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

2013-03-30 01:37戴瑾
河北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头颅脑电图脑炎

戴瑾

病毒性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引发的临床常见疾病,又名“无菌性脑炎”,多发于儿童,可侵犯脑实质,危重症患者呈现进行性,易留下后遗症甚至致死[1]。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除临床症状、体征、CT、脑脊液检查等外,脑电图(EEG)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但目前脑电图的诊断标准尚无定论[2]。本文选取我院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检测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来源我院2012年1月至10月儿科病例,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3.38 ±0.17)岁;病程1 ~10 d,平均(3.28 ±1.52)d。具有发热,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嗜睡,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异常等作为临床诊断标准。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等因其他病原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脑脊液、头颅 CT和脑电图检查。

1.2.1 脑脊液检查[3]:穿刺后观察患儿脑脊液压力,抽取脑脊液并进行白细胞、蛋白等的检测,如发现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偏高,液体基本清亮或略显混浊,蛋白正常或略有升高,白细胞数正常或略有升高且以淋巴细胞为主,视为脑脊液检查阳性。

1.2.2 头颅CT检查[4]:有脑水肿和低密度征,脑内有出血性改变等CT结果,视为异常。异常根据程度分为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轻度异常,CT平扫时可见低密度病灶,区域边界不清;中度异常,合并脑水肿及出血性改变,脑室有轻度扩张,增强扫描时可见脑膜或试管膜下出现明显强化改变;重度异常,脑室扩大,出现脑实质受压。

1.2.3 脑电图检查:采用上海诺诚NATION6128WH16导电生理记录仪,高频滤过70 Hz,时间常数0.3。使用银盘状电极,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进行参考导联,双极导联描记0.5~1 h。对合作儿童采用清醒、安静、闭目状态进行脑电图检查,对不合作儿童和婴幼儿采用剥夺睡眠或口服水合氯醛诱导睡眠。脑电图诊断结果包括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5]。轻度异常:α和β波不稳定、不规则,调幅不良,额、顶区域每秒中有6~7次明显的θ活动,α波两侧对称部位的波幅有明显偏差,且在20%以上;中度异常,α波频率减慢或部分消失,可见中等波幅的δ波成串出现,有节律,每秒约有3次左右,可见孤立性的特殊性病理波,当过度换气时δ波波幅明显增高;重度异常,基本频率高度减慢甚至完全消失,δ波成为主调节律,频率和波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有失律性,在某些诱发条件下有特殊发作波且呈长程出现,病理性电静息状态。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对症支持治疗:脱水、降温、抗惊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病毒应用更昔洛韦进行临床治疗,每次用量5~10 mg/kg,每12小时1次,连续治疗7~10 d。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电图与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病毒学检测48例患儿均可见病毒感染。脑电图组异常检出率(91.67%)明显高于脑脊液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脑电图与头颅CT检测 脑电图组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头颅CT组(P<0.01),除轻度异常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中度异常率和重度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2 脑电图与头颅CT检测异常情况比较n=48,例(%)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在我国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由于病毒直接侵犯患儿中枢神经,甚至累及脑实质,病灶范围可广泛包含大脑、小脑及脑干,极易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而成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点课题之一[6,7]。目前临床对病毒性脑炎的检测有多种手段,除对照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外,脑脊液穿刺检查、头颅影像学扫描、脑电图等均为辅助检查方法[8],但目前各类辅助手段的检测效果尚不明确,影响临床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脑脊液抽取后行病毒学检测,确认脑脊液中是否存在致病病毒是最好的检验方法,但由于病毒学检测需要各类生物培养,应用大量时间,费用也高,因而不适用于临床的及时诊断与报告。脑脊液常规穿刺检查主要通过对压力、液体色态、白细胞含量等作为主要指标,但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数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压力可能正常或偏高、液体可能清亮或微有混浊,相关指标不具有特异性,因而无法作为临床诊断的明确方法。在本组研究中,采用脑脊液常规检测的异常率仅达56.25%,远远不足脑电图的异常检出率。还有,脑脊液检测需通过穿刺实现对患儿有创,同时也可能因为穿刺无菌操作、伤口保护等的护理不当而引发其他并发症。

头颅CT是临床检查脑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通过脑内组织发生结构、性质、大小等改变来评价病情,因此,头颅CT对病毒性脑炎发展至严重期、患儿脑内有明显的实质性病变、出血、血肿、脑室增大等有明确的显现,但对一些尚未累及脑内组织病变的患儿检出效果不理想。在本组中,48例患儿行头颅CT的异常检出率仅29.17%,远远不足脑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另外,CT检出的中度、重度异常率明显低于脑电图检出的结果,说明脑电图可更早的发现病情的发生及进展,更准确的评价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

脑电图是大脑功能异常情况及时反映的常用临床指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安全性,且监测快捷、操作方便。由于脑电图是根据大脑皮层内神经元的生物电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图形符号,而神经元的活动又能直接的反应大脑的异常性,因而脑电图在反应脑内病变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本组中,脑电图对患儿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脑异常筛查率最高,可见其临床诊断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脑电图的检测重点在于脑内神经活动异常,因而更适用于大面积的脑内病变筛查,患儿脑炎是否因病毒引起的,仍需通过脑脊液化验结果来明确。因而,应注意综合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等各类临床检测手段,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脑电图有助于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诊断和治疗,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遗症,同时可作为随访,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1 张军利,田莹.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9-180.

2 杨映红,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6-118.

3 钟元枝,罗荣,樊爱军,等.辅助检查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广东医学,2012,33:830-832.

4 黄桂秀,杨世平.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及对比.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8-49.

5 刘世玲,病毒性脑炎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照分析.当代医学,2011,17:60-62.

6 陈旭艳,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42-544.

7 张爱娇,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应用.中国健康月刊,2011,30:316-317.

8 班亮阶,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分析.右江医学,2011,39:779-780.

猜你喜欢
头颅脑电图脑炎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油菜花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嵇康·绝响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会说话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