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2013-04-01 07:39姚丽慧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6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层面资产

姚丽慧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关系到企业经营总收益。固定资产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对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主要涉及采购、使用、维护、损毁、报废等各个环节。

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

全周期成本管理,即:Life Cycle Cost(LCC),是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资产生命周期在LCC 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是对理论的实践和应用。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统计范围是从立项开始,到固定资产损毁报废,对所有资产环节中消耗的资源用数字金额的方式予以统计累加,以此为依据来判断、选择和优化固定资产的使用,选择出一种最有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方案,以达到节约成本,扩大收益的效果。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中完整的流程包含三个方面,即基础层面、支持层面和决策层面。这三个层面从固定资产的采购到报废,从项目管理到成本收集,最终通过分析对决策者选择最优化的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基础层面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实际的采购、投入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的实际管理;支持层面包含了很多专业性强的工作,固定资产投入项目立项的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是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理论提升;决策层面就是对之前所有的管理环节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对是否继续某项目,是否开展新项目,是否终止现有项目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企业在现阶段,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日益增加。对于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预算往往在采购方面下功夫,忽略了对长期成本的预算。长期成本包括固定资产在投入时候后的一系列使用,管理直到生命周期末端环节而产生的成本,这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另外,企业在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缺乏有效地投资回报分析,对于固定资产的维护停留在修理的意识层面,而缺乏在保修期内进行合理保养的意识,使生产设备的维修成本增加。对于非生产性质的固定资产,缺乏专业量化标准,造成在采购或使用阶段的管理缺失。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对固定资产设备操作的了解,导致了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缩短的情况。

在经过基础层、支持层的阶段之后,对固定资产效用的评估缺乏应有的判断,对相关数据缺乏应有的统计和存储,使得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不到位,难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三、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以固定资产为管理对象,将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立项安排到设备采购、安装使用、管理维护、损耗报废一系列的过程通通纳入管理的范围,将资产管理的目的和组织方法手段完全结合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固定资产的全程控制,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分析判断有利于优化整个企业成本利润的结构。

(一)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统一配合

要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就必不可少。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整个企业各部门,如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和市场部门等多个部门的统一配合,使固定资产全周期管理成为一个系统的、有机的运行整体。比如:财务部门要全程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组织好固定财产采购计划的财务账目审核工作,并进行相关的成本分析,对已购的固定资产损耗情况及时录入折旧,对报废的固定资产做好固定资产清理工作。

(二)优化流程管理

在采购阶段,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要符合企业整体的预算计划,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购入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重点环节——使用阶段,进行详细的规划。在固定资产采购完成后,对其数量、名称、型号等规格与实物做好排查和验收工作,符合采购计划标准的予以及时入账。同时对资产实物要进行标准化管理,可以在资产实物上张贴条形码,将条形码计入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这样可以及时对各个固定资产的情况做到实时监控。使用中,也要实施动态化管理,对于资产的入库、租借、使用等各种情况做到电子化动态管理。加强对使用阶段工作人员的专业培养,减少固定资产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损耗。最后,在资产报废阶段,要依据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实现的情况,由专业人士对资产是否进入报废流程做出经济性评估,对于可再次利用的部分进行资产回收,发挥固定资产的再利用价值。

(三)量化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固定资产从购入到报废的成本控制管理,因此,管理中的重点是对固定资产各个环节的情况进行数据量化分析。怎样把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损耗量转化成合理的数据是解决全生命周期内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的根本。量化过程包括对固定资产各阶段的分析,如前期投入、采购分析、使用分析、增减值分析和报废分析等等。在企业整体投资预算和需求的基础上,及时的量化有利于及时盘活库存,减少资产重置率,从根本上减少损耗浪费,也就是在实质上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决策层面的管理

决策者通过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情况分析,及时修改不合理的资产购入计划,减少不合理资产成本投入,通过对各环节的数据结果的分析,作出促进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的决策。

四、结语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这种管理方法体现的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管理过程。现代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为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发挥企业资产的产出能力作出贡献。

[1]花军岭.构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09).

[2]戴弋,武刚尧.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之探索实践[J].通信企业管理,2012(11).

[3]吴玲玲.固定资产管理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J].广西电业,2011(12).

[4]张斯博.浅谈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J].现代商业,2012(09).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层面资产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