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关分析

2013-03-21 09:35郭晓丽姜登国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相关分析聊城市城市化

郭晓丽 姜登国

内容摘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以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

关键词:聊城市 城市化 产业结构 相关分析

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进是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要领域(戴永安等,2010)。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20世纪60年代,以钱纳里为代表的学者对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进行了分析,钱纳里(1989)等人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常态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发展状况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库兹涅茨在其名著《现代经济增长》中,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伴随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将发生变化: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和就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在就业中所占比重经过一定程度上升之后则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服务部门在就业中所占比重趋于上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谢文惠,2008)。

山东省聊城市位于北纬35°47`-37°05`和东经116°16`-116°32`之间,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聊城市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山东省,居鲁西,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它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进程分析

城市化可以看成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到非农业部门、从低层次部门向高层次部门的流动的过程(周心琴,2009)。本文选用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根据《聊城年鉴》相关数据,绘制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变化图(见图1)。

(一)缓慢增长时期

1990-1996年期间,这一时期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水平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1990年城市化率为10%,1996年城市化率为15.1%,这是由于聊城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城市,农业人口占主要优势。

(二)快速发展时期

1997-2010年期间,山东省聊城市人口从1997年的548.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569万,城市化水平从1997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37.5%(见图1)。但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2010年全市城市化率为35.73%,比山东省水平低13.29个百分点。按诺塞姆的S型曲线三阶段理论判别,山东省聊城市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30%<城市化率<70%),今后一个时期内,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山东省聊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山东省聊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山东省聊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且发展势头良好

山东省聊城市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提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的要求。由于山东省聊城市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时期,第二产业成为产业结构的主导,所以表现出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的现象(见图2)。

(二)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1990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产业比重达到84.7%,到1996年下降为34.5%,2010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3.7%。20年来下降了71%。在此期间第一产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1996年,这是因为山东省聊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垦殖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区。20世纪80年代初,在“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的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全区粮棉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区重点抓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重点实施了以“十大农副产品基地建设”为主的开发项目,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7-2010年,1997年,国家把山东聊城地区列为地级市,城市经济获得了更快的发展。

(三)第二、三产业稳步发展

山东聊城撤地设市后,给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1997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0%,到2010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58.2%。第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但有波动。199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17.6%,到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7.9%。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瞄准低碳和高端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立足聊城发展实际和现有优势,将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向前台,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山东省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区位、交通、历史文化等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方面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业,一批骨干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江北水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深刻挖掘文化内涵,努力把聊城培育成全国旅游热点城市,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

本文根据1990-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Y=182.298-1.412X1 R2=0.819 (1)

Y=182.298+0.925X2+0.860X3 R2=0.827 (2)

其中,Y代表城市化率;X1、X2、X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1990-2010年间,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864、0.869,表明这二十年来,城市化率变动呈负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与第一产业的负相关关系显著,符合经济理论。这就说明一个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的高低对其城镇化水平有直接的影响,第一产业比重越高,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越低。第二产业与城市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说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有较大的贡献;第三产业与城市化水平的正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为0.869,说明聊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总体趋势上看,城市化与三次产业比重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

从式(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大于第三产业,由于山东省聊城市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特点是工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次之,农业最小。式(2)中两个系数分别为0.925、0.860,这说明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大于第三产业。近几年山东省聊城市着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加快推进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该市上下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增加总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为突破口,调优存量,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工业、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建设速度均呈明显加快态势。依托产业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着力培育和发展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茌平铝加工、东昌府钢管、临清轴承等一批产业集群欣欣向荣、茁壮成长,这些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

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山东省聊城市在1990-2010年间,城市化的变化与第一产业的变动呈负显著相关,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产业结构也趋向更加合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共同发展,相辅相成。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山东省聊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有不相适宜的地方,如第三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等。因此,在今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为使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城市化质量,完善城镇功能

山东省聊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城市化的推进可以从“城市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两方面同时推进(曾芬钰,2002)。由于山东聊城农业历史悠久,农村人口曾经占优势,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转变。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完善城镇功能,为城市化快速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实施科技创新策略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大力引进为各类企业服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留住人才,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三)提高产业结构档次,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

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提高服务业投资比重已成为目前山东省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投资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目前,山东省聊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所以用于第三产业的投资总量较少、比重偏低,而偏重于对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第三产业的投资。第三产业投资长期偏低,势必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努力提高产业结构档次,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永安,陈才.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

2.钱纳里等.发展的格局(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3.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周心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响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09(6)

5.夏励嘉.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间存在的问题[J].城市问题,2011(6)

6.曾芬钰.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J].经济纵横,2002(10)

猜你喜欢
相关分析聊城市城市化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山东聊城市西梭堤遗址发掘简报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