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013年国家账本

2013-04-01 09:32谷文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3期
关键词:财政收入县域财政

谷文

采访这篇文章的主题的时候,一位老财政人说,我们每年都想把预算报告做得更好看一点,更有新意一点,更有话题性一点,更有创意一点,总之,总想做的不普通一点。但令人遗憾的是,每一年预算报告中的核心内容,用四个字的评语概述的话,用“按部就班”四个字比较合适。

所以说,笔者认为要做一个关于今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预算报告的解读,主要的着力点,并不应该在和往年“都差不多”的那些东西上。

所以我们也未必需要长篇累牍的去逐一解释每条细则的来龙去脉,我们的读者,大多对这些东西了然于胸,也不用我们去赘述。这篇文章想说的,更多的是关注这些政策,对于实际工作中的这些财政人,映射出工作中和以往的那些不同点。仅此而已。我们既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限于知识水平,也无法对这些“拐点”进行深度分析,只能尽量完整地还原这些地方财政人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

稳速

与原河北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管荣开谈关于财政增速的话题之后,经过推敲,我们最终决定,这一层的意义叫做“稳速”而非“减速”。

2013年3月8日,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解读《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对于财政增速的问题,他表示,第一,去年的中央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较好,但增速下滑也比较明显。去年,中央财政收入56132.42亿元,增长了9.4%,增幅比2011年回落了11.4个百分点。我们的预算是9%,可以说是刚刚完成预算,一直到12月份底我们才能够确切地说今年的预算能够完成。

戴柏华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效益下滑。同时,税收收入主要来自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以及进出口,这些指标的回落,相应带来与此相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进口环节税等主要税种增幅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二是价格涨幅回落。财政收入是按现价计算的,因此价格涨幅对其影响较大。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比2011年回落7.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同比下降1.8%。上述因素导致以现价计算的流转税等税收收入增幅相应回落。

三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较大。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税收收入相应减少,并且主要体现为中央财政收入的减少。

管荣开表示,这种表述方式,说明了财政部高层的一种态度,即财政的表面“减速”,来源于财政的主动“稳速”,而不是“被迫减速”。“实际上这对于地方基层财政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正常的财政发展速度就不应该是越来越快的。过去有一种想法,认为今年的速度一定要比去年快,至少不能下降太多,其实这是错的。”他表示,比如刚刚过去的2012年,有上述说的那些原因,也有2012年作为四万亿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还款期”,还有很多国际方面的原因。“这其实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财政增速。”

他表示,不仅对于年与年之间的财政收入涨幅有误解,对于一年间的财政收入也有误解。“比如预算中说的‘预算能够完成,实际上我们是不存在预算不能完成的年份的,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预算是每年年初做的预计,这一年可能天灾人祸,完不成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敢吃这个螃蟹。”他表示,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财政弊病,如过头税等等,实际上都是“预算逼的”。

严管

按照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科组处处长赵云旗的看法,财政资金“应该是管的越来越严了”。

戴柏华在采访中表示,对于这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具体来说,体现为“四个结合”:第一,注重把调控总量与优化结构结合起来。第二,注重把减税清费与增加支出结合起来。第三,注重把刺激经济与管控风险结合起来。第四,注重把制定政策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一方面,出台实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针对性强、成效明显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强化预算支出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然而赵云旗表示,财政的“严管”,可能不仅是在资金的支出层次上。“戴主任说的都是一些关于资金使用平衡和结合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于此,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管理层面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财政改革,要明晰的是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就是业界常说的绩效问题。”在这个层面,因为顶层设计走在了基层实践的后面,所以“如果要在官方口径上听到这样的话,可能还要几年逐渐的完善阶段,财政资金才能真正说是‘管起来了。”

求发展

说到发展,广东省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黎旭东在前面加了一个“求”。取上下而求索之意。

从2013年的全国财政预算报告中可以看出,最大的改观,或者说进步,是财政的视野越放越宽,今年的预算报告中明确指出,减税,增福利,重基础,是几个重点。

黎旭东表示,这些重点,实际上都是建立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的必然要求。“它会一直是重点,今年只是把它明朗化了而已。”

他表示,求发展,必须以保证民生,保障基层为基础。那么在财政领域,说到基层,就是县域经济。“广东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前几年金融危机,县域经济发展的并不好。那么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复苏的迹象,2012年也确实是有了逐步的回升。现在乡财县管,确实也应该把视线往下放一放,尤其像东部沿海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的县域经济,甚至乡镇经济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戴柏华表示,在今年的国家财政预算中,将以五个方面保证县域经济的正常发展。一是加大奖补资金支持力度,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1.9%。二是充分发挥中央、省、市、县的合力,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保障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三是依据县级政府的基本支出责任,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使县级政府财力与其支出责任基本相匹配。四是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县级政府提高财力水平,切实保障县级政府履行基本职责的财力需要。五是指导县级财政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实施支出管理绩效评价,建立评价结果和保障政策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但一些专家也指出,“保障”和发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显然戴柏华在措辞中使用得相对保守。那么何时财政部能自信的说出“发展”二字,才是基层财政更加关心的问题。

猜你喜欢
财政收入县域财政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上半年财政收入总值1430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