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突遇山洪、泥石流灾害时逃生路线的选择”实践活动设计

2013-03-16 00:56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730010鱼建英
地理教学 2013年14期
关键词:白灰突遇等高线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730010) 鱼建英

“山谷中突遇山洪、泥石流灾害时逃生路线的选择”实践活动设计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730010) 鱼建英

【课题提出】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选修五)中,关于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教材讲述的逃生路线是 “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又如近年来关于自然灾害考查的一道练习题:读图回答:

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给出的是B,即②。我们可以看出之所以选择B的原因是基于教材中“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这个原理。

有山区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要上山、要向高处“跑”是不太容易的,何况是在湿滑泥泞的山坡上向高处“跑”就更不容易。兰州地处黄河谷地,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质疑。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综合实践课,验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突遇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的现实可能性,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逃生路线。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野外的山谷中对选定的“垂直于山谷线方向”、“沿与等高线呈45。方向”和“沿等高线方向”三条线路进行逃离对比实验,选择最佳逃生路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通过地理实践让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存在差异。

【教学难点】

1. 学生参与校外地理综合实践课的安全风险不可控。

2. 真实环境不可模拟。

3. 逃生的人存在身体、心理和技能差异,特别是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1. 教师要首先选择好地点,对实地进行踏勘。

2. 准备秒表、卷尺、水平尺、自制测角仪、红旗(标志物)、大白灰、口哨、设计记录表、计算器。

3. 选择25名学生,男生15人,女生10人,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3男2女。再选择7位学生组成计时组,担任发令员、计时员和记录员。

4. 提醒学生着运动服和运动鞋。

5. 告知学生集合地点,集体乘车。

6. 设计各条线路的用时记录表(表1)和用时汇总表(表2)。

表1 山谷中突遇山洪、泥石流灾害时各逃生路线用时记录表

表2 山谷中突遇山洪、泥石流灾害时各逃生路线各组用时汇总表

表1可以清楚地反映同一组在不同线路中所用的平均时间,有利于比较不同线路的用时长短。表2能反映四条线路的用时情况,更具有广泛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理综合实践,主要的目的是验证大家对课本中讲的遇到泥石流灾害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的质疑,同时也可以实践地形图的相关知识。首先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准备。

(二)准备工作

利用地形模型教具给学生指出山谷线,说明山谷线与洪水和泥石流的路径基本一致。在地形模型教具中用白板笔画出山谷线,讲述并演示四条线路的确定方法(下图)。学生活动安排:

准备工作既让学生实践地形图的相关知识,又为下一步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还让学生充分地热身,防止在活动过程中受伤。选50米长的路线,主要是验证在同距离的情况下哪一条线路最省时间。

1. 第一组:在山谷中确定山谷线,并用大白灰描出山谷线。

2. 第二组:用水平仪测定水平线,即某一等高线,量50米长度,用大白灰描出路线①。

3. 第三组:用自制测角仪确定与山谷线垂直的方向,量50米长度,用大白灰描出路线②。

4. 第四组:用自制测角仪确定与等高线呈30。的方向,量50米长度,用大白灰描出路线③。

5. 第五组:用自制测角仪确定与等高线呈45。的方向,量50米长度,用大白灰描出路线④。

6. 计时组练习秒表的使用、发令员练习口令、记录员完成各组成员的姓名登记。

(三)活动规则

1.各组均按线路④③②①的顺序进行轮流测定,记录每组每位成员的时间。

2.五个小组,从第一组开始各组依次进行线路实践。

3.给计时组强调:这是一个活动,既要公平公正、又要科学准确。(保证时间的准确)

(四)展开活动

1.第一组学生先进行线路④实践。

2.第二组学生准备。

3.计时员明确:固定每位计时员负责记录一位(同学都相互认识)。

4.发令员在起点组织第一组的五位成员准备出发,并负责与终点的记录员联络,确认终点准备好时,给出出发的口令(吹一声口哨)。

5.记录员等到每组成员全部到达后,按姓名分别记录每位学生的成绩。

6.各组轮流在每一条线路上实践。

每组都从同一线路开始,并且顺序相同,这样能使结果更趋于真实;每组轮流进行,各组都有休息的机会;从线路④开始,依次进行,把水平的路线放在最后,可能更有利于反映“水平”和“向上”路线的难易;记录组的固定和分工,更利于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结果统计

记录组在线路实践结束后,及时计算各组在每一条线路中的平均时间,并汇总四条线路五个组的总平均时间,给出初步结论。

【布置作业】

1. 各组对本组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优点和不足进行小结,并提出此活动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完成各组的综合实践课总结。

2. 各组对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最佳逃生路线,并阐述理由,完成实践报告。

【本课小结】

大家通过此次活动,经历了不同逃生路线,感受到了逃生路线选择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自救的方法。

猜你喜欢
白灰突遇等高线
地形图的阅读
突遇雷阵雨怎么办
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断裂等高线内插算法
“灰”舞人生
突遇倒春寒 市场全面调整
市场突遇黑天鹅机构 继续减仓
白灰面是什么?
“最美野长城”变身“白灰墙”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测试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