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2013-03-31 14:4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肿瘤学肉瘤恶性

徐 勤(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乳腺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

徐 勤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乳腺肿瘤;间质肉瘤;化疗

乳腺间质肉瘤(Stroml sarcoma of breast,SSB)是发生于乳腺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国内文献报告颇为少见,我院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60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0年,增长速度加快5个月于2011-11-11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双乳不对称,左乳外上象限距乳晕边缘3cm处可触及一约4cm×5cm大小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差,无压痛。无乳头内陷,无乳头溢液。胸部CT示: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见软组织肿块影,呈分叶状,边缘清晰,可见完整包膜,与周围界线清晰,内部密度欠均匀,病灶内侧见点状及条状钙化影;双肺小结节影,结节呈分叶状,见毛刺征;双侧腋窝内见肿大淋巴结影。强化扫描左侧乳腺及右肺上叶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以周边强化为主,腋窝淋巴结见轻度强化。于2011-11-14在我院肿瘤外科行左乳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瘤约6cm×5cm×3c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质硬。

2 病理检查

切除肿瘤,术中送冰冻病理,结果示:左乳肉瘤可能性大,待除外淋巴瘤。术后病理回报:(左)乳恶性间叶性肿瘤,组织内可见多量、多核巨细胞及瘤巨细胞弥漫浸润,灶状区域间质略呈车辐状。考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行左乳改良根治术后未见癌残留,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2)。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会诊,考虑诊断乳腺间质肉瘤,主要为组织巨细胞肉瘤形态。

3 讨论

乳腺间质肉瘤是由纯间叶成分构成,缺乏上皮成分,组织细胞病理学不能明确细胞来源,排除所有可辨认的乳腺肉瘤。SSB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1%,多发生于女性, 男性罕见。发病年龄比乳腺癌早,多在30-40岁之间。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好发于中老年肢体的软组织内,发生于乳腺组织者少见。肿瘤大体常呈孤立性或多结节状,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直径为1.5-20.0cm,较大的肿瘤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关于MFH的组织发生、组成肿瘤的成分及各细胞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因为MFH的组织学改变常呈多样化,瘤细胞具有这种多向分化能力,使MFH具有复杂多样的细胞成分。根据其主要特征可分为5型:车辐状多形性型、黏液样型、黄色瘤炎症型、巨细胞型和血管瘤样型。其主要成分是成纤维细胞,伴有数目不等的单核和多核巨细胞、黄色瘤细胞、未分化原始间充质细胞和各种炎症细胞[1]。MFH的细胞形态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通常是经过术后病理检查才诊断为本病,所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在病理诊断上需注意与梭形细胞瘤、黏液脂肪肉瘤等鉴别。

MFH的恶性程度高,其预后与治疗方法、部位和组织亚型有关,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根治性切除和截肢术,宜广泛切除。单纯局部切除后,局部复发率高达80%-100%,术后辅以化疗和(或)放疗,可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2]。目前,大部分人认为MFH对放疗敏感性欠佳,而余子豪的研究报道认为加用术后放疗可降低5年复发率为21%-25%。术后配合化疗则是公认的制止复发、减少转移率的选择,常用的标准化疗方案为CYVADIC:VCR+ADM+DTIC+CTX,对避免远处转移、延长生存期和提高局部控制率有一定的疗效[3]。美国国立癌症中心(NCI)曾报道,可选大剂量ADM(50mg/ m2)+IFO(1.0g/m2d1-4)的静脉内化疗。本病为高度恶性,预后差,转移出现较早,大部分为肺转移(80%),其次为淋巴结转移(10%)和肝转移、骨转移,5年生存率极低。

[1]刘志红,蔡杰,陈森林.乳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免疫组化研究(附8例报告)[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5,8(3):180-181.

[2]余子豪.软组织肉瘤的放射治疗[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3,8(1):8.

[3]汤钊.现代肿瘤学[M].第二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1356-1357.

R737.9

B

1004-6879(2013)06-0526-02

2013-07-03)

猜你喜欢
肿瘤学肉瘤恶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