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旅的出路与许权中武装革命斗争的方向及军事主张

2013-03-19 16:34吕卓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陕西省委部队

吕卓超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许权中(1893—1943)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43年12月在陕西省眉县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正式追认被敌杀害的中将参议许权中等三人为著名中共“三烈士”。烈士的英名经常与李大钊、吉鸿昌、刘志丹、谢子长、杨虎城、周恩来、汪锋、高克林、马明芳等一同出现,他的事迹与辛亥革命、陕西靖国军、北伐、西安解围、渭华起义、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联。本文仅许旅的前前后后入手,实事求是地分析许权中武装革命斗争方向和军事主张,以怀念和继承先烈的革命意志和高尚品质。

笔者认为“许旅”①“许旅”即“许权中旅”。这支武装部队是一个建制旅,旅长是中共党员许权中(亦称“许权中旅”或“许旅”)。这支部队是国民党“清党”后,中共陕西省委保存下来唯一的一支武装,也是直接得到党中央领导、指示和重视的一支武装。许权中和部队党组织的负责人一起,历尽艰辛,将部队留在关中地区坚持斗争,支持与影响了陕西地区的农民革命斗争。这支部队伴随他对武装革命斗争的探索、认识及其形成的军事主张,无不对陕西党组织进军陕北目标有着重大影响。

一、“许旅”的由来

西安解围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急需革命干部。陕西省委于1927年春在西安创建了中山军事学校。校长由史可轩兼任,副校长李林,政治部主任邓希贤(邓小平),总队长由许权中兼任,刘志丹任政治教官(他当时在冯玉祥所辖第4路军马鸿逵部做党的工作)。学员有700余人,大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中的进步知识青年。在此期间,许权中负责讲授军事理论进行军事训练。他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亲自带队操练,深受学员爱戴。那时西安中山军事学校被人们誉为西北的“黄埔军校”。它既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干部,也是许权中旅发展的基础与前提。1927年7月初,国共合作失败后,国民党为了解散中山军事学校和消灭中国共产党所掌握的这支武装力量,于7月下旬急令中山军事学校和国民联军驻总司令部政治保卫部合编成一个旅,由史可轩、许权中率领开往河南前线,企图乘机消灭。史可轩率领着这支1500多人的队伍离开西安,由西安北面的草滩乘上渭河的船,原计划陕北落脚,建立革命根据地。到临潼县交口镇时,弃船上岸向北开拔。7月29日,部队经过富平县美原镇时,史可轩找当地驻军陕军师长田生春借粮、借道。田生春忘恩负义,史可轩去后即被杀害。部队得知史可轩遇难后极度混乱。此时,许权中集合部队讲话,痛斥田生春丧尽天良,誓为史可轩报仇,及时稳定了部队。在这支武装部队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许权中临危受任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突然事件的发生使部队处境十分危险,不得不改变原计划陕北落脚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设想,重新寻找突破口。

二、许旅的发展与壮大

1.进驻关山镇

许权中挑起了领导这支武装部队的重担,此时,如何保存、发展和壮大这支部队,已成为许权中首先要解决的当务之急。为了保存党领导的这支部队,许权中与高克林、杨晓初等认真分析了周围各军阀矛盾的情况,决定“找主求生”,但一定要保证部队的独立主动权。决定“投靠”陕军冯子明。冯子明将这支部队改编为独立第三旅,任许权中为旅长,先后驻防临潼关山镇、泾阳县云阳镇及三原、高陵等县。许旅驻扎关山后,成立旅党委,高克林任书记,许权中、杨晓初、张汉泉、高志凯等为委员。为了激励斗志,部队提出了奋斗口号:“处境应卧薪尝胆,环境不容我安;不怕茹苦含辛,时者不允我偷生。”许权中抓紧部队操练,同时整修关山城墙以加强防务。治军甚严,不许士兵游街、下乡骚扰群众,在市场公买公卖,秩序井然。部队爱护群众,体恤农民疾苦,不乱派东西。且常到农村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同时,部队在关山休整,收容一些被敌人追捕得无处藏身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壮大了队伍。

2.许旅在洛南

1927年9月,冯子明一直对许权中旅怀疑不放心,有吃掉这支部队的打算,指派少数人监视许旅的行动并乘机阴谋叛变暗杀许权中。许权中及时粉碎了冯子明这一计划,果断除掉与蒋介石有勾结的惠介如,使部队脱离冯子明部,率部队南渡渭水向商洛进发,转危为安。于黑龙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部队开往洛南“投奔”商洛的第二集团军第八路总司令李虎臣部,后被编为李部新编第三旅,许权中任旅长。1928年1月17日,许权中率部进入洛南,驻防寺坡、三要司等地。中共陕西省委即发出第三十号通告宣布,将“从前的第一军支改为旅委员会,直辖于省委”。许权中任旅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嗣后,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谢子长、唐澍、周益三到达许旅协助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帮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恢复和发展农民协会、建立赤卫队、培养革命武装骨干、开展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并公审和处决了几个恶霸地主,迅速扩大了革命影响。

许权中率领部队深入开展了打土豪、分粮物、除劣绅、建农会、救穷人运动,相继建立了何村农民协会、杨村农民协会、水磨农民协会、会仙台农民协会、马家坪农民协会等。许旅一方面自办军工厂,改进部队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在积极对部队进行组织整顿、思想教育和军训的同时,还进行了扩军。三要等地方贫苦农民行动起来,积极报名参军,许旅部队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随着部队人员的增加,党组织亦相应地发展起来,部队中的党支部由原来的5个分支增加到18个,党员人数亦由原来的53名增加到165名,团营均建立了党支部。

同时,许旅根据省委的指示精神,积极为渭华培养农民运动骨干。陕东特委成立后,从渭南、华县选调了一批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28人由省委常委王松年、薛自爽带队来洛南三要司受训,旅长许权中、参谋长唐澍亲自给他们教授军事技术,教他们学射击、练投弹。经过月余的学习训练,四月下旬,在许旅营长张汉俊的带领下,携带枪支弹药返回渭华,在后来渭华暴动中起到了积极的骨干作用。[1]

三、许旅奔向华县参加渭华起义

面对国民党的背叛与暗杀,党组织为了保存这支革命武装力量,决定将其撤出西安,经黄龙山区开往陕北,占领一片地区积蓄力量,坚持革命斗争。这一设想无疑是一种战略性的考虑。但由于史可轩同志过分相信当地驻军陕军师长田生春,而没有采纳许权中不能前往田生春处的分析与判断,不幸在美原镇被田生春杀害了,也使部队处于严峻的生死关头。为了转危为安,许权中在总结事件教训的同时,认真分析眼前的形势,决定带部队投靠冯子明。部队进驻临潼关山后,树欲止而风不止,冯子明被收买后又妄图再次消灭这支武装。许权中又及时粉碎了冯子明的暗杀阴谋,率领部队转战洛南投靠李虎臣。应该说,在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的特殊环境下,面对三次“找主求生”的现实与残酷斗争,如何保存和发展这支武装力量,无疑考验着许权中同志的生存智慧、斗争胆量和坚强信念。

1928年3月,省委决定在党的力量强大、群众基础较好的渭华地区发动起义,以西安东部为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特委,省委常委刘继曾兼任书记。省委书记潘自力到渭华地区布置检查,准备在5月初组织农民起义。先后派唐澍、谢子长、刘志丹、王泰吉等参与许权中旅的工作。此时,许旅要不要奔向渭华这一重大决定,使许旅的出路成为旅党委成员认识与分歧的焦点。

要不要在渭华发动武装起义,许权中在旅党委会上以自己睿智与胆识提出个人的军事主张。其军事主张是:现在我们处于两难境地,中央、省委、特委对我们都有指示,我们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李虎臣对我们也有命令。中央指示我们应脱离李虎臣,谋求独立发展,配合农民起义,具体行动由陕西省委决定;陕西省委、陕东特委的指示则十分明确,要求我们开赴渭华地区,配合那里的农民武装斗争,造成整个陕东地区武装起义的大局面。而李虎臣却命令我们开到潼关去打冯玉祥。许权中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将中央、省委、李虎臣对许旅的态度向旅党委介绍得一清二楚,并进一步说明自己的打算,即利用李虎臣调许旅出山之机,先攻占潼关,将反冯战争挑起波澜,极力造成军阀混战、无暇顾我之局面,然后我们再寻机撤出潼关,回到渭华参加暴动。对此,党委成员意见不统一,唐澍、刘志丹极力坚持部队去渭华参加起义。虽则部队按许权中的意见奔向了潼关,但当部队已开往潼关后,唐澍、刘志丹等在没有告知许权中、杨晓初的情况下,于5月1日从潼关带领队伍直奔渭华参加暴动。当许权中、杨晓初回营地发现部队已走时,他断然拒绝有人企图挑拨、分裂和背叛革命的阴谋,带着随行人员毫不动摇地追赶部队。

许旅到达华县瓜坡镇后宣布起义,参加渭华地区农民起义。华县高塘镇起义部队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军委主席刘志丹,政治委员刘继曾,参谋长王泰吉,军党委书记吴浩然,总顾问许权中。全军千余人,设四个大队和一个骑兵队。渭华地区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很快形成了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东至少华山,西到临潼,北接渭河,南连秦岭,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割据区域。正如许权中的分析,革命力量迅速发展,使反动当局十分恐惧,急调三个师及渭华地区的反动民团对起义中心区域实行“围剿”,经过数次激战,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终因寡不敌众,退入秦岭山区。战斗中,工农革命军廉益民(政治部主任)、吴浩然与陕东赤卫队副大队长薛自爽英勇牺牲。7月,工农革命军在洛南县保安镇又遭国民党军李虎臣部围攻,总指挥唐澍在战斗中牺牲。许权中力挽狂澜努力减少部队的伤亡,始终冲锋在前。在保安战役后,把部队重新收容起来,转移到蓝天县东山张家坪一带。由蓝田党组织派尹耕莘把刘志丹等人接到张家坪与许权中等会师。

“渭华起义”的失败使旅党委及省委认识到许权中军事主张的正确性。在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根据省委意见由刘继增、许权中、刘志丹、王泰吉、杨晓初等商议决定:取消工农革命军番号,党在军队中的组织转入秘密活动,不开展苏维埃运动,部队交给许权中并通过私人关系暂归国民党李虎臣的刘文伯师,保存力量。后许权中率部归刘文伯师任旅长。同年,8月24日,许权中带领部队离开蓝田进入河南。部队本欲在途中寻求机会建立根据地或与贺龙部队会合,不料行至河南邓县,遭到地方反动民团与红枪会的包围袭击。许旅余部的一部分化整为零回了陕西,一部分去了确山。至此,渭华起义失败了。许权中突围出后,经确山到上海找到党中央,又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①见《许权中旅在商洛的活动与渭华起义》第72-88页,中共商洛地委党史办、中共洛南县委党史办公室编,1987。

四、许权中武装斗争的方向与军事主张的历史再认识

从1927年7月到1928年8月,许旅经历了斗争的风风雨雨。历史证明,许权中同志提出的军事主张是他对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并结合当时特定的斗争形势,顶风冒险,为党选择和提出的最佳起义方案,这一方案无疑是许旅的正确选择。遗憾的是,许旅开往渭华,渭华起义失败了,从此,党在西北失去了领导的唯一一支武装力量。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许权中武装斗争的方向与军事主张的再认识。

笔者认为:许权中是我党早期重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从1926年春许权中参加了反对直、奉军阀的战争,到同年5月,又适时成功地策动了涿州起义。从许旅的三次“找主求生”,再到渭华起义的前前后后,无不体现许权中武装斗争的方向与军事主张的正确性。

高克林回忆指出:“今天看来,提出在这个地方建立根据地是不合适的……渭华起义的失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1928年我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当时暴动中的领导人缺乏应有的经验,受当时党内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这些都是这次暴动失败的原因。”②同上书,第85-87页。

马文瑞同样回忆指出:“渭华起义后,志丹回到陕北,常对人讲,他对不住许权中同志。志丹总结:‘权中年龄长,长期指挥打仗,有经验,我当时考虑到他的意见,但更多的是从政治上考虑,盲目成分大,还要服从上级决定,就这样我,我做错了,事后我要向权中同志道歉,但在敌人的追赶下,我们分散了,没有机会了,真遗憾。’抗战中许权中被国民党暗杀,志丹夫人同桂荣同志知道后很难过。全国解放后,她主动和许权中夫人、子女联系,来往密切。许权中夫人张雅君说:‘权中常说:志丹是个领袖人物,有政治家风范,他能谅解党组织和志丹’。同桂荣说:‘他们是朋友,志丹有了渭华起义的经验,在陕北才搞的好了。’”[2]83-84综上所述,渭华起义的失败导致许旅的重大损失,客观上固然由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从当时党中央及其陕西省委的战略决策分析,不难清理出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首先,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对陕西的影响。省委对陕西形势的估计存在主观、片面和盲目性。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过“左”的政策。如在陕军李虎臣反对冯军的战争中,而是不加区别,一律反对,结果树敌过多,孤立了自己,使起义部队处于北有冯军,南有陕军的两面夹击之中。其次,军事指挥上,在优势敌人面前,不懂得进行游击战,而是采取打硬仗、拼消耗的阵地战。加之侦察情报失误,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第三,仍然受以城市为中心思想的影响,选择渭华地区发动起义,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当时省委认为渭华地区党团工作有基础,群众条件好,地处豫陕要道,距西安近,在渭华地区实现武装割据后,可进一步威胁西安进而占领西安。事实证明,这只是起义发动者的一厢情愿。还有,如渭华起义中工农革命军对于许权中等人的排斥,以至作出开除党籍的错误;再如主要军事指挥员的过于自负的独断等。

事实上,从全国革命斗争的发展形势看,党中央正在纠正自1927年11月就已经开始了的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陕西省委不仅不知道共产国际批评中国共产党“左”倾盲动错误的文件《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和中央政治局向全党发出的关于立即停止盲动主义的中央第四十四号通告,也不知道刚刚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对“左”倾盲动主义的批判。从四月中央政治局发出四十四号通告起,“左”倾盲动主义即在全国范围的实际工作中已基本结束,而陕西的渭华起义却正在热火朝天地拉开序幕。更值得思考的是,6月13日,也就是“六大”召开的前五天,幼年时期的陕西省委在第三次扩大会议上还通过了《全陕总暴动决议案》,鼓动几乎没有任何胜利希望的各地新的暴动。其实,1928年陕西境内发动的几次武装起义,恰恰都在中央已经开始清除“左”倾盲动主义的时候。中央正在决裂着的东西,陕西省委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消息而依然在坚持。正像1929年2月4日陕西代表团给中央的报告里写的:“省委每一个通告中,没有‘暴动’二字,觉得就是机会主义,冯在关外绝世吃紧,陕西军队大都出关,防务空虚,陕军乘机扰乱之际,各地以为时机到了即暴动起来。”

10月8日,中共中央给陕西省委发出了指示信,在分析了陕西革命斗争有利与不利因素之后,严厉指出:因为革命主观上的这些弱点,所以客观上虽极有利于革命的发展,但广大的群众斗争仍是不能起来。因此陕西目前工作的路线就是要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发动群众的革命情绪,建立群众的组织,健全党的组织来加强革命的主观力量。过去党的暴动政策犯了极深的盲动倾向,必须严厉地纠正。因为不单是不能推动革命的发展,并且可以损害革命的力量……中央指示省委要以“六大”决议为准绳,克服只是“幻想暴动,一味盲目”的错误。直到此时,陕西省委才听到中央纠正“左”倾盲动的声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相反意见,不管其动机如何,其后果都是危险的。但许权中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正是他具有撼不动的革命信念,在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危险,他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果断地站在对党的利益负责的立场上,向党组织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在遭到排斥甚至要被开除党籍的情况下,忍辱负重,和部队一起参加战斗,目的就是要为党保存和发展这支武装力量。但是,许权中这些正确的认识与观点不仅是在当时,以至在以后几十年中还受到个别人的非议,没有给予一个十分肯定的历史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老同志如高克林、马文瑞等的回忆文章中曾给予正确的说明。1992年4月27日,渭南师范学院党史研究教师李婉锦同志还以《试论许权中旅的出路》一文,进行多方论证,提出许多精辟和正确的看法,以求恢复当时的历史真面目。

建国后曾任西安市政协副主席的马文彦在1983年详细地回忆了他曾奉许权中旅长之命,执行这一秘密使命的经过:许旅长托他给我捎话,如果潼关战况不好,就准备把部队带到渭北一带举行武装起义,叫我赶快调查和联络渭北一带的地方武装,准备迎接许旅开往渭北。从当事人的这段回忆中,不难得知,许权中率部到潼关后,既没有打算长期投入军阀混战,也没有打算将部队开往以高塘为中心的渭华起义地区,而是准备将部队开往远离关中大道的渭北一带,并且已经派人作了先期准备。

总之,无论单是站在战略角度考虑还是已经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无论是站在陕西省委幼年时期的历史环境看还是现在看来,在“许旅”的出路问题上既证明了许权中武装斗争的方向和军事主张的正确性,也体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革命的历史责任。这一切的一切源于许权中同志具有撼不动的革命信念。

[1]中共商洛市党史研究室.商洛党的故事[Z].中共商洛市党史研究室(内部资料),2009.

[2]刘志丹纪念文集编委会.刘志丹纪念文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陕西省委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锻造能打胜仗的精锐之师——记全国脱贫攻坚奖先进单位、陕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
人物志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拆弹部队 爆炸封印者
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被查
老部队
三个经济
陕西举办“追赶超越”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