作为一位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家来论述,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却很少论及他的哲学观点,好像这方面没有多少可探讨的地方。少数论著涉及这方面时,则认为卢梭在哲学上比法国唯物主义要落后。这样,卢梭在哲学上就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了。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似乎还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卢梭既没有系统的哲学专著,也未曾建立经过系统论证的哲学体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是一个大哲学家而且也不想做大哲学家”。他在早期甚至斥责哲学家们的争论不过是“一群江湖骗子”的“喊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卢梭哲学思想的探讨和研究。应该说,卢梭不只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正如德国启蒙思想家莱辛所赞誉的那样,卢梭“处处显示出是个具有卓识的哲学家”。他不仅在自己的社会历史观和政治学说中阐述了不少的内容深刻的哲学观点,并且还在他的论教育名著《爱弥尔》的‘信仰自由——一个萨瓦省牧师述中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罗素在谈到卢梭的哲学思想时也说:“卢梭虽然是个十八世纪法语意义上的philosophe(哲人),却不是现在所说‘哲学家那种人。然而,他对哲学也如同对文学、趣味、风尚和政治一样起了有力的影响。”那么卢梭的哲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十八世纪的法国主要流行唯物主义,卢梭与他们一样也是把大自然作为其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卢梭受孔狄亚克的影响,他也赞同感觉主义认识论。在《爱弥尔》第四卷里面,卢梭以大量的手笔探讨感觉主义认识论思想。“我存在着,我有感官,我通过我的感官而有所感受。这就是打动我的心弦使我不得不接受的第一个真理。”感觉是在我内部进行的,所以感觉使我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过它们产生的原因是在我的身外,因为不论我接受与否,它们都要影响我,而且,他们的产生和消灭全都不由我做主。这样一来,我就清清楚楚的认识到我身内的感觉和它们产生的原因(即我身外的客体)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卢梭从“我感故在”(如果说笛卡尔由“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推演出比“我”更完满的存在即上帝的话)的第一原理引申出了“我”之外并决定着“我的感觉”的另一个实体,即物质。“我把我所感觉到的在我身外对我的感官发生作用的东西都称为‘物质。”物质作为自然世界的最小颗粒,按一定的形式组成各式各样的物体。物体的基本特性是广延(即占有空间),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与我们的思想不同的另一个实体。“实体”这个词在卢梭那里是意谓这一切事物背后的原因,是一种终极的实在。“这样一来就抹杀了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争论的意义”。这里说明了两点:一方面,物质和性质不可分割的,它即是它而不是别的东西。另一方面,物质和精神这两种性质是对抗性的。“可感觉的部分是延伸的,但是有感觉的存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是不能划分的,它要么就是一个完整想整体,否则就根本不存在,所以,有感觉的存在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在卢梭看来,生命就是可感觉的存在和有感觉的存在的统一。所以,死去就是二者的分离。

通过卢梭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理解和界定,足以说明他的本体论思想具有明显的二元论色彩。然而,卢梭为何陷入二元论?除了他自身思想的原因外,想必是与他反对同时代的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有关。卢对于他们强调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世界万事万物是有物质颗粒构成,精神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的观点。他主张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是相互对立的二元论。而对于他们宣扬的物质进化论思想,卢梭批判到:“从僵死的、惰性的物质颗粒中绝不可能产生出感觉和思想的能力”,“化合和偶合只能产生和化合元素性质相同的产物,组织和生绝不是有一个原子的喷射而产生的,化学家在制造化合物的时候,决不能使那些化合物在坩埚里有所感觉和思想”。

卢梭关于运动的思想和解释,使我们可以看到有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机械痕迹。他认为在我们自身之外的自然界是属于被动的,原因在于物质本身没有运动的能力,它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卢梭把这样的运动分为:一是因他物的影响而发生的运动;二是自发的或随意的运动。第一种运动的动因是在于物体之外,例如钟表的运动及液体的运动,倘若没有外力的作用,它们就没有运动的可能性。第二种运动的动因在于物体之内发生,即自发的。那么怎样的物体属于自发运动的呢?动物是否算呢?卢梭认为这是不知道的,不过,可以用类推的方法判断它是自发的。除此之外人的运动算是自发的,否则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物都没有任何自发性。然而这种能力不是来自于事物本身,而是来自于寓于物体之中的“精神”或“意志”。“如果你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告诉你,我之所以知道,是由于我感觉到它。我想运动我的胳膊我就可以运动它,这里除了我的意志之外,就不需要任何的直接原因”。此外,卢梭还对莱布尼茨“单子论”理论及其与此相关的玩物有灵论思想进行批判。“如果说每一个基本的原子都是一个有感觉的的存在,那么,我怎样才能理解两个存在之间赖以互相感触,从而是两个“我”混而为一的内在联系呢?”

像牛顿设定“第一推动力”原因一样,既然自然界之中的物体运动是被一个外力多推动,那么我们就必然要对这种机械运动系列寻找一个终极的动因。对此,卢梭认为,整个宇宙按一定法则而井然有序、匀速的运动着,它没有像人和动物那样自发运动的自由。然而,内心信念使我感觉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它,即上帝。是它使宇宙运动充满着无以伦比的和谐。

卢梭在认识论上是一个经验论者,在这方面卢梭是受洛克等英国经验论哲学家的影响的。这种影响不仅是在政治思想上,而且在认识论方面也吸收了很多见解。首先,在感觉对象的客观性和主客观性之间的反应关系等问题上,卢梭和洛克一样坚持认为,在我们的身外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物质世界,它的生成、发展、灭亡都不依赖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那么,我们的认识是从何而来?卢梭认为是从感觉经上面描述的庞大积蓄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招到它的原型。经过反复经验就能得到初步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并且,经验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是自己。

其次,在认识过程的问题上,卢梭也受着洛克思想的影响。卢梭把人的认识论区分为:“孩子的理解”和“成人的理解”。(洛克有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之分)前者是指各种感觉组合成简单的观念;后者是指几种简单的观念组合成复杂的观念。从这些足以证明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的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在认识过程的问题上,卢梭还提出一个“第六感觉”,即“共通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作为衡量我们理解能力的标准。“我们的知识广度,都是以这种观念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思想是否正确,就是把这种观念加以比较的艺术”。这样,人就算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想认识了。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力量在影响着我们的认识,即人的想象力和感情。缺乏这种力量的感觉是冷冰冰的灰蒙蒙的,就算它很真实我们的心灵也没有受到感到。“如果我们的想象力不给那些触动我们感官的东西加上魅力,则我们从其中得到的乐趣便没有什么意义,只能算促感觉器官的享受,至于我们的内心,则仍然是冷冰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卢梭强调感情对认识活动的作用,也同样看到卢梭与洛克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在赵林看来,“当洛克谈到认识论问题时,他始终是以一种英国绅士式的冷静态度和审慎口吻来说话;而当卢梭谈论认识论问题时,却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法国人特有的那种激情,用诗性的语言来代替哲学的表述”。恰恰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之地方,即把感性的东西作为哲学第一原则。因此卢梭变成了开创浪漫主义运动之父。“十八世纪的法国人不是以他们的浅薄单调的唯物主义哲学,而是以他们的崇高典雅的古典主义文学(以及稍后有卢梭所开创的嶙峋诡)来令整个欧洲折服的”。也正因此,导致了卢梭命运坎坷和不幸。但是卢梭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对德国的影响。

综上所述,卢梭的哲学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其局限性。在他的思想里,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相互交错在一起,使他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一方面,他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指出外界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认识就是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在认识过程中,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认识过程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真理内容是客观的;认识要靠实验来检验等等。这些思想都表现了他的唯物主义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承认上帝的存在非物质灵魂的存在;提出两种实体,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前者是积极的、能动的,后者是消极、被动的,它只是变化对象,自身不能动它的运动是一种精神力量即意志推动的结果。这些则反映了他的唯心主义方面。可见卢梭的哲学思想充满唯物和我唯心的矛盾,它是一个矛盾的思想体系,其中有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但又有唯心主义的因素。□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注释: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勒赛尔克论文,商务印书馆,1996版.

卢梭.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

于凤梧.卢梭思想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2.

赵林.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版.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卢梭
人生的最高哲学
大师的弯腰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试述近代经验论哲学发展的逻辑
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高等数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
卢梭:鞭打我吧,我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