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3-03-22 13:48
锻造与冲压 2013年22期
关键词:设厂韩国政府竞争力

声音

Voice

分析导致韩国成功的若干个因素,品质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品质上去了、比较好的产品才会具有全球竞争力。长期具有竞争力必须生产最好的产品才有可能,韩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反思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在质量的可靠性方面,至少消费者的口碑上还没有这么高,小毛病比较多,主要是零部件等方面比较有问题。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中国消费者来讲,自主品牌的质量、可靠性跟外资比还有不少差距。下一步自主品牌要翻身、要形成国内竞争力,必须考虑品质的提升问题,把它当成重中之重,上升到一定高度。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

很多人质疑,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有韩国政府的助力。但我了解的是韩国政府给予汽车产业政策上鼓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依靠政策短时间内会获得一些实惠,但没有哪个车企是因为依靠政府政策而成为国际企业的。

——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

近几年本土供应商能够明显感到生存环境的改变,二三十年前,我们的客户在中国设厂是为寻求更低成本的资源,生产出更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而现在在中国设厂已经完全是为了中国这个市场而来,不再是单纯地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这也就意味着客户不会再将你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供应商去培养,而需要你具有区域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我们的客户在采购战略上已经在发生变化,从物流链、资源匹配上都在进行调整。

——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洋

德国企业都有自己的绝活,技术上都是顶尖的,即使是两三个人的小厂,技术实力也很强。企业要想生存、要想持续发展,没有绝活肯定是不行的。目前中国很浮躁,只要能挣钱就一窝蜂冲上去,搞到最后大家都做不下去。而德国企业则可以在一个行业里持续地专注下去,因为他们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德国托克斯冲压技术(公司)中国区总裁夏元海

猜你喜欢
设厂韩国政府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中外橡胶工业创新三部曲(十二):经验集成,全面创新:外资轮胎企业来华设厂发展引发的思考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