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划分好事权

2013-04-01 09:32黄前柏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3年3期
关键词:财力预算法贵州

黄前柏

《新理财》: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您最关注哪些问题?

李岷:作为不发达地区,老百姓收入相对比较低,我们首先最关注的是转移支付怎么样,其次是整个宏观经济未来是个什么趋势。

过去5年,我认为整个财政政策在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收获。第一个是大预算框架已经算是完成了,社保基金预算进来意味着全口径预算建立,这是标志性的。另外一个是最突出的教育问题,在2012年终于实现了在GDP中占比4%。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探索的问题,就是预算究竟该放在哪些地方?什么是最重要的?现在回头来看,还是教育。所以这两个标志性概念说明整个预算安排是成型了的。

另外就是做到中央财政实现7%的增长,安排转移支付的力度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十几,这实际上说明财政政策的工具体系也已经完成,非常不简单,这个是个大概念。

《新理财》:“两会”期间,大部制的改革方案也出来了,你怎么看待这个改革方案?

李岷:我刚才提到的最关心转移支付的问题实际上和大部制改革也有关系。这是转变职能的问题,从管理到服务、从管理到指导、从管理到宏观。这次全国“两会”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说了句话我感觉特别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他说,现行行政体制仍存在许多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地方,国务院部门在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职责分工、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该管的管得过多,一些该管的又没有管好。他这个提法这让我深有同感。现在中央部委很多地方确实管得细,转移支付一个村给5万元钱,哪个项目都要审批。

所以这次“两会”上我的建议大幅度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用因素法的方式分到县去。现在贵州省就是这么做,一般转移支付,从我刚当厅长时候的300多亿元到去年成为900亿元。那么这笔一般转移支付怎么分呢?我们是按照13个因素加权重,加起来之后上网公示征求意见,如果民众有什么意见可以调因素,因素的权重也是可以商量的,这样算完之后,就可以知道我今年得多少钱,大概一估计,今年我转移支付增长多少都清清楚楚。因素法分配可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步到位。所以财政部的一般转移支付按照因素法分配已经越来越规范了,建议中央各部委是不是都能学习下财政部这个做法。

《新理财》:那么这个大部制改革有没有达到您原先的预期?

李岷:我觉得这不能急,应该是看准一个启动一个,比如这次改革的几个动向给我们的感觉是都抓得很准。改革的关键是职能怎么转变,作风怎么转变,政府跟市场的关系怎么能理清楚是源头。对上是党政分开,对下是政企分开。说到底是政府跟市场的关系理清楚之后,财政相应的也就能够理清楚了。财政要理什么呢?就是事权怎么分,中央、省、市、县怎么分,我觉得现在这个头已经起好了,所以在这次“两会”上,我从财政的角度考虑,建议今后应该建立一个中央、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府一级基层组织的基本保障标准体系来考核,限高托低,应该也有支出标准,这些应该纳入下一步的预算法。

《新理财》:刚才您也提到预算法的问题,现在也是争议比较大,您怎么看预算法的修订?

李岷:如同大部制改革一样,这也是要有个过程。我们要做的是把现在做得好的加以肯定,仍然有所欠缺的部分研究透了之后,好的思想就能出来。

预算法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是生产力的调节,安排得好就是促进生产力,安排不好就是抑制生产力,同时它又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里面是承上接下的,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意志,如果我们把近三、五年的预算拿出来看一下,就知道党和政府想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现在主要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三个问题要解决。我觉得预算法还得多听各个省的意见,特别是东、中、西三个地区发展程度不一样,各个省都有不同意见。

《新理财》:贵州省在编制今年预算的时候,您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李岷:在财力有限的前提下,使财力发挥的效用最大化。贵州现在的路子都清楚了,具体操作的路径也明确了,那么就要投资方方面面,我就讲,今年财力运作要点有两个:首先民生部分要完全保住,尤其是全省500万人口大数的低保,还有1149万贫困人口的扶贫,我要把这个保住。其次把教育保住。第一是吃饭、第二是教育、第三就是医疗要保住。

在这个前提下,我要想办法把有限财力挤出来,投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这个怎么投呢,要把它分成公益性和经营性。比如教育方面我们推出,今年的行政费全部上下节约5%投入教育,这解决了公益性的问题。那么经营性的怎么办呢?要使资金四两拨千斤,发挥杠杆的放大效应,而且需要制定有限的目标,分清楚轻重缓急。

有两件事情让我们倍感欣慰。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发展,从全国形势来看,这些年贵州在找对发展方向和方式之后,我们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属于发展相对比较快的省份,我们判断今后它也将有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增长,我们期待是两位数以上。其次是中央的大政方针,通过这次全国“两会”,我们感觉党和国家总体发展方向没有变,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际就是31个省市谁都不能掉队。在继续坚持这个政策的前提下,国家又将以民生为先,中央会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对像贵州这种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的总体判断是我们自己的预算前景是乐观的。

《新理财》: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倡建设民生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不断增加,包括您刚才的言谈之间也表现出对民生支出的重视,如何做到在增加支出的同时避免“撒芝麻盐”的情况发生?

李岷:这个问题涉及到具体要讲什么民生。我前面提到三类人群,低保人群、扶贫人群、受教育人群,另外还有享受医疗人群,这种民生我们要具体去谈才能说清楚是不是“撒芝麻盐”。从贵州来讲,只能说基本体系、基本框架健全,但是标准太低。第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这个要细化。如果是全国大体都能做到一样,为什么要去挤北上广呢,关键就是那里的资源相对集中,国家给的公共服务的优惠比较多。所以不同地方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应该一样,第三就是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不同,我在贵州生活了40多年,研究贵州的贫穷原因,当把所有因素剔除后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贵州特殊的自然因素,我们92%以上是山地,这首先导致了那些以平地作为基本要素的项目进不来。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远比别处高,例如蓄1立方水,贵州大概16元钱,全国平均大概不到7元钱。

《新理财》:现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在讨论基本财力保障不足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直喊穷,对于贵州这样经济相对欠发达省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岷: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有个标准。我刚才提出中央、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府一级基层组织的基本保障标准体系。比如公务经费的标准,办案费、差旅费、会议费多少,都该有个大体的规定,并且必须有上下限的控制,这是讲公务经费部分。那么说到工资、津补贴,工资是大家都一样,津补贴相对比较混乱,我们现在正在规范趋势中,有标准后就可以制定各个分类的标准。类似这样标准定下来之后才能说谁穷谁不穷,我们现在就用一个GDP把所有的东西都掩盖了,而它完全是可以细化的。

从财政的角度看我们这30余年的改革,其实分税制到现在,我观察下来,方向是对的,但是没做完,各部委办局的钱怎么管,没有后话了,所以现在各个部委尾大不掉。分税制的后续主要有两块,大部制改革解决其中一个,第二个就是省以下的体制。所以下一步如果要研究预算法,这应该算是个重点问题。

另外还有个程序的问题,哪些权力是人大的,哪些权力是国务院的,哪些权利是各个部门的,要在预算法里把这个体现出来。但是它的前提是事权如何划分,首先要面对的是把事权划分清楚,才能划分财力以及其他。

《新理财》:最后一个问题,您理解的中国梦是什么,或者您有什么梦想?

李岷:对我来讲简单。我老家山西的农民比贵州的农民过得好,我媳妇老家山东的农民又比我老家的农民好过,我原来是贵州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常务副主任,从1999年开始我就在研究农村问题,所以我的梦想就是贵州能不能真正做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就是在保证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实惠的前提下,能够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这是我能看得到的,是我能够为之去努力的,这就是我梦。

猜你喜欢
财力预算法贵州
“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对县级的转移支付规模只能增、不能减”
贵州,有多美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基于新预算法视角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究
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解决途径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结算财力
结算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