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3-03-22 03:52
小康 2013年12期
关键词:代课老师代课幸福感

VOL.189

2013.11

专家点评

单纯GDP带不来幸福感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种感觉来自充足的食品、清洁的用水、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多彩的生活等等。一般来说,发展比不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然而,面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为什么还有人不满意,甚至出现“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现象呢?从经济学角度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虽然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但经济发展对幸福的贡献却是边际效用递减,即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较强,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所带来的幸福感反而降低了。

另外,对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不是绝对收入水平和地位,而是一个人与别人特别是与熟人朋友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和地位。这就是说,即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提高的幅度不一样,提高幅度较小的人会感到不公平、不幸福。这些现象或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那么,解决的途径在哪里呢?首先,要认识到生产目的到底是什么,在一些地方,很多项目都是片面追求GDP。虽然有些地方GDP增加了,但很多是没有效率的GDP,很多就业是没有效益的就业,因为这个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在这里工作得越多损失就越大。

其次,还要注意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失衡。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结果是社会保障跟不上,教育医疗跟不上,人们缺少安全感,没有稳定的保障,幸福感会大大降低。因此,提升国民幸福感需要政府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小康微博互动

@舒富民:农民现在要到城市来,只能去卖劳动力,就会出现劳动力城市化,而不是家庭的城市化。如果要发展城镇化的话,首先应赋予农民最大的财富来源,就是土地的物权化。其次就是解决户籍问题,其实单纯解决“户籍”本身并不难,关键在于给与他们“城市人”身份后,能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以及给与均等化的社会保障。

@小康杂志社:盲目的城市化使得农民一只脚还深陷于田地,巨大的撕裂感让他们毫无幸福感。

记者手记

留一段真实给后人

《小康》记者 尤蕾

一切与文革相关的元素,如今都演变成了一种符号,它不再关乎信仰和意识形态,而成为主打“怀旧风”的流行文化。或许,与之无关的80后、90后成长起来并逐渐成为社会中坚,人们才能淡然地面对那个逝去的火红年代。当年局中人的青春年华也早已被时光流逝而碾成了灰烬,旧事沉淀,反思激荡心灵,要留一段真实的历史给后人。

历史的沉重,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它的含义,或者只是从时间维度有过粗浅的认知。开始关注陈小鲁道歉一事,恶补文革历史,心灵维度的文革慢慢在我眼前铺开。每一种行为,都是心理动机的外在表现,山呼“万岁”、贴大字报、斗私批修……莫不源于内心。很多人不愿触碰文革这段历史,或许是没有勇气揭开看似愈合的心灵伤疤。

在给陈小鲁写采访提纲时,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写了一段与我家庭有关的事。我告诉陈小鲁,真的佩服他的勇气和担当,因为我可能比别人更理解公开反思文革行为的不易。我的奶奶是一位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干部,在文革大潮的裹挟下,没有人能避免“搞运动”的命运。她也一样狂热地追随领袖,以至于陈小鲁说他高喊“誓死保卫毛主席”时,我童年的记忆被激活了,奶奶曾无数次说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前些年,奶奶说她睡不着觉时,就会想文革时自己“整”过的一些人,当然她跟陈小鲁一样,没有动过手。可能也是从那些年开始,奶奶为他们祈祷,希望这些人现在生活幸福。即便如此,她也不敢走到对方家里当面说声“对不起”。

写到这里我依然犹豫,观照别人容易,观照自己难。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就决定了你如何看待自己。

“再不说,就晚了。”陈小鲁说能够鼓起勇气,是看到了八中的老师一个个老了,甚至有些已经离世。在最近一次道歉会上,他带头向老师们深深鞠躬,致歉。我没有问陈小鲁这样做心里是否会释然一些,总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轻佻,没有经历过文革的我,怎么能真正体会局中人的心理起伏?负疚感也好,释然也罢,那一道疤痕始终不会消失。

读者观点

关注代课教师

前些时候回镇上买东西,在一个包点摊,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我以前的小学老师吗?怎么做起包子来了?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他应该还在从事教育工作。闲聊中他告诉我,他被学校解聘好几年了,做包子也是搞点收入。我很奇怪老师虽是农村的,但作为一个合格教师所必需的学历、教师资格证、继续教育培训、计算机证甚至教学能力等,他都达到了,怎么就不能教书了?老师最终告诉我,他一直没有编制,是代课教师,现在有规定,代课老师要进一步清理,要正规渠道教师教课。我有些心酸,因为我知道,当初老师教我课时工资很低,但无怨无悔。我问老师最后得了补偿吗?老师只是笑了笑。教了好多年书,一下无所适从,这才是他最纠结的。代课教师退出历史舞台,纵是大势所趋,但是我认为,在清理的过程中,也要有人文关怀。应该给代课老师,一个公平的竞争舞台,能者上,庸者下,要走也走得心服口服。另外,现在物价涨得快,就算清理代课老师,是否也应该适当增加补偿费用?

——湖南益阳市汽车路小学 田铸宇

(所刊读者言论不代表本刊观点)

欢迎读者踊跃来信,请邮至tanleyan@chxk.com.cn

猜你喜欢
代课老师代课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代课老师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代课老师
我国代课教师问题反思*——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
如何才能终结高校“代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