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激发试验室护理工作实践体会

2013-03-31 14:42彭东风杨晓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人员患儿

李 芳,彭东风,杨晓莉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

激发试验是诊断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的常用临床试验[1-2]。但此试验过程较麻烦,需多次采血,同时外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测定结果的不稳定[3]。如何保障儿童激发试验安全有序开展,是医院管理面临的课题。我院为保障激发试验顺利完成,相关临床、护理科室与后勤等多个相关部门互相协作,于2009年成立儿童激发试验室。根据需要改善了环境和设施,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护理手段,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并有效地促进了儿童内分泌科的发展。

1 激发实验室建设

1.1 合理配备人员,明确责任分工 实验室配备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2名。副主任医师主要负责检查报告的总结、分析和治疗;主治医师负责询问病史、填写资料;护理人员负责预约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资料归档以及激发试验的护理工作。

1.2 改善检查环境,减轻心理压力 患儿及家长面对医院的陌生环境、设施和各项治疗、检查,都是一种负性生活实践,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4]。因此,为需做激发试验的儿童及家长提供一个舒适的检查环境至关重要。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温馨的检查环境。儿童激发试验室设立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多媒体健康教育室、检查室等。

1.3 改造室内设施,营造温馨环境 室内安装空调调节室温,全天冷热水供应,设男、女卫生间。检查室内病床之间安装隔帘,以保护患儿隐私。床单、被套改变以往一律白色,采用花格或动漫图案基调,使患儿消除对医院白色的恐惧感。

1.4 改变着装色调,拉近护患距离 以往护士的着装是白色的工作服,患儿一进医院就感到紧张,有的患儿只要看见护士就哭闹,以致护士接近患儿困难。因此,护理人员统一着花格工作服,经改进服装后,患儿对护士的惧怕感消失,缩短了护患的距离。

2 护理方法

2.1 正确引导患儿,积极配合检查 患儿是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检查时多存在恐惧心理,哭闹、不配合。为顺利完成检查,以往护士与家长多采用哄骗的方法,但效果不太理想。根据这一情况,开展健康教育,正确引导患儿,使他们积极配合检查。检查前,患儿家长在多媒体健康教育室观看有详细解说检查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儿童内分泌科的人员配备和技术力量的录像。这样,患儿家长就可以了解检查的基本情况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做好心理准备。

2.2 针对不同患儿,采取心理护理 护士接待患儿后,主动介绍自己,亲切询问患儿的乳名、年龄、学校或幼儿园名称等患儿熟悉的事情,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查前说服工作。学龄前期儿童心理特点是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5]。因此,检查时护士与患儿要主动沟通,积极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建立完成检查的目标感。学龄期儿童还有迫切地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乐趣的心理特点[5]。因此,护士应与患儿主动沟通,让他们了解并参与整个检查的各个环节,并适时加以鼓励与赞扬。

2.3 实施护理干预,减轻不良反应 针对生长激素试验过程中常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出冷汗、头晕等不良反应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采取平卧位、配合热敷腹部;整个过程可饮开水,但不能喝饮料和进食。及时为患儿更换汗湿的衣服,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等变化,并备好抢救药械,防止意外发生;同时,采取互动玩具、阅读干预等方式分散患儿对操作性疼痛的注意力[5-6]。经过护理干预有效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3 体会

应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服务礼仪和护理专科培训。利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护患关系礼仪规范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制定规范的标准。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掌握沟通技能,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由于儿童激发试验过程复杂,对采血时间的准确性要求极高,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不良反应,对此项操作的专科人员要求较高。因此,科室定期组织医师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护士长对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进行考核,选取责任心强、操作熟练的护理人员承担此项工作,保证患儿的安全。

与医院多部门协作尤为重要,通过多部门协作,创造有利于患儿的硬、软件设施,确保儿童激发试验工作的顺利完成。护士长积极向分管领导汇报,召开多部门协调会,向总务、设备等部门负责人讲解儿童激发试验室环境、设施配备的必要性及要求;加强与后勤部门维修人员的联系,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宣传部门合作,制作宣传教育手册、图片等健康教育资料。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428-430.

[2]屠凤娟,丁杰锋,刘琦.性激素激发试验在女性性早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2007,22(1):30-33.

[3]曾畿生,王德芬.现代儿科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3-59.

[4]刘芩,汪昌玉,宋道岚,等.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91-94.

[5]Kleiber C,McCarthy AM.Evaluating instruments for a stud on children’s responses to a painful procedure when parents are distraction coaches[J]. J Pediatr Nurs.2006,21(2):99-107.

[6]冷选英,易斌,孙小清.病人(患者)的阅读心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39-41.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人员患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