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2013-03-30 01:37杨长恩
河北医药 2013年12期
关键词:花素灯盏神经功能

杨长恩

脑梗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类型,系神经内科一种的常见疾病,其是严重危害当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梗塞患者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局部形成血栓、脑动脉血管内膜损伤等导致动脉管腔阻塞或者狭窄,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甚至坏死,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病[1,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0例,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血液流变性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8±7)岁。全部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脑梗死中诊断标准[3],且经头颅MRI或者CT检查确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2组在年龄、性别比、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血糖及血压调控、颅内压降低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15 ml灯盏花素注射液(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942),加入500 ml 10%葡萄糖溶液中静注,1次/d;100 μg前列地尔(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4565),加入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注,1次/d。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0 d。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4]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值。

1.3 评价标准 采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 ~100%,病残程度0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 ~90%,病残程度1~3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 ~45%,病残程度4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病残程度5级。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n=80,分,±s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n=80,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

2.2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指标值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指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

2.3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2.50%,对照组为68.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80,例(%)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病因为血液、血管、血液动力学异常而导致大脑动脉堵塞和狭窄。一旦脑动脉堵塞,供血处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脑细胞进而快速出现“电化学链式瀑布样”反应,引起一系列与损伤有关细胞兴奋性信号通路耦联,且兴奋性氨基酸、Ca2+、炎性介质、自由基等互相促进,导致恶性循环,让可逆性急性损伤向不可逆方向改变[5],故给临床上脑梗死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灯盏花素注射液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灯盏花的提取物灯盏花素,其加工精制后成为中药注射液,系临床上心脑血管科室的常规处方药,主要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及脑出血、脑血栓等疾病后遗症。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系前列腺素E1,其为一种血管的活性药,在临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疾病。前列地尔能够通过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提高血管平滑肌内环磷酸腺苷水平,从而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可特异性作用在脑缺血处,使病变后狭窄血管显著扩张,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指标值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患(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2.50%,对照组患者为68.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徐永红,周红霞.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2,34:1854-1855.

2 陶红.依达拉奉、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2,34:1482-1483.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

5 Barone FC,Ohlstein EH,Hunter AJ,et al.Selective antagonism of endothelin-A-receptors improves outcome in both head trauma and focal stroke in rat.Cardiovase Pharmacol,2000,36:5357.

6 刘洁,郭莉莉,代洪辉,等.前列地尔与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外伤性眼底缺血性病变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5.

猜你喜欢
花素灯盏神经功能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黑暗中的灯盏
灯盏花素分散片溶出度检测方法的改进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芒柄花素的现代研究进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制剂新技术在灯盏花素研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