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减”中求“变”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解开中国经济“谜团”

2013-03-28 02:05黄昭勇李鹤鸣
祖国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陆转型经济

黄昭勇 李鹤鸣

没有比出身发改委的经济学家更能精准诠释中国经济,因为他们就是决策核心,而不是旁观者、分析者。

从江浙特别是温州地区的民间借贷,到鄂尔多斯的房地产泡沫;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到各大银行的贷款荒;从钢贸行业的信贷风险,到外贸行业的订单不足……经历2012年的经济调整,中国经济虽然保持了7%以上的高度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风险也在逐渐暴露。如何从经济的大困局中突围,进而找到新的发展机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将怎样应对2013年,中国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可能进行怎样的调整,是广大民众关切的热点话题。

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是中国国务院智囊,有“小国务院”之称,向来是政策研究与制定的重要先期机构。2012年新任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的张燕生,曾参与中国大陆七五、八五重点规划,以及十五到十二五计划中,有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课题,专长研究国际经济与国际金融。

没有比出身发改委的经济学家更能精准诠释中国经济,因为他们就是决策核心,而不是旁观者、分析者。

近期,记者采访了这位正在参与规划中国大陆经济的政策规划者,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听他诠释对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及金融政策预判的最新论断。

张燕生说:“十八大对中国大陆的意义是,确认未来三十年发展的大方向。最重要的就是,避免不遗余力、不惜代价的翻番,避免重回追求经济成长(GDP)导向。从2012年的经济形势中也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经济下行可能还在“山腰”

张燕生认为,宏观经济经历前30年的高速增长后,其增长模式必须调整变革。2008年金融危机后,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下山”过程中,但目前经济调整下山时间还不够,可能还处于“山腰”阶段。

他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今年放缓至3.3%,是这场危机以来最低的水平。危机过去四五年了,为什么全球经济仍然在谷底徘徊?众所期待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不是比我们想像得还要遥远?这场危机的影响还要多长时间?

“我是一个喜欢爬山的人,爬山的人都知道上山需要多长时间,下山就需要多长时间。”张燕生以爬山为喻,“如果经济高速增长这个山上去我们花了10多年,下来我们可能也需要至少10年。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这场危机不但远远没有过去,可能我们现在下山还只下到山腰,国际环境的曲折、复杂可能比我们期待的时间要长。”

但是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张燕生表示,中国大陆的减速已成为定局。

第一定局是GDP减速。

大陆今后潜在的GDP成长率会是7%到8%,这与2012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的7.5%,国际货币基金(IMF)最新预测的7.8%,发改委主任张平说的7.5%相当,可见今年中国经济成长正好是在潜在区间,这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恐惧的。

第二个定局是外贸减速。

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成长,将从过去的年增20%降到个位数。

全球经济不好,中国外贸再好就有问题。国际经济学家多担心,出口下降会让中国GDP降很大?这是因为当前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来没有建构在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供应链、产业增加值的概念。

传统经济学计算外贸对GDP的贡献是用出口减去进口,光用净值无法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如果是计算增加值的话,外贸对大陆经济的影响没有那么大。

第三定局是东部的经济成长减速。

大陆东部沿海过去十年高速增长的房地产、建筑、重化工业,因为大量投资形成巨大的产能,在全球去杠杆、去泡沫的当下,大陆的经济增长要调整,这些产能更需要调整,因此让东部减速没什么不好。

十八大,是面对大陆未来经济、政治发展三十年的一个转折点。

未来30年需高标准市场经济规则

中国经济经历了3个10年,首个10年是20世纪80到90年代,标志是制造业腾飞;第二个10年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新世纪之初,标志是中国加入WTO,开启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时代;第三个10年起于2003年,标志是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推动中国经济进入长周期繁荣。

即将到来的2013年,将是下一个10年的开始,随着房地产投资的回落和W TO红利释放逐渐萎缩,中国进入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经济走向哪里?企业发展如何顺应形势变化?国内居民如何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新的10年周期即将开始,就是为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未来走势的研判,传播金融理财知识。

张燕生表示,过去的10年是全球泡沫、全球非理性繁荣的10年,很难在全球范围内继续下去。对我们来讲,明年外部环境仍然是严峻的。他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到了一个坎。未来30年想继续发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收入国家,需要高标准的市场经济规则。”

张燕生判断,2012年至2013年的外贸增速也将从过去20%以上下降到个位数,这将成为常态;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减速也成为定局,即使采取更加激进的招商引资策略,即使启动更大规模的投资刺激,也只可能延缓减速进程,不可能改变趋势。“东部减速反映我们前30年东部发展的模式恐怕要告一段落,大珠三角地区要想重新赢得全国、全球新经济增长极和增长最快地区的这个业绩,必须要探索新的增长方式。”张燕生说,“但从2012年的经济形势中也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张燕生说:“未来30年我们能不能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中创造出新的奇迹,新的奇迹所支撑的体制、机制是什么,战略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未来需要解释的。习近平总书记前段时间视察珠三角地区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习总书记之所以首先来到广东,就是因为前30年改革开放中广东创造了奇迹,习总书记广东调研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这个形势下,能够更加重视我们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加重视全面的深化改革,以及更加重视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探索。”

张燕生表示,“我们不但眼睛要看短期的稳定增长,更要看到中期的结构调整和长期的体制改革。”

而对于代表经济发展的银行业来说,张燕生指出,银行业的真正挑战是未来的10年。张燕生说,“今天世界前10大银行中国有3家,那么10年后会更多还是更少?上世纪80-90年代,世界前10大银行都是日本银行,而今天日本银行集体消失了。”

张燕生说:“我一直在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不努力地改革开放、不努力地调结构、不努力地有所作为的话,未来的4-5年,我们是否有可能遇到一个前30年都没有遇到过的一次大的动荡和冲击?如果出现了,银行家怎么才能够在这个大动荡中间胜出,什么样的银行能胜出?”

他认为,只要坚守为实业服务、坚守高成长行业、坚守有强大需求拉动的成长行业,无论内部冲击还是外部冲击,中国的银行和企业都可以在大周期的淘汰过程中胜出。

不应浪费这场危机

2012年9月5日公布批复总投资规模逾7000亿元的25个城轨规划和项目后,9月6日再次公布批复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发改委在两天内集中公布批复的这些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市场人士称,此举是刺激经济回暖的稳增长措施之一。

谈及此处是,张燕生表示,这是正常的规划批复,但被过度炒作。其实即使不采取经济刺激措施,2012年我国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也不是大问题。即使GDP增速降至7%,我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不应对经济形势过分悲观。“在目前全球经济陷入危机的背景下,我国GDP增速‘破8%并不可怕。当前正是加快结构优化、模式转换的最佳时机,不应该浪费这场危机。”张燕生说。

张燕生认为,前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先试点、后推广,但是未来三十年我国经济不能再"摸石头过河",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亟待转型。"完成这个转型我们只需五年左右时间。也就是说,未来五年我国的GDP增速都会在8%上下波动,但是会持续提高增长潜力。"

张燕生强调,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必须摆脱"出口依赖"。他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美、日、欧有"三缺":缺需求、缺信心、缺办法,而我国也是"三缺":缺订单、缺工人、缺技术。

预计未来美、日、欧的经济复苏将依靠出口,如果我国经济转型仍旧依赖加大出口,肯定会造成全球贸易战,我国难以从中受益。

以我国出口总量中占比较大的纺织出口业为例,当前纺织出口业除了面临订单减少问题,原材料成本过高也是制约企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半年由于我国棉价显著高于国外,或影响今年纺织业出口创汇金额缩水1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棉花305万吨,同比增长了130%。进口棉花价格为3000元/吨至4000元/吨,而我国棉价在8000元/吨左右,比国际棉价高出一倍多。因此,他认为相关部门在保护棉农利益的同时,应考虑纺织企业利益。无论是提高出口退税率还是加快退税速度,都只是短期刺激方案,无法根本解决当前困扰纺织企业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

张燕生指出,解决上述结构性问题、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力促经济稳增长等,必须加大减税力度。“即使宏观经济形势不好,中央财政收入始终增长很快。然而,钱放在哪里更有效率?我们认为钱放在企业和老百姓手中,比放在政府公共部门更有效率。”他直言,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转型非常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减税力度,企业才能轻装上阵,而企业的转型对长期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有好处。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必须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在谈到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实现的时候,张燕生指出,我国经济如果转向以内需为主导,并增强内生性潜在经济增长动力,就必须减少外贸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当前中国外贸依存度是50%,而美国和日本是20%。我国减少外贸依存度低,一方面可以做大分母,即增加GDP;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分子,可通过全球投资、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全球服务等方式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要把分母做大、分子国际化,要转变发展方式,如果还想再走外向型模式、不惜代价招商引资,只能是死路一条。

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必须转变,从招商引资、崇尚出口,引导回到至少是中性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需要加快中部崛起,由于以往我国的资源、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未来资源应更多积聚到中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崛起不能再依靠优惠政策,而应依靠潜在的、巨大的国内需求。

从居民消费层面来看,应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未来要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并参与我国经济增速快速发展的成果。13亿人口的消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产业,甚至是国民经济都十分可观。

中国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

面对为什么大陆人恐惧经济减速?又要呼吁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的疑问。张燕生说:“难道又要速度上去,结构下来?2012年的经济是一个很困难的局面,中国大陆GDP前9个月破8%,更让中国经济泡沫论甚嚣尘上。有一种说法,大陆的经济成长不能低于8%,否则会失业大增,社会不稳,因此GDP要持续高速。”

但真是这样吗?对此张燕生说:“今年中国经济减速。但前九个月城镇的新增就业是1024万人,比过去五年年均创造的就业还多。新增就业明显好于GDP年均增长高达11.2%的“十一五”期间,这意味着2012年作为经济转折关键年将从速度走向质量发展。为什么?道理很简单,经济减速了,制造业就业增加得不多,但服务业的就业增加很多,中西部地区和新兴产业的就业增加很多。”他表示,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收入增长以及城乡、区域差异的减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而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是12.4%,均高于GDP增速。这组说明民生明显改善,而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大陆前九个月GDP的成长是7.7%,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扣掉通膨影响)的成长是9.8%,明显高于GDP两个百分点;农村的人均现金收入成长是12.3%,不但高于GDP、还高于城市人收入,这说明经济减速,但民生得到改善和保障。

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件事,2012年前九个月,大陆经济的总量大幅减速,但结构优化、就业增加、民生改善、城乡和中西部区域大幅增长。所有的数据都向好的方向转变,那经济减速有什么关系呢?

他还表示,可以看到8月份开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和人民币贷款增速都在明显增,因此对今年经济增长态势比较乐观。而中长期上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从90年代的9%及2000年以后的10%,下调为7-8%。

不光中国在谋求经济转型。张燕生认为目前全球的经济先行指标普遍偏慢,说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是短期通过量化宽松来刺激需求,长期是通过再工业化推动结构调整。全球都不想浪费这场经济危机,用这场危机来调整我们的竞争力模式。

2012年末,各种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向好。2013年,中国经济是延续现在的增长势头还是存在潜在风险?监管层又将采取什么样的宏观政策保证中国经济“有质量的增长”?城镇化能否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驾马车”?

对于这些问题,展望2013,张燕生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指出,尽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但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能达到8%以上。“2012年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速较过去显著放缓,然而全国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24万人,预计全年总数将突破1300万人。”张燕生说,这是个“新迹象”,表明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服务业明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加大。

此外,张燕生还指出。虽然今年GDP减速,但城乡老百姓的实际收入的增长明显高于GDP的增速,而且是农村高于城市,如果这种趋势没有发展改变,明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将会增加。

他认为,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但现在还面临很多问题。如果改革得当,中国明年的经济增速依然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大陆转型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IQ大陆
转型
北方大陆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冰之大陆
沣芝转型记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