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白令海域大雪山

2013-03-11 01:28郝雨
雨花 2013年2期
关键词:吕梁雪山洛杉矶

郝雨

一位哲人说过:“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想说,在大雪山面前,人一赞美,大雪山也许笑都不屑笑。

大雪山,真的是让人神往的风景!真的是让人神迷的域境!

现如今,只给你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三个字,你能想象或还原出她的神奇而壮阔的面貌吗?读图时代、视像为王,人们已经太习惯于那种直观化动感化的图像、视频了!对于由文字激发的想象力,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样的“神思”之功,似乎在大大萎缩。然而,我还是想以这些并不中看的文字,来描述和再现我眼中的那片浩瀚的雪山。

自美回国的航程,从凤凰城至洛杉矶转机。洛杉矶起飞的时间,由于意外的晚点已经是下午5时许。

洛杉矶上空,山海之间的洛杉矶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很美!一直想不明白的是,下面那大片的农田,切割得方方整整,一片片颜色有的是深绿,有的却是暗黄。不知为何种作物?

很快渐觉疲劳,睡意袭来。机上供餐已7时余。吃完便睡。

两小时后突然醒来,睡眼惺忪,不知今夕何夕……打开小窗板想看看是白天还是黑夜。

猛然之间,我被惊住了!窗外阳光灿烂,俯瞰竟是一片雪山。

我迅速查看了一下航路视频显示的所在位置,下方标明的是白令海,上方则是北冰洋。线路显示,我们的飞机正在穿越白令海,眼下的大雪山,则应该是白令海西岸的阿拉斯加。

面对眼前如此壮观的奇景、盛景,我当时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几个词语来形容。被用烂了的“蔚为壮观”一类空泛之言,在此时此景面前是多么苍白乏味!巍巍大雪山,让所有人在她的壮美面前词穷和无语。一位哲人说过:“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想说,在大雪山面前,人一赞美,大雪山也许笑都不屑笑。

映入眼帘的大雪山,不是被冰雪全覆盖的雪山,基本上是半面白雪,半面裸山。因此,她的整体形状,就不是像常年被冰雪全覆盖的如富士山,或者也包括喜马拉雅山,其整个山体,包括山尖都是圆润饱满的,所有线条都是近似弧形的。这样的雪山,基本上是秀美多于雄壮,瑰丽多于奇伟。而眼下的雪山,则是一片片山尖耸立,每一座山尖都是棱角分明,真正可以称为壁立千仞。半裸半雪的山体更是显露出寒光闪闪,散满了一天的冷峻肃杀之气。顿时让我想到两句古诗:“海外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此情此景,“愁肠”虽说不上,而“似剑芒”的比喻,却对于眼前的雪山极其传神。此外蹦入脑海的,还有一句伟人的词:“山,刺破青天锷未残……”那就让这些利刃般的尖山更具气魄了!至于这大雪山铺天盖地的阵势和规模,则如同大海白浪滔天,层层叠叠、起起伏伏、浩浩荡荡……

对于山,我一向不喜欢那种没棱没角,甚至呆头呆脑的光丘秃陵。刚刚大学毕业时曾经远赴距家乡数千里之外的山西吕梁工作,当时很向往“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的山区“好风光”。没想到,到吕梁后第二天就满腔热情地去爬山,而脚下的“山”却是一路黄土高坡,登上“山”顶,举目四望,也只是满眼土坷垃的高坡而已。丝毫没有山的品格,山的魂魄。这样的山,不仅不能让我“登山则情满于山”,而且内心倍感压抑、极度失望而沉闷!

山,就应该有山的性格;山,就应该有山的体魄;山,就应该有山的精神;山,就应该有山的气派;用一个比较时尚的词儿,就叫应该有山的那种“范儿”!那么,我眼前的大雪山,就把山的这所有内在与外在的品质要素,尽显无遗。

这茫茫雪山,真的是太有棱角、太有性格了!她一瞬间激起我身心的挺拔,精神的昂扬!

大雪山的让我震撼,让我震惊,还在于她的绵延无际,壮阔无边。本文的题目原本想定为《飞跃阿拉斯加大雪山》,但是,其实我们的飞行穿越了白令海之后,其东岸的堪察加半岛,也仍然是茫茫大雪山。所以,题目才改为《飞跃白令海域大雪山》。自我在当地时间约9时看到了大雪山之后,两个多小时,我就几乎是一直盯住窗外,于是,差不多两千公里的航程,我就一直在欣赏着这无边无际的大雪山。

最重要的是,我的这种观赏,绝不仅仅是被她的外貌所吸引,更多的是被她带入了一种深深的思索。茫茫雪山,无边无际,虽然让我如此心驰神迷,却根本不是山在向我炫耀,向我诱惑,向我献媚!而归根结底只是我自己的痴迷而已!是“山不迷人人自迷”而已。我在想,如此浩瀚无涯的大雪山,占据着如此巨大的空间,她的存在究竟有何意义?究竟有何价值?雪山茫茫,寸草不生,在人类不断利用和掠夺大自然的世界,我实在想不出她的意义,想不出她的价值。但是,她就是这么伟岸自若地存在着,就是占据着如此无边无际的地理空间。很快,我终于想明白,对于大雪山来说,在,本身就是价值;在,本身就是意义。完全不需要身外的意义,身外的价值。她正是以自己巍峨的在,向世人宣示存在的尊严!先哲曾经有言:“我思故我在。”其实,大雪山不需要思,也根本不会思,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不需要太多超乎身外的“思”,每一个人,乃至世上万物,更真实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在”。

大雪山,之所以让我如此震撼,也许就是因为,她不仅让我看到了世界更本真的一面,更是因为她的启示,使我领悟了“在”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猜你喜欢
吕梁雪山洛杉矶
幸福生活
史上最大山火来势凶猛 洛杉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