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风向知识浅析

2013-03-15 08:22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365100陈书来
地理教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季风热力环流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365100) 陈书来

高中地理风向知识浅析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365100) 陈书来

一、风与风向及表示方法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风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分量,但对于飞行来说,还包括垂直运动分量,即所谓垂直或升降气流。所以说,空气的运动可分为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但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在持续时间、范围与水平运动相比一般不显著。大气相对于水平地面的运动通常称为风,包括方向和大小,即风向和风速。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教学中常用箭号表示风向(如:→表示西风;↗表示西南风)。气象上风符号图例是由风向杆和风羽组成。风向杆指风的来向,风羽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在天气预报中,风向用8个方位来表示,短直线和上面的小三角形代表风速的大小,垂直于风向杆左侧,每一长直线代表4米/秒的二级风,每一个三角旗风力相当于8~9级。

图1 风向示意图

二、常年盛行的风

由于大气环流,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分别是: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东北)信风带、低纬(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记忆方法是:——东、西、东(信)、(信)东、西、东。

所以在两极地区终年盛行东风(北极地区:东北风,南极地区:东南风;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低纬地区南、北半球分别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

图2 气压带风带图

三、半年盛行的风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称为季风。

世界上季风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南亚、东亚、非洲中部、北美东南部、南美巴西东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其中以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最著名。夏季时,吹向大陆的风将湿润的海洋空气输进内陆,往往在那里被迫上升成云致雨,形成雨季;冬季时,风自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干燥,伴以下沉,天气晴好,形成旱季。

图3 季风区地理分布

亚洲及澳大利亚季风图:东南亚夏季(7月)吹西南季风,而冬季(1月)吹东北季风——与南亚相似。澳大利亚西北地区7月为东南季风,1月为西北季风。原因除了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外,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图4 亚洲1月、7月季风图

三、局部地区的风

1. 基础知识: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图5 热力环流图

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可以解释海陆风、山谷风等局部地区的风产生的原因。

2. 海陆风

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在海陆之间形成的,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方向的风,称为海陆风。海陆风是由于海陆之间热力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一般是陆风在上午转为海风,13-15时海风最强,日落后转为陆风。

图6 海陆风示意图

3. 山谷风

山地中,风随昼夜交替而转换方向。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地,称为谷风;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山风和谷风合称为山谷风。山谷风是由于在接近山坡的空气与同高度谷底上空的空气间,因白天增热与夜间失热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

只有在同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山谷风才会表现出来。当有强大气压系统控制时,山谷风常被系统性气流所掩盖。地形比较复杂时,山谷风也不明显。一年中,山谷风以夏季最明显;一天中,白天的谷风比夜间的山风强大得多。山谷风的转换,一般由山风转为谷风是在上午9-10时,由谷风转为山风则在日落以后开始。在山谷风转换时刻可出现短时间的静风。

图7 山谷风示意图

4. 城市风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境,由此形成的风称为城市风。难点化解:

图8 城市风示意图

绿化带位于下沉气流距离__(选“内或外”);有大气污染的工厂位于下沉气流距离__(选“内或外”),原因呢?

5. 焚风

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常在气流越山时,在山的背风坡形成,或在高压区中,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 现以气流越山为例,阐述焚风的形成过程。

图9 焚风示意图

图9为气流越山形成焚风一例。空气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约0.6℃,并不断有水汽凝结降落。降水量随海拔逐渐升高出现少——多——少的现象。气流越过山顶以后,每下降 100m,温度升高l℃,到山脚时,气团温度变为30°,比越山前升高了10℃。我国幅员广大,地形起伏,很多地方都有焚风现象,如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二郎山等高大山脉的背风波,都有极为强烈的焚风效应。无论冬季还是夏季,白天还是夜间,焚风在山区都可以出现。初春的焚风可使积雪融化,利于灌溉。夏末的焚风可使谷物和水果早熟,但强大的焚风会引起森林火灾和旱灾。

四、天气系统中的风

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气流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高压气流);如果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低压气流),如图10,可得出气旋、反气旋东部或西部的风向。

图10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注意:南北半球的台风(飓风)的东西部风向是不一样的,师生可画图理解。

五、与风有关联的地理现象

1. 风向与污染

风先吹到的地方位于上风向,后吹到的位于下风向,也可以说风吹来的方向是上风向,风是由上风向吹向下风向的。①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把有大气污染的工厂放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处(或有最小风频图,则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把居民区放在上风处;如果是季风区,应该把工业区放在垂直风向的郊外;高级住宅区的选择应布局在上风向或最小风频处。②冰岛火山爆发形成火山灰,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往向东飘移,导致欧洲部分地区航空运输瘫痪,还危害人体健康等。

2. 风向与洋流

①主要风海流:在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作用下,分别形成了南北赤道暖流(流向向西)/西风漂流(流向向东——北半球西风漂流叫北大西暖流、北太平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千岛寒流;②特殊风海流——北印度洋海区:因受季风影响,形成的独特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③补偿流:南美洲西岸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补偿流)。索马里半岛沿岸: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成离岸风,形成索马里寒流等。

3. 风向与航向

轮船航行的方向与风向一致,就为顺风,与风向不一致为逆风。如:一月份从马六甲海峡航行到曼德海峡的轮船,是顺风(7月逆风);但从伦敦到葡萄牙终年都逆风。另:飞机场跑道,一般与盛行方向平行。

4. 风向与旗帜飘扬方向

二者的关系,一句话——相反。如:北半球西(南)风带内,旗帜一般朝东北方向飘扬,南极洲内的旗帜,因盛行东南风一般朝西北方向飘扬。

5. 风向与地质作用

雅丹地貌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沙丘:一般情况下,沙丘迎风一侧坡度较平缓,背风一侧坡度较陡。黄土高原形成按风成说原理是风力搬运沉积形成。

6. 风向与气候

盛行风若从海洋吹向陆地,则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降水递减,但若遇迎风坡则形成地形雨,降水在一定海拔高度是增加,然后随海拔升高又递减;若从陆地吹向海洋,则气候干燥,高纬地区来的还造成降温。

7. 风向与植被

在盛行一个强风向的地方,植物常常都成畸形,乔木树干向背风弯曲,树冠向背风面倾斜,形成旗状树。迎风坡一侧树木的树冠常朝山顶一侧长得多些。

8. 风与能源

在风力较大的内陆和沿海,可以建立风力发电厂,比如,在中国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

9. 风与军事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借助风力,使火势与风向相辅相成,从而使曹操的连环战船在大风大火中化为灰烬,取得大胜。而在《火烧上方谷》影片,那场及时雨,让诸葛亮不禁长叹一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原因: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在加上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尘,为水汽提供凝结核,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凝结而降雨。

10. 风与农业

如中国冬季风带来寒潮、低温阴雨、冻害等;干热风带来的干旱高温等;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印度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洪涝等,对农业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猜你喜欢
季风热力环流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解决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一种风电变流器并联环流抑制方法
周六福520爱跑节1000人登陆西安城墙 热力开跑
户撒刀
谜底大揭秘
万马奔腾
两相坐标系下MMC环流抑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