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营方式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记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德斯格图嘎查长阿拉腾敖其尔

2013-03-23 01:54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阿拉草场牧民

阿拉腾敖其尔是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德斯格图嘎查嘎查长、镶黄旗牧区基础建设牧民协会理事长,文明小康户、科技示范户。家庭人口4 人,劳动力2 人、学生2 人。承包草场总面积860亩,全部建成了划区轮牧围栏区,其中改良草场100亩,高产饲料基地15 亩。2012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346 头(只),其中德美羊310 只、西门塔尔牛36头,母畜比重占78%,畜群改良率达100%,出栏牲畜150 只。基础建设方面,砖木结构标准化棚圈6间、硬棚2 间,青贮窖3 处,人畜饮水用井2 眼。为畜牧业生产运行打好了基础。

2011年畜牧业总收入达7 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700 元。他先后获得“全盟十佳带头人、全盟劳动模范、全旗劳动模范、全旗抗灾保畜劳动模范、全旗先进党员”等荣誉称号。

他从1993年开始担任嘎查长,在十多年的工作中,始终把牧民致富作为已任,认真分析总结过去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结合嘎查的实际,确立了“以牧为主、多种经营,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统分结合,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增加牧民收入,共同致富”的工作思路。在阿拉腾敖其尔的带领下,德斯格图嘎查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经营方式大大改变,牧民收入大幅提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阿拉腾敖其尔给自己制定了“三个到位”的工作原则,一是“身到”,他要求自己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身体力行,深入到牧民群众中去,以实际行动带动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的生产生活情况。二是“心到”,按照心甘情愿的原则,到群众中去为工作之需,为工作之要。三是“行到”,他要求自己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不怕困难、不计名利,要从群众最盼的、最想的、最急的、最难的事情做起,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德斯格图嘎查草场面积仅10 万亩,现有56户,人口219 人,劳动力92 人,2011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9300 头(只),日历年度4200 头(只)。近年来,阿拉腾敖其尔坚持抓畜牧业基础建设,为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他从全嘎查畜牧业基础不牢、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入手,从草牧场的基本建设、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大大提高了全嘎查畜牧业防灾减灾能力。目前,全嘎查围栏面积达到6.7 万亩,占草场面积的71%,具有灌溉条件的高产饲料基地350 亩,人畜饮水井25 眼,高质量的棚圈3840m2,青贮窖43 处,治沙治沟2000亩,畜牧业基础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1998年以来,该嘎查牧民饲草饲料自给有余,没有从外地购进一斤草,单凭这一项,每户牧民家庭减少开支几千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积极性。

从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入手,大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畜牧业的经营实效。他认为,结构调整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牧民收入的唯一出路。为了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使牧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首先加强了畜种改良工作,把配套配种站、点的建设作为畜种改良和结构调整的基础工作来抓,进一步规范站点的工作规程和服务水平,方便了牧民。其次狠抓了乡土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了对牧民的培训。把对改良工作有热情和上进心强的年轻人送到外地学习深造或参加各类培训,成立了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家畜改良工作队伍,结合“1315”工程的实施,举办了多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参加人数达到300 余人次,使每户必须有一名牧民掌握三门以上适用技术。第三是引进优良品种,从外地引进肉毛兼用的种公畜和基础母畜,推广羔羊育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大力开发嘎查劳动力资源,大幅增加牧民的非牧业收入。阿拉腾敖其尔积极组织嘎查的乡土人才和青壮劳动力,组建了全旗第一家“镶黄旗牧区基础建设牧民协会”,该协会以建设牧区畜牧业基础设施、棚圈建设、草场围栏、牲畜药浴设施、高产饲料基地建设、青贮窖、生态工程建设、冷配站建设等综合服务为目标,吸收本嘎查及旗内会员32 户40人,组建了6 个施工队。2006年承建了56 处棚圈建设项目,利用80天时间完成了建设任务,同时打井三眼,挖砌青贮窖2 处,小房1 间,所有工程经过旗有关部门监测验收达到了工程质量要求。2006年创收达到16.8 万元,为协会创收发展基金3 万元,施工人员平均每人创收5200 元,增加了德斯格图嘎查牧民人均纯收入767 元。

2007年该协会承揽两个苏木(镇)的50 处棚圈建设项目,打了45 座蒙古包地基等工程。协会创收达到22.75 万元,为协会创收发展基金4.095 万元,协会会员人均年增收6218 元,增加嘎查牧民人均纯收入800 元以上。

2008年承包牧区棚圈项目及牧户房屋改建工程多项,收入达20.4 万元,会员平均收入6320 元,全嘎查人均增收800 元以上。同时协会购置小型拖拉机4 台,固定资产达6.4 万元,协会积金达到6万多元。

2009年承包牧区棚圈项目及牧户房屋改建工程多项,收入达17.6 万元,会员平均收入8000 元,全嘎查人均增加收入800 元以上。协会固定资产达8 万元,协会积金达到10 万多元。

2010年承包了巴音塔拉镇和新宝拉格镇的合作社育肥基地项目工程4 处,收入达45.6 万元,会员平均收入13000 元,全嘎查人均增加收入1260元以上。协会固定资产达12 万元,协会积金达到12 万多元。

“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实行多年来,牧区的经营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针对经营体制上的新情况新问题,他积极进行联户经营的尝试,实行统分结合,推广联户经营的新机制。把具备条件的草场、设施、畜种集中经营,按照“统筹经营、公平利益”的原则,对8 个浩特28 户2.8 万亩草场集中联户经营,把17 户的76 人转移出去,进城从事第三产业和外出务工,增加了非牧业收入。

阿拉腾敖其尔嘎查长带领全嘎查牧民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使牧民的科学养畜观念得到进一步改变,畜牧业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使全嘎查牧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猜你喜欢
阿拉草场牧民
祁连草场
牧民的遗嘱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牧民歌唱冬奥会
新草场有多远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阿拉更爱雪中人
找阿拉
三个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