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实施效果分析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2013-03-27 21:45王丽娜
对外经贸 2013年9期
关键词:制造业

王丽娜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制造业回流是指跨国公司将制造业投资和生产能力从海外向国内转移的一种现象,它既包括将海外的工厂迁移回国,也包括在国内建设工厂,取代在海外建厂和采购的计划。在过去的100 多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制造业的领先者,制造业使美国保持了长期经济繁荣。然而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美国制造业受到严重挑战。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制造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由5%增加到15%。而且种类齐全,涵盖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重化工产品以及部分高科技产品。与中国相比,美国制造业在21 世纪最初10 年失去了约500万就业岗位。另外,近年来美国过度依赖金融、网络经济等虚拟经济,导致制造业萎缩。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提出了制造业回流计划,重塑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一、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政策内容

2009 年以来,奥巴马政府正值金融危机恢复期,提出了重振本土制造业,也被称为“再工业化”进程。美国政府先后推出《出口倍增计划》《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业伙伴(AMP)计划》等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在本国建厂,为制造业回流本土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奥巴马在近期发表的2013年国情咨文中,重申“要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使美国成为新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因此一些美国制造业企业纷纷回流。2012 年12 月苹果CEO 库克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将把一条Mac 生产线的制造业务移回美国。密歇根制造技术中心劳动经济学家Dan Luria 认为,苹果的这一计划可能会享受到税收减免和其他政策优惠。由于近年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制造业回归的呼声很高,苹果的做法也是回应为国内创造就业机会的政治压力。这是继惠普、乐金化学等企业之后,又一家在短期内计划在美国新设生产线的高新制造业巨头。

二、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原因

(一) 解决美国就业问题

在过去的50 年里,随着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和印度等国(地区)制造业的兴起,美国劳动力迅速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美国制造业岗位在1965—2000 年保持在1800 万个,但从2000 年开始制造业就业岗位急剧下降。2000—2007 年美国制造业流失了350 万个工作岗位,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又流失了230 万个工作岗位。根据纳斯达克(ADP,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Inc. 世界最大的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美就业报告,制造业在2013 年4 月下滑了10000个工作岗位,这是三个月以来制造业首次呈现下降趋势,也是2012 年9 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严重影响到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工人的生活水平。美国劳动力市场2013 年5 月增加了17.5 万的就业职位,但同时失业率上升至7.6%,显示有更多的美国人在寻找工作。美国政府已经将制造业作为解决就业和经济问题的措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预言,制造业回流将为美国在2020 年以前创造大约300 万个工作机会。

(二) 中美能源等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

2007 年我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外资企业税收成本提高,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土地价格飞速上涨,拉动了外商投资成本;石油和其他燃料价格以及运输成本相应上涨,反观美国却正在获得能源成本优势。美国政府降低美国制造业的税收负担,使临时减税永久化,实施节能方案,降低能源成本,鼓励创新和投资,促进技术的传播和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不仅使美国国内能源自给自足成为可能,或催生钢铁业新一波投资潮,尤其是将拉动石油和天然气用钢管产能的增加。从德克萨斯州到西维吉尼亚页岩层的开凿,不仅大幅提高美国天然气产量,使天然气价格过去2 年来锐减50%,更引发大量产业扩张计划,提振美国化工制造业,也让钢铁业者纷纷扩增投资,以善用当地低廉的天然气。据业内人士称全球使用天然气的企业可能受到吸引,将产能移到美国市场,届时钢铁需求与产能均将进一步提高,美国可能因此实现再工业化。美国政府为其制造业的复兴创造了条件,相对来说,美国再工业化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 减少对外贸易逆差,推动美国经济复苏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接近1.1 万亿美元,2012 年商品及服务贸易赤字总额达5347 亿美元。结构失衡是制约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美国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美国经济活力的源泉,制造业能够创造高技能的工作岗位,通过出口和吸引投资为国家带来财富,通过技术扩散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颁布新的制造业政策,加大制造业投资,例如,2012 年3 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10 亿美元,建立由15 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提振美国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减少美国对外贸易逆差。

(四) 保持制造业的全球领先优势,重塑美国国家竞争优势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依托科技创新实施工业转型与升级,确保美国在制造业的最高端和最高附加值领域拥有竞争优势和领导地位。近年来美国大量资本进入虚拟经济领域,造成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吸引制造业回流将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例,提高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保持其竞争优势,同时也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牵制,维护全球经济政治主导权。

三、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现状和效果

美国制造业回流涉及了家具、机械、金属制品、电脑电子产品、塑料和橡胶制品、电器设备、汽车制造业七个行业,其中汽车制造业的回流最显著。从区域看,我国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主要流出地。根据我国商务部最新数据统计,2013 年1—5 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451家,同比下降21.02%,美国对亚太和欧洲地区投资增速放缓,对北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 年和2011 年的制造业增长分别达到5.8%和4.3%。2007—2011 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1390 亿美元,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由6.7%下降到6.55%,降幅为0.15 个百分点;2011 年制造业对实际GDP 增长率(1.7%)的贡献份额为0.5,回复到2007 年(实际GDP 增长率为1.9%)0.47 的贡献份额,但比2010 年(实际GDP 增长率为3%)的1.23 的贡献份额有明显的下降。从出口情况看,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材料领域,制造业出口的增幅相对较慢。世界银行统计数据表明,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自2006 年开始逐年降低,由2006 年的30.06%下降到2010年的19.93%。

从结构上看,美国制造业结构并没有显著变化,支撑出口的新型先进制造产业并没形成规模。虽然美国福特、通用等公司逐渐将生产线转回国内,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美国制造业还难以与新兴经济体抗衡,考虑到劳动力成本、供应链和产业集群、市场容量等多种因素,多数已转移到海外的部分高端制造业也很难形成回流态势。例如,中美之间在产业链上的分工是中国具有劳动力优势,美国有技术优势,美国的劳动力短期内不可能比中国便宜。以2001—2011 年为例,虽然中美之间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彻底缩小差距仍需要数十年时间。以目前的市场汇率计算,2001 年中国工人工资仅相当于同期美国工人工资的4%;到2011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4%,而且10 个百分点的涨幅中有3 个来自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在增加就业方面,目前制造业对创造就业的作用比较微弱。除了农业、教育和医疗服务业等少数领域增加了就业岗位外,建筑业和制造业新增就业岗位相当有限。2010 年1 月到2013 年1 月,美国仅创造50 万个制造业的岗位。在制造业领域,高收入管理职位及低工资服务业职位数量在增长,相反中等的白领和蓝领岗位在减少。从目前来看,即使美国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全面复苏,也很难大幅促进就业增长。总体上看美国就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比较缓慢的。

四、美国制造业回流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 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增加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压力,影响我国就业

出口倍增计划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奥巴马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提高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措施,必然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构成挑战。在重振制造业的过程中,美国频繁采取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我国出口产业造成较大冲击。近年来,美国先后对我国出口的钢铁、轮胎、风电设备、光伏组件、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发起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战略下,双方在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装备制造业等领域的贸易摩擦会增加。另外美国制造业回流本土会减少中国的就业岗位,产生一定的替代效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处于紧缩的状态,2013 年前5 个月以来,制造业的岗位处于减少状态,导致我国约有4 万人失去了劳动岗位,因此美国制造业回流本土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二) 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装备制造业回流的实质是发展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高端先进制造业,打造新的竞争优势。2012 年8 月6 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俄亥俄州杨斯顿建立一所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研发3D 打印技术。因此本次美国制造业回流与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3D 打印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美国占据产业链高端,控制先进技术,对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一直持保守态度。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后,对本国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会继续采用更严厉的保护措施,以保持其优势地位。这会延缓我国产业升级,同时使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控制先进技术与后起的东南亚、非洲国家低成本生产优势的双重打击。

五、我国面对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应对策略

美国制造业回流对我国企业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广泛思考。我国制造业企业应该认清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并针对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采取一系列应对美国保护本土制造业的措施。在政策方面我国应该继续扶持核心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以及幼稚产业要通过关税和补贴等措施进行扶持,同时保护国内制造资源。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当学习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为先进制造业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尤其是加大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航天飞行器技术的研发力度。发挥企业、政府、工会、贸易协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协同效应,使之共同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应该向创新型方向发展,形成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同时还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创新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市场方面,开拓多元化市场的同时,要激发国内需求,巨大的国内市场将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同时要完善我国基础设施并营造高效的投资软环境,吸引国外高端制造业来华投资。人才方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资,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来我国发展,避免人才流失。

[1]米建国,陈强. 美国制造业“回巢”的原因及其影响[J].发展研究,2012(12) :5 -7.

[2]彭银. 浅析美国制造业回流给中国制造业的启示[J].经济观点,2012(4) :58 -59.

[3]罗文,李燕. 如何看待“美国制造回归”? ——兼评美国“再工业化”战略[J]. 海外瞭望,2012(3) : 45-46.

[4]徐涵.IT 制造业现新趋势苹果部分生产线搬回美国[J].IT 时代周刊,2012(24) :58.

[5]梅新育.“中国制造”回流美国力度有多大?[J].社会观察,2011(11) :61.

猜你喜欢
制造业
浅谈汽车制造业与航空制造业的异同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