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数控冲床惰轮式模内自动排废机构的设计和开发

2013-03-17 01:15吴少华石皋莲徐明龙吴佃国
机床与液压 2013年10期
关键词:冲床压杆曲柄

吴少华,石皋莲,徐明龙,吴佃国

(1.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2.昆山立创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300)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冲压生产的手工送料已逐步被自动送料机构所取代。然而冲压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料却未有效实现自动排废,冲压模具内的废料清理始终困扰和制约着冲压生产的效率[1-3]。据现场统计:连续模每打1 h 须停机4.5 min清理废料,因停机排废料而浪费的时间占整个作业时间的6.9% 以上。频繁的停机对冲床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电控系统的伤害很大。当前业界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方式将其排到废料箱内,制约了冲床的有效稼动率[4-5]。

针对冲压机床模具内的废料清理存在的问题,以AC 交流伺服压力机H1F 数控冲床为例,提出了惰轮式排废料机构,以现代设计软件NX CAD/CAE 为平台,进行设计、运动分析与改进[6]。通过实验比较,对排废料机构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整个设计进行效益评估。惰轮式模内自动排废料机构对于延长冲床的使用寿命、提高冲床的有效稼动率、减轻员工的作业强度、实现绿色制造、快速提升产能等具有现实意义。

1 设计原理

借助冲床动力,利用惰轮压合放大原理,将短行程的压合动作通过钢丝绳放大成长距直线运动,从而达到自动排除废料的目的[7]。惰轮式排废料装置设计方案图如图1所示,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能耗低,排料效果好,适用于任何型号的机台,解决了伺服冲床开模行程小的难点,调节方便,便于快速换装,安全系数高;其缺点是:制作安装要求相对较高。

图1 惰轮式排废料装置设计方案图

2 设计方案

惰轮压合式排废料机构主要由可调式上压杆、排废主机、滑料板三部分组成,各机构具体设计细节如下。

2.1 上压杆设计

根据使用要求,其结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高度调节方便,具有安全防呆措施,具有自动平衡调节功能。

在高度调节方面,采用可调式螺纹紧固,高度采用模糊调节,也就是调节到差不多位置即可,高度超出要求一定范围不影响使用。同时,这也是一个安全防呆设计,利用弹簧过载回缩原理,当下压距离超出有效压合距离的时候,即上压杆下压上压板至限位块时,由于冲床上台盘还在继续向下运动,弹簧会压缩,避免刚性撞击,直至合模结束台盘上升至有效压合距离,弹簧恢复到原始状态,弹簧保护载荷设计要求为必须大于排废主机的驱动力1.5 倍以上,小于排废主机的驱动力3 倍以下。另外下压杆下压时,由于加工安装难免存在误差,压辊不一定能绝对和排废主机的压板保持在同一平面,主机的导柱有可能会卡死,或加速磨损,因而在其压辊部位,设计了一个自调节结构,其主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压杆主体机构

压杆机构主要由压杠套、上固定架、压杆轴、弹簧、压轮、压头桶等组成,其中上固定架和压杆轴、压头桶为焊接结构件,压头框架安装在压杆轴上,框架设计成+5°的修正量,当压辊和排废主机的上压板不在同一平面时,+5°的修正量可以自动导正,使其在同一个平面,这样可以保证压轮能很好地贴合排废主机上压板,使上压板受力均匀,平稳下压,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压轮的材质为中硬优力胶,具有缓震降噪的作用,可以避免与上压板接触时因碰触产生噪声,同时可以避免受力不均而导致的导柱卡死致快速磨损,高强度弹簧有效解决了过载保护问题。

2.2 排废主机的设计

主要是利用惰轮压合放大原理,其主体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主架体、压合轮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缓冲机构、座架等5 个部分组成。主架体主要是由上压板、下压板、4 根导柱组成。上下压板设计有定位槽,用于安装压合轮构件,压合轮组件结构如图4所示。

图3 排废主机主体结构图

图4 压合轮组件结构三维建模图

在图5 中,当上压辊压下上压板的时候,上压板上两个滑轮下压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在缓冲器上,压合的瞬间产生冲击力,此时钢丝绳拉动缓冲器连杆,连杆压缩弹簧与钢丝绳一起运动一段距离,缓解了对钢丝绳的冲击力。

图5 排废主机主体结构端面示意图

另一端固定在曲柄惰轮的带槽上,钢丝绳下压时,就会驱动曲柄顺时针转动。由于采用的双压合结构,所以下压很短距离就能驱动曲柄转动。设计曲柄转动角度为120°,并设有限位柱,当曲柄转到120°时,下压板被限位柱阻止。此时,上压杆保护弹簧开始吸收余下的下压量,直至上台盘运动至下死点弹簧一直在吸收余下的下压量。当上压板回程时,压合主机复位弹簧拉回曲柄滑块机构,完成复位动作,且复位时的速度快于进位速度,这样机构就具有一定的急回特性,更便于滑料板的排废。滑料板一端装有滚轮,可以在冲模底座板上自由移动,另一端用快速换装块固定在一根钢管上,钢管套在滑块构件驱动轴上,从而实现自动排废的动作。

2.3 滑料板的设计

为了实现换模快速换装滑料板,设计了一个快速换装块,如图6所示,旋转活动挡杆用弹性钢珠定位,只要用力旋转挡杆就可以快速取下滑料板,装滑料板的时候只需将挡杆旋转至快卡槽的弹性钢珠中即可。

图6 快速换装实体图

为了达到更好的排废料效果,滑料板安装角度的选定很重要,如果角度太小,废料难以顺利排出,如果角度过大,会占用很高的高度,那样模脚就要求做得很高。而实际很多模具由于模板占用的高度很高,模脚会很低,一般模脚不会超过200 mm。那角度多大最合适呢?为了验证这一数据,建立了DOE 正交实验模型,运用实验设计理念来论证合理的角度[8]。设定的参数见表1,实验设计数据见表2。

表1 DOE 正交实验设定参数

表2 实验设计数据

通过实验比较,结合排废料机的设计参数,发现当滑料板倾角为5.5°时在很广的工况条件下都能有很好的排废料效果,排废率达到98%以上,超过设计要求的95%的排废率。这个角度适合绝大多数的冲压模具的安装,模脚最低高度为150 mm,所以滑料板设计安装角度定为5.5°。

3 效益预估(不计人工节省费用)

通过改善,冲床连续模每小时节省6 min 的停机时间,则每天节省时间(20 h/d):t1=20 ×6 =2 h,试验机台300T 伺服冲床工费率284.83 元/h,按每月26 个工作日计,月节省费用C1=284.83 ×2 ×26 =14 811.16元。模内自动排废料装置单机开发费用为7 500 元,批量开发费用会降低40%以上,折旧期以60 个月计,每月分摊成本C2=7 500/60 =125 元,单台冲床月节省成本:C =C1-C2=14 811.16-125 =14 686.16,连续模平均年稼动率为60%,单台300T伺服冲床年节省费用为14 686.16 × 12 × 60% =105 740 元。

4 结束语

针对H1F 数控冲床生产中排废料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惰轮压合式模内排废料机构的开发方案,采用NX 软件进行设计、运动分析与改进;通过实验比较,对排废料机构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整个设计进行效益预评估。结果表明,设计和开发的排废料机构能达到高效能、自动化、冲床通用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排废料效果好、节能环保等设计改善目标,且不需要用电或气源,可以直接用机械驱动,因此,在五金冲压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南雷英,戚春晓,孙友松.冲压生产自动送料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概况[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6(2):18-21.

【2】孙友松,张宏超.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发展新动向:2004上海国际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展览会[J].锻压技术,2004,29(4):1-4.

【3】朱吉良,沙永柏,赵晓影.陆地钻机立柱式钻杆自动传送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2,40(2):1-3.

【4】刘玉彩.轮胎设备稼动率分析和改善初探[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8,34(4):33-38.

【5】张英芝,贾亚洲,杜庆林,等.数控冲床故障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4(9):187-188.

【6】石皋莲,吴少华.UGNXCAD 应用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M].3 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茆诗松,周纪芗,陈颖.试验设计:学习指导与习题[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冲床压杆曲柄
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接触压力分析
抽油机曲柄销装置失效分析及优化对策
基于直接刚度法的三段刚度压杆非线性分析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研究
高速冲床出料过程工件运动状态数值模拟
高速冲床喷口压力及位置对工件出模影响分析
车床机和冲床机噪声的综合防控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
双薄壁墩承台拉压杆模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