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再就业问题分析

2013-03-14 01:36潘珠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期
关键词:再就业失业

潘珠

【摘要】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特点,其中再就业问题尤其严重。本文通过目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存在的就业问题现状的分析,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障碍,从政府、市场、劳动者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失业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员肖金成、王青云的共同调查发现,我国资源型城市共118座,总人口1.54亿人,占我国全部城市总数的18%。然而,随着开发资源的枯竭,主导产业衰退,持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导致失业下岗人员大量增加,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再就业已成为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

2008年3月17日,国务院公布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包括阜新、尹春、辽源、白山等。2009年3月,再次公布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包括枣庄、黄石、淮北、铜陵、铜川等。

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界定,由于研究方法与分析角度不同,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鲍文,李洁(2004)认为根据资源开发的程度,资源型城市可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竭期三个阶段,而处于衰竭期的资源型城市即资源枯竭型城市。姜春海(2006)则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或者在现有探明可采储量条件下,以当前的采掘技术水平和开采能力,剩余资源可采储量最多只能维持5年开采的城市。

综上所述,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在大规模开发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城市。

第二,主导产业逐渐衰退,替代产业没有形成:

随着资源的枯竭,主导产业逐渐衰退直至停滞,持续替代产业或新兴产业又未能进行及时的培养和发展。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上世纪80年代,阜新的煤炭资源逐渐萎缩,原阜新矿务局先后报废露天矿2座,井工矿60对,累计报废煤炭设计能力1383万吨。到“九五”末,原阜新矿务局的煤炭年产量已由历史最高时的1600万吨降至800万吨左右[2]。

第三,失业人员大量增加:

由于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退,导致闭坑矿井显著增加,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劳动力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至2005年6月海州露天矿宣布关闭,合计有12.7万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为6.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居全省之首[3]。

2.再就业问题现状

同非资源型城市相比,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存在人数日益增多、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渠道狭窄,失业人员素质低下等状况。

2.1再就业人数总量性矛盾突出

资源枯竭引起矿山企业严重亏损,迫使其规模压缩,产量减少,甚至关闭破产,造成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据统计,近年来,中央先后下放的煤炭、有色和核工业铀矿山列入全国关闭破产计划项目的有122户(其中,煤炭70户、有色45户、核工业铀矿7户),涉及在职职工约60万人、离退休人员约42万人。截止到2002年3月,破产已终结或已进入破产程序的项目共有70户,涉及在职职工约35万人、离退休人员约28万人。

2.2再就业渠道狭窄,再就业率偏低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主要依靠资源型企业,大部分劳动人口集中在资源型产业。进入枯竭期后,资源型产业逐渐萎缩,同时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导致劳动人口转移困难,再就业率偏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资源型城市的失业人口再就业率比非资源型城市的再就业率低了4.3个百分点,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失业人口再就业率仅为38.67%,比非资源型城市低了8.32个百分点[5]。

2.3再就业人员技能单一,观念守旧

相当部分的劳动人口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开采资源型产业,这些产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以至于其他新兴产业难以吸纳这些下岗失业人员(主要是矿工),增加了再就业问题的解决难度。同时,有些下岗职工再就业观念守旧,仍然持有等着政府分配等错误的思想。

3.再就业障碍分析

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问题现状可见,解决再就业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对劳动人口充分再就业造成障碍的多方面因素。

3.1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对不可再生资源依赖性过高,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所占的比例较大,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远低于非资源型城市。据2003年第三级的劳动力市场统计,在全国上报的90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中,10座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为55152人,占57.8%;其他80座城市的第三产业用人需求为1713018人,所占比重为66.7%。可见,这种产业结构对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3.2资金投入不足

下岗职工的安置、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然而,资金短缺是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国有企业,但随着资源枯竭企业实施关闭破产,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亏损扭亏无望,城市发展缓慢,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大规模的资金投资,再加上外部资金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约束和限制。

3.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自辽宁省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后,我国就加大了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比如,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2000年形成的中办和国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源枯竭矿山关闭破产工作的通知》、但是,这些扶持措施主要集中在优惠政策的提供,同时尚未形成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导致一系列问题,例如覆盖范围小、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未能及时得到就业援助、创业补助得不到适时的发放、失业保险体系薄弱等等。

3.4人才障碍

下岗失业人员劳动素质较为低下,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引起的劳动技能单一,难以向其它有竞争力的就业渠道转移,这种现象不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矛盾的缓解。

4.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目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存在的再就业问题现状的分析,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障碍,从政府、市场、劳动者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4.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再就业问题的解决上起着促进、引导的作用,即通过政府的重点扶持,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为其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道路创造条件。强调再就业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方面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资源枯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资金扶持;促进创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员工进行适当、有效的就业援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援助机制,使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

4.2深化调整产业结构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再就业问题,除了以上政府重点扶持的辅助性作用外,最根本的在于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首先,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定位,寻找优势项目,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道路。其次,发展持续替代产业。既能摆脱对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促使产业机构从单一走向综合,又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缓解再就业矛盾。最后,积极鼓励民营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民营和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巨大,从而能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再就业压力。

4.3重视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就业效应

FDI不仅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而且对于缓解就业矛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作用[6]。一是利用城市优势吸引外资。挖掘并利用本地区的工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参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制定有利于投资的优惠政策,如对投资企业给以税收方面的优惠,简化手续等,为外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优化引进外资的结构。注重引入劳动密集型FDI,同时兼顾资本、技术密集型外资项目,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6]。四是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4.4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

解决再就业问题,不能仅依靠政府和市场,对于下岗失业人员自身,也要发挥其作用。因此,要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培训。 第一,成立再就业服务中心,集中为劳动人口办理失业保险和再就业保障服务。第二,培养下岗人员自主择业的观念。通过再就业宣传、指导、培训等,鼓励他们摒弃过去靠政府安置就业的错误思想,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劳动素质,使劳动技能多样化。第三,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进行培训。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有差异性的,因此,在进行培训时,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5.结语

再就业对于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作用。然而,再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导、市场的调节、劳动者自身的自助多方面的作用。[科]

【参考文献】

[1]贾庆,卜正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1).

[2]岳颂东.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问题刻不容缓.中国发展评论,2005,7(4):58-62.

[3]王志宏,朱云.资源枯竭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障碍分析[J].资源产业,2004(02):48-50.

[4]贾世凤.资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3).

[5]吴要武,李朝鲜.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

[6]高丽峰,李爽.FDI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效应分析——基于阜新市和辽宁省、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09).

猜你喜欢
再就业失业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失业预警
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老年人再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五问失业保险
韩国严限离职官员“再就业”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