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引入武术段位制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3-03-22 06:04李云清史红强
大理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段位制段位中国武术

李云清,史红强

(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1 研究意义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项目,它是一项增强体质、培养意识、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然而武术进入高校课堂20余载,虽说期间各高校对武术课程教学都有所改革,但大部分局限于改革教学套路款式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学生习练武术一年半载,感到“受益很浅”。面对的武术内容单调呆板,无论有无武术基础,只能学习“老三套”,考核单调乏味地打打套路,根本学不到“真功夫”,与理想相差甚远。致使很多“喜爱武术”的学生在应付考试后不久,就放弃了所学的武技〔1〕。

1998 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中国武术段位制》,作为武术运动管理制度之一,它的实施既是深化武术项目改革,也是加强武术运动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武术段位制是武术传承、推广、普及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是中国武术事业发展的神经系统,关系到武术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武术的国际推广和申奥目标,也关系到武术进校园的目标〔2〕。至今《中国武术段位制》已经颁布实施十年有余了,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施行,它对我国武术运动推广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理学院作为滇西唯一的一所综合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大理学院武术课推广武术段位制教学。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论文研究的界限范围是大理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的开展情况,大理学院武术教学活动是直接的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作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2000年以来有关武术教学、改革和武术段位制方面的论文、资料48篇。本文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研究。

2.2.2 访谈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根据本文的需要,作者对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的有关领导、武术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大理学院武术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需求等情况,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2.2.3 实践法 作者进行武术教学近20年,对大理学院武术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论证了有关结论和建议。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理学院武术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理学院武术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初级拳(刀、剑)和简化太极拳类为主,教材基本上是竞技体育的缩版,内容陈旧,弊端诸多,已经不再吸引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性模仿教师动作,教师也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没有在教学中体现武术的攻防练习,强调武术的核心是防身自卫但不能进行技击方面的示范和教学,使学生很难掌握武术套路包含的攻防技击的内涵,造成大多数学生对武术课渐渐失去兴趣,致使进入武术课学习的大学生们,绝大部分对武术的了解与认识是“知之甚微,极为偏见”,错误地认为套路是“花拳绣腿”,“实用性”不高〔3〕。在考核方式上也过于呆板,在考试体系中,武术运动技术、技能的评分占70%的比重,在教学中不难看出学生个体的创新能力直接受到限制,而武术成绩的优良,不仅取决于运动技术,还需要专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4〕。可以说传统模式的“老三套”的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简化太极拳等教学内容伴随着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发展了几十年来,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老套的考评方式等诸多的弊端,难以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因此大理学院的武术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改革。

3.2 国内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现状 学校是传承文化知识和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武术的继承和发扬应该借助高校这一块阵地,到2010年我国进行段位制试点推广教学的大学、中小学有100多所,其中大学有42所,中小学60所,中小学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使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有了连续性,同时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校借此东风相继成立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如北京、重庆、安徽、河南、新疆等地,他们将《中国武术段位制》纳入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开展了段位制教学〔5-6〕。目前云南省武术协会成为《中国武术段位制》一级评审委员会,一些高校也开始实施了段位制教学,目前已有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警官学院等几所高校正在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云南省每年都开展武术段位制等级比赛,一些在校生积极参加段位制考评,并获得相应代表自身荣誉水平的证书〔7〕。

3.3 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内容 《中国武术段位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出台,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相继聘请100多位有代表性的民间武术传人和专家、学者,启动了段位制考评内容的创编和配套教程,共编写包括理论、段位技术、段前级20多类60多册教程。武术段位分为三级九段,一、二、三段为初段,四、五、六段为中段,七、八、九为高段。在制定统一技术标准上,依据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中国武术段位技术内容为即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武术防身自卫的特点,使武术不再是“花拳绣腿”,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练武热情,动作由简入繁,练习有了可持续性发展〔8〕。

3.4 武术段位制进入大理学院武术课教学是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大理学院体育课程相继实行了学期制、学分制、选课制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武术进入大理学院体育教育本科课堂八九余载,虽说期间对武术课程教学都有所改革,但大部分局限于改革教学套路款式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和课程设置,学生进了课堂,面对的武术内容却是单调呆板,无论有无武术基础,只能学习“老三套”,考核单调乏味地打打套路,根本学不到“真功夫”与理想相差甚远。加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习练武术需要长期的磨练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人民的浮躁心态,不可能静心地进行长期刻苦练习,学生习练武术一年半载后,感到没有练到想象的境界就放弃了所学的武技。这说明高校武术迫切需要改革。

另外,综观起源于中国的武术,被经过段位制加工发展的韩国跆拳道等国外武道文化,现如今已进入大理学院的校园,这对大理学院的武术来言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波。经访谈了解到,目前大理学院的学生中喜欢跆拳道项目的大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喜欢中国武术项目的人数〔9〕。究其原因,跆拳道有统一的道服,动作简单易学,有完善和简单的申报考核段位的制度,满足学生自我挑战、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同时大学生中崇外思想也与偏爱跆拳道等外来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如学生喜爱跆拳道而对散打不感兴趣,喜爱瑜伽而不练太极。当然武术在推广、教学等方面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大理学院引入国家出台推广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内容为教学内容,是当前大理学院武术课程改革的迫切需求〔10〕。

3.5 武术段位制进入大理学院武术课教学的可行性 2010年1月由作者申报的大理学院应用型示范课程《武术》获立项研究,该项目的立项给武术课的教学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经费支持,大理学院所有的武术教师均为该课程项目建设的项目组成员,教师能在一起研讨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为武术段位制进入武术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课题组成员到昆明一些进行武术段位制教学的高校进行调研,取得了一些他们进行段位制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方法和经验教训,为大理学院进行武术段位制教学得到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2012年8 月,大理学院作者在内的3位武术教师参加了在昆明进行的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核员的培训工作并获得全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核员的资格证书,在此期间3位教师系统地进行了武术段位的教学培训,掌握了武术段位套路的技能和教学方法,为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知识储备。大理学院目前有6位武术教师,2位副教授4位讲师,40岁以上2人,40岁以下4人,4位硕士研究生,性别为4男2女,从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均较为合理,为武术段位制进入大理学院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力量。

2012至2013 学年第三学期,在武术队的训练中进行武术段位的长拳四段和剑术四段的教学训练,教学训练的内容为套路教学和攻防对练教学,武术队的成员由正在进行武术普修教学的体院大二学生和已经完成武术普修课程的体院大三学生组成,教学结束后,对武术段位的内容教学,学生一致认为段位制套路教学优于传统的武术套路,武术段位制套路分为一至六段,对武术学习可持续性发展,并且段位制武术套路每个段位中都有攻防对练内容,充分体现武术以攻防技击、防身自卫这一核心,应该在大学武术教学中进行武术段位制套路教学。根据大理学院武术的教学计划,作者根据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经验认为可以进行的教学内容为长拳四段套路和对练、剑术四段套路和对练、二十四式太极拳为大理学院武术课的教学内容。2013年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与泰国大学生交流教学中,作者担任了泰国学生武术课教学,选择进行了武术段位制的剑术四段的套路和对练的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了汇报表演,泰国学生的武术段位套路表演赢得了泰国方面和中国学生的认可,表演结束后中国学生向作者打听泰国学生的武术表演的内容,并表示对在教学中开展武术段位教学的期盼,对武术段位制教学充满极大的兴趣,学生的认可、期盼和兴趣为武术段位制进入大理学院武术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理学院武术教学采用传统模式的“老三套”的初级长拳、初级剑术、简化太极拳等教学内容伴随着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发展了几十年来,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老套的考评方式等诸多的弊端,难以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教学效果也极不理想,已不适应大学生习武练武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出台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推进与规范武术运动科学发展,与国际接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国武术段位技术内容为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和武术防身自卫的特点,使武术不再是“花拳绣腿”,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练武热情,动作由简入繁,练习有了可持续性发展,可以引入大理学院武术教学的内容。

大理学院武术课程的师资力量和具备的国家武术段位制指导员、考核员的资格可以胜任武术教学改革和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武术段位制教学进入大理学院进行教学可行。

4.2 建议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没有系统设计的前提下应慎之又慎,在教学前教师们应进行集体论证,外出考察,学习已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学校的成功经验,根据大理学院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教学大纲,选定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不能一刀切,先进行一到二个班的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论证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先进性,并在教学完成后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对教学进行总结,研究成功经验和经验教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根据大理学院武术的教学计划,作者根据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经验认为可以进行的教学内容为长拳四段套路和对练、剑术四段套路和对练、二十四式太极拳为大理学院武术课的教学内容。

〔1〕王亚慧,代凌江.传承与变革:论传统武术的自我维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138-140.

〔2〕翁信辉,邱丕相,苏文木,等.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9,13(2):30-32.

〔3〕王国成,高亮.学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的优势与策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141-143.

〔4〕冯佳.西安地区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的内部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48-50.

〔5〕徐培文,吴剑.浙江省武术段位制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基于浙江省武术段位制人员结构的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100-108.

〔6〕洪浩.武术段位制引入中小学教学必要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115-118.

〔7〕倪金福,高嵘,王建华,等.不同武术教材教学效果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6):87-89.

〔8〕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70-76.

〔9〕李云清,杨颖飞,赵湘,等.试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7,6(12):69-71.

〔10〕张江华,刘定一.中国武术分拳种实施段位制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9-14.

猜你喜欢
段位制段位中国武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复兴号”美食“新段位”
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结合研究
地域视角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Use of curcumin in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测测你是哪个段位的吃货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开展状况调查研究(199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