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氟比洛芬酯对全身麻醉诱导中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

2013-03-17 07:35陈宏飞艾艳秋
河南医学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阿片类

陈宏飞,何 龙,朱 炎,张 卫,艾艳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河南郑州 450052)

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镇痛剂,由于其强镇痛作用、心血管稳定性强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但是静注芬太尼会引起咳嗽。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引起的咳嗽有可能提升脑、眼或腹部压力,这些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1]。虽然在大多数患者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只是暂时性的且并不严重,但是对于伴有气胸、脑动脉瘤脑外伤、脑疝、开放眼损伤、动脉瘤切除术、过敏气道疾病的患者是非常严重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是氟比洛芬的脂微球制剂,能有效缓解疼痛,起效时间约为用药后15 min,持续时间超过3 h。由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效果仍不确切,因此我们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随机的对照研究,以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择期手术需要全身麻醉,120例性别不限,ASAⅠ~Ⅱ级,年龄18~72岁,体重45~85 kg,身高150~179 cm的患者。

1.2 纳入标准 排除有已知的过敏、窦性心动过缓、严重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疾病、最近有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史及手术前2个星期内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以上情况可能会导致自发咳嗽。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n=60),对照组(n =60)。

1.3 麻醉诱导与方法 安排手术的患者术前禁食和不给予术前用药,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病人的右前臂静脉以备用药注射。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IBP、HR、呼气末CO2和ECG。在全身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组病人静注1 mg/kg的氟比洛芬酯,给予对照组0.9%的生理盐水5 ml。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两组的注药顺序是一致的,所有病人全身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5 μg/kg、依托咪酯0.2 mg/kg、罗库溴铵0.6~1.0 mg/kg。在所有病人中芬太尼在2 s之内注射完成,依托咪酯和罗库溴铵在芬太尼注射完2 min后再注射。所有的用药遵循医院的配方通过静脉注射。

1.4 观察指标 咳嗽的发生情况由不参与分组的麻醉护士记录。据报道,咳嗽发生在芬太尼静脉注射1 min内[3],所以我们选择芬太尼静脉注射后立即观察咳嗽的发生情况。在给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或生理盐水前(T0)和给芬太尼2 min后(T1)纪录病人的SBP、DBP、HR、SpO2值。如果SpO2<89%需要用面罩加压给氧。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内使用t检验,组间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中血流动力学数据在芬太尼注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氟比洛芬酯组没有病人发生咳嗽,而对照组有42例病人发生咳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s)

注: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表2 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s)

注: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表3 在两组中咳嗽的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咳嗽是一种身体对刺激的强烈反射,可能会导致围手术期病人的内环境瞬间发生变化。Dakin等报道为避免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引起的过多咳嗽,这时需要立即气管插管[4]。在本研究中,氟比洛芬酯完全抑制了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应。已经有报道称芬太尼诱发的咳嗽反应发生率约为18%~65%不等[5]。在本试验中发生率为70%,可能的原因与样本量小或者注射芬太尼过快有关。并且研究中还发现芬太尼的注射速度与其诱发的咳嗽有密切的关系[6],快速静脉注射芬太尼很容易引起咳嗽。芬太尼诱发的咳嗽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药物的剂量、浓度、用药顺序、静脉注射速度、位置、人的身体状况、年龄、性别、体重、疾病史、吸烟和家庭遗传等[7]。

本研究中,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具有协同效应,能够完全防止咳嗽的发生。本研究中发现即使注射氟比洛芬酯之后直接进行全身麻醉诱导也能抑制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应,所以没有必要等15 min之后再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由于氟比洛芬酯组没有发生咳嗽,只记录了咳嗽的有无发生,无法比较两组咳嗽的严重程度。

氟比洛芬酯是临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临床用于疼痛或炎症疾病的治疗。氟比洛芬酯还可以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使用,在不增加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增加镇痛效果[8]。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脉给药后,脂微球释放氟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解成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1或COX-2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PG生成,降低组织中炎性因子及介质的生成,发挥镇痛作用,而不增加阿片类药物相关并发症。氟比洛芬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在本实验中没发现以上情况。

Fujii Y等报道称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缓解丙泊酚的注射痛[9],我们发现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也可以抑制芬太尼诱发引起的咳嗽反应,但是氟比洛芬酯如何抑制芬太尼诱发引起的咳嗽反应的机制我们并不清楚,这需要进一步研究。

[1] Yu M S,Kim J Y,Kim H Y.Intravenous dexamethasone pretreatment reduces remifentanil induced cough[J].Korean J Anesthesiol,2011,60(6):403-407.

[2] 陈坚伟,王彪,张涛,等.氟比洛芬酯预处理用于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剂量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398-3400.

[3] Lui P W,Hsing C H,Chu Y C.Terbutaline inhalation suppresses fentanyl-induced coughing[J].Can J Anaesth,1996,43(12):1216-1219.

[4] Tweed W A,Dakin D.Explosive coughing after bolus fentanyl injection[J].Anesth Analg,2001,92(6):1442-1443.

[5] Ambesh S P,Singh N,Gupta D,et al.A huffing manoeuvre,immediately before induction of anaesthesia,prevents fentanyl-induced coughing:a prospective,randomized,and controlled study[J].Brit J Anaesth,2010,104(1):40-43.

[6] Lin J A,Yeh C C,Lee M S,et al.Prolonged injection time and light smoking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fentanyl-induced cough[J].Anesth Analg,2005,101(3):670-674.

[7] Chen Y M,Chen W T,Liang S W,et al.Intravenous injection rate and site of fentanyl affect the incidence and onset time of fentanyl-induced cough[J].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09,29(2): 339-340.

[8] 杨龙慧,高爱敏,白炳生,等.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585-3587.

[9] Fujii Y,Shiga Y.Flurbiprofen axetil preceded by venous occlus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ain on propofol injection in the hand: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vehicle-controlled,dose-finding study in Japanese adult surgical patients[J].Clin Ther,2005,27(5):588-593.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阿片类镇痛药所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