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壁内血肿 256 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3-03-24 02:07张兴雨王海波李岩锋张亚博
当代医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管壁后处理征象

张兴雨 王海波 李岩锋 张亚博

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IH)属心血管病急症,临床症状与主动脉夹层相似,有较高的危险性和致死率,及时、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256 层螺旋CT是当今最快的大范围扫描技术,图像分辨率高,后处理软件快捷、方便,能给临床提供清晰、立体、细腻的图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15 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 256 层螺旋CT的检查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 2011 年 3 月~2012 年 10 月经 256 层螺旋CT检查确诊的壁内血肿 15 例,男性 11 例,女性 4 例,年龄 51~78 岁,平均年龄 68 岁。病程 1 d~4 个月,10 例以急性胸背部疼痛就诊,5 例有急性胸背部疼痛史,疼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腹痛 3 例,4 例有胸闷、气短症状,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收缩压(178±24.5)mmHg,所有患者均行药物保守治疗,1 例 1 周后发展为典型主动脉夹层,行内置支架介入治疗。

1.2 检查方法

1.2.1 应用设备 所有检查都在 256 层CT(Brilliance iCT,philips Healzhcare,荷兰)上完成。所有原始图像均传至EBW工作站(Brilliance iCT,Philips Healthcare,Cleveland.OH)进行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包括VR、MPR、MIP等。

1.2.2 术前准备 患者仰卧位,头先进或足先进,首选右上肢静脉建立外周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监测心率。

1.2.3 扫描方法 使用philips 256 层螺旋CT机,球管转速 0.27 s/r,管电压 120~140 kV,800~1000 mas,扫描层厚 0.5 mm。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水平至近耻骨联合水平,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以 4.0~5.0 mL/s的流率注射碘对比剂(碘比乐 370 mgI/mL),注射总量 1.0~1.2.mL/kg,注射 50~60 mL生理盐水。采用人工智能触发技术(触发阈值设在 150 HU),扫描延迟平均时间约 5 s。扫描参数:准直(96~128 层)×0.625 mm,旋转时间 0.27 s/r,FOV平均(250.0±12.3)mm×(162.0±12.3)mm,范围 114~146 cm;矩阵 512×512,后门控检查,以 45%或 75% R-R间期为重建中心。

1.2.4 图像后处理 所有原始图像均传至EBW工作站(Brilliance iCT,Philips Healthcare,Cleveland.OH)进行后处理。图像后处理包括VR、MPR、MIP等。

1.2.5 图像分析 全部影像结果由 2 名具有心血管影像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协商一致。根据后处理得到的VR、MPR和MIP图像。

2 结果

按Stanford分型,本组 15 例中,A型 6 例,B型 9 例,CT表现:11 例主动脉壁呈环形增厚,厚度约 6~18 mm,CT值约 30~78 HU,4 例呈新月型增厚,CT直约 36~83 HU,内膜钙化斑块内移 12 例;穿透性溃疡 1 例,远离壁内血肿;内膜渗漏 3 例,1 例多处,2 例 1 处,病变累及腹腔动脉 2 例,累及肾动脉 4 例,髂动脉 1 例,心包积液 5 例,胸腔积液 9 例,动脉硬化 12 例;所有病例单纯内科保守治疗,1 例 1 周后复查发展为典型主动脉夹层,2 月后复查CT,血肿完全吸收 2 例,轻度吸收 8 例,未见明显变化 4 例。

3 讨论

3.1 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AIH)的CT诊断 主动脉壁内血肿(AIH)是指主动脉壁内出血导致血液在中膜内聚集形成血肿,没有内膜的撕裂和直接的血流交通[1-2]。CT血管成像直接征象:主动脉壁环形或新月形增厚,厚度≥5 mm,增厚主动脉壁无强化,与主动脉腔相比呈明显低密度。间接征象为:(1)钙化内移征象,即钙化位于血肿内侧壁;(2)穿透性溃疡,即由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所形成的龛影;(3)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性改变;(4)内膜渗漏:其发生机制可能是主动脉壁分离过程中导致了血管内膜的损伤,在内膜片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小的渗漏孔,增强时真腔内含对比剂的血液通过小的渗漏孔进入血肿(假腔)内,形成不规则性增强区。并发征象:心包积液、胸腔积液、AD和主动脉瘤等。上述征象结合临床胸背痛病史,即可明确诊断为AIH。

3.2 AIH的鉴别诊断 典型主动脉夹层可见真假腔及撕裂内膜片,鉴别较容易;内膜破口已封闭,或假腔已由血栓充填的慢性AD,密度欠均匀,内膜呈螺旋型剥离,AIH密度较均匀,AIH为环绕主动脉的管壁增厚;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管壁不均匀增厚,密度不均匀,管壁内缘不光滑,AIH内缘光滑,大动脉炎多数层节段性分布,且多累及分支,AIH钙化内移距离≥4.0 mm,主动脉粥样硬化的钙化一般无移位或轻微移位(<4.0 mm),动脉硬化极少累及升主动脉,AIH可累及主动脉的任何部位[3],AIH较容易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并发征象,单纯主动脉粥样硬化一般不会出现上述征象;AIH治疗后管壁厚度呈动态变化,粥样硬化所致的管壁增厚短期内一般无变化。附壁血栓密度多数不均匀,部分可见钙化,内缘不光滑,且与管壁明显不成一体。

3.3 256 层螺旋CT在AIH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56 层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有强大后处理功能,能够直观反映病变部位、范围及并发症,对临床上确定手术范围、治疗方案提供很大帮助。

[1]Chiles C,Carr JJ.Vascular diseases of the thorax:evaluation with multidetector CT[J].Radiol Clin North Am,2005,43(3):543-569.

[2]Eggebrecht H,Plicht B,Kahlert P,et al.Intramural hematoma and penetrating ulcer:indications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J].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9,38(6):659-665.

[3]Song JK.Diagnosis of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J].Heart,2004,90(4):368-371.

猜你喜欢
管壁后处理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非绝缘管壁电磁流量计的权重函数仿真分析
水辅助共注塑弯管壁厚的实验分析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管壁厚度对微挤出成型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