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家庭牧场建设

2013-03-23 01:54★王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奶农牧场种养

★王 薇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刚认为,家庭牧场作为家庭农场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也有利于鲜奶质量的保证,对于我国奶牛养殖业向规模化、科学化、现代化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1 家庭牧场优势多

家庭牧场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自主经营的奶牛养殖生产方式。现代家庭牧场的规模处于传统散养和规模化大中型牧场之间,原则上饲养规模为50~200 头,应具有全混合日粮饲喂、自动化挤奶设备等设施,能够满足奶牛自由饮水和分群饲养需求。家庭牧场具有管理成本低、经营灵活等优势。

2 加快发展家庭牧场

协调土地流转,加强政策引导。由政府流转土地或出台政策引导奶农承包用于养殖的土地,并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同时协调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作为抵押进行融资,推动家庭牧场的快速发展。

通过企业“孵化”,鼓励养殖户发展家庭牧场。鼓励乳企通过签订长期协议的方式,与奶农结成利益共同体,持续扶持奶农向家庭牧场模式发展,并不断降低家庭牧场的市场风险。

制定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对家庭牧场的选址、规划和建设给予有效指导。对申报拟建设的家庭牧场,按照“种养结合、适度规模、规范养殖、生态平衡”的原则,组织技术人员对家庭牧场的选址、规划和建设进行指导,将生态环保设施与家庭牧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防止盲目上马和低水平建设。

进一步丰富融资渠道、降低准入门槛。建立家庭牧场建设示范试验区,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优惠的土地流转政策和融资政策,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帮助养殖户解决融资问题。

通过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鼓励家庭牧场之间自发形成合作社,在技术培训、饲料供应、卫生管理、防疫治病、繁殖挤奶、经营销售等多方面实现统一服务,“抱团”发展。

通过“种养结合”解决饲料来源。在土地流转中,鼓励家庭牧场经营者不仅进行奶牛饲养,还进行饲草种植,种养结合,形成“畜牧养牛-有机肥料-绿色种植-优质粗饲料”的循环发展模式,降低饲草成本。

多方合作开展家庭牧场管理者培训,解决人才问题。各级政府与企业等多方合作,对家庭牧场管理者进行免费培训,或在各地政府已有的农民技能培训中,增加家庭牧场管理的内容,解决家庭牧场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当地政府向家庭牧场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组织经验丰富的奶牛养殖专家成立家庭牧场技术服务组,为家庭牧场提供动态的技术服务。鼓励农技服务机构研发适用于家庭牧场的机械化技术、饲养技术、繁育技术,以及计算机管理软件等,享受国家农机具补贴等财政补贴政策。

猜你喜欢
奶农牧场种养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海上牧场
抗议
叮当牧场
Gift Horse
海的牧场
欧盟补助28.1亿元给英国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