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长效机制研究

2013-04-02 09:03方明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7期
关键词:困难毕业生政策

方明智

(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帮扶长效机制研究

方明智

(福建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正日益严峻.就业乃是民生之本,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实施帮扶也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各项机制和措施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经过近十多年的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教育”,由此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就业难.袁贵仁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如何使就业困难的学生较好地就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1 就业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1.1 思想包袱过重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毕业生害怕竞争,不敢冒险,因而在择业范围和择业的方向上都受到了不少的束缚,当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悲观心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也会增大自己就业的难度.

1.2 依赖心理过重

在就业过程中,一些高校毕业生通常习惯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学校、家人或亲朋好友身上,往往表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心理,从而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

1.3 择业预期过高

一些高校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落差,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往往不愿意到那些基层、偏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因而也与许多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1.4 弱势群体就业难度加大

在大学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草根学生,他们在经济贫困的同时,往往也缺乏社会人脉资源,以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会遭遇更多的挫折.“北大屠夫”陆步轩的经历就业是典型事例.还有社会就业歧视,如:用人单位招聘条件人为门槛设置,院校、学历、专业、籍贯和性别等限制,将许多大学生毕业生拒之门外.更不用说那些身体残疾的大毕业生了.

1.5 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许多高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也是社会上存在宁要技术工不要大学生的原因所在.

2 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

2.1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准备

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切实地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学校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破除人为地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转变“等”“靠”“要”的思想,既不自暴自弃,又不好高骛远,摆正位置,树立信心,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因此教育学生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心理素质上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2.2 重视就业指导专题讲座

诸如《就业困难大学生形势、就业指导概述》、《法律法规与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求职礼仪、技巧》等方面的讲座.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等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指导和训练,引导毕业生树立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讲座上学到就业所需的知识.

2.3 个性差异与个性化职业指导

个性是影响人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独树一帜的特性.由于遗传及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个性适宜不同的职业,而人的个性与职业需求一旦相符,其创造的价值就可能实现最大化.

职业活动是遵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内在规律来实现的,各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活动结构,对其工作人员生理条件和心理品质都有特定的要求.根据人的个性差异和职业的要求,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各人的特点和职业的要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意见,以帮助他们实现成功就业.

2.4 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加大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目前,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仍然是比较简单,内容也多空泛,对学生的就业帮助意义不大.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就业困难学生指导和帮助的力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就业帮扶的内容与形式.可通过诸如面试技能比赛、就业政策法规知识竞赛、模拟招聘会等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5 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心理指导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形下,不少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机制和体系,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使其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去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学生,对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因为如果这些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所以这方面的心理指导和帮助就非常有必要.

2.6 对就业困难学生实施一对一的服务

通过开展“一对一”咨询、主题工作坊(主题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团队合作、职业决策等)、团体辅导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决策能力.在操作层面,做好就业困难学生数据收集和动态监控工作.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动态数据库”,通过定期回访,进行更新.对就业特别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针对“经济、学业困难、就业技能缺乏、就业预期不合理、身体缺陷”等学生进行分类帮扶,通过发放补助、就业推荐、就业技能培训等,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能力.

2.7 鼓励并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和方式,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毫无疑问,在就业群体中,高校毕业生是最具有创业潜力的人群,高校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依托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性的服务平台,建立相应的创业实习基地,从而为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各种教育培训,为其今后的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他们的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2.8 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各类政策咨询服务

高校应多渠道收集和印发相关的就业方面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材料,将这些资料派发给这些毕业生,更要不断地并随时为其提供劳动和保障、参加基层项目、入伍服义务兵役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还有诸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就业政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创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从而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2.9 及时收集并反馈信息资料,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服务

高校应把每日搜集到的各类招聘信息和招聘活动,第一时间发送到那些就业困难的学生的电子信箱,以保证相关的招聘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全面覆盖那些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对于那些进入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是否能顺利通过试用期,要适时进行监控,并随时提供相应的帮助.高校要通过走访学生就业的单位,及时掌握这些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率.

3 保障性政策、教育改革政策影响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研究

保障性政策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有利影响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终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是客观的,它的发展会随着客观规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如经济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经济波动,进而致使一大批在职员工失业,也会影响就业困难大学生的顺利进行,于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国家保障性政策的实施就派上了大用场.

保障性政策是我们国家为市场经济自我发展的滞后性和盲目性而导致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提供的一系列政策保障,是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有力补充.

其实,受市场经济滞后性和盲目性影响的经济因素不只是经济的整体发展,就业困难大学生趋势导向也经常受到这些经济发展弱点的影响,而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或就业难现象.

在这里,国家从确保在职人员安心工作与促进大学毕业生及时就业两方面大力开展保障性政策.

3.1 确保在职人员安心工作

这里的“确保”有两层含义,一是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在职人员工作时能及时获得酬劳,并多次提高全国基本工资水平,二是确保在职人员在失业后也能保证个人及家庭的基本生活水平,比如:建立失业保障制度,对刚失业的职工发放几个月的失业救济金,笔者认为,只有率先确保了在职人员满意当前的工作现状,才能尽可能地保障在职人员的工作权益,减少他们的下岗几率,从而减轻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在职人员的冲击和压力.

3.2 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

国家保障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实际意义,虽然其促进力度没有经济调控政策的深入性强,没有引导性、服务性政策调控实际性强,但这项政策的客观存在却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补充和保障性举措.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岳姝妤.论当前就业困难学生的原因分析及促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1(5):302.

〔3〕马莲,迟涛.就业困难大学生困难群体的生涯规划意识调查与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10):121.

〔4〕米学芹,夏林童,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就业困难大学生,2007(15):45.

〔5〕张彦.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长效机制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

G42

A

1673-260X(2013)09-0178-02

猜你喜欢
困难毕业生政策
政策
困难中遇见团队
政策
困难我不怕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助企政策
政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