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地区沙漠化治理的思考
——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

2013-04-02 11:43胡小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古浪县沙漠化防沙

胡小舰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正是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但是,西部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严重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努力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沙漠化研究及其治理工作的重点.[2]通过对西部地区古浪县进行调研,座谈和访谈,对于探索西部地区沙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西部地区甘肃省古浪县基本县情

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大局下,党和国家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逐步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然而,由于青藏高原隆升造成特定的地理条件,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利用和破坏造成了中国西部干旱缺水,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肆虐的结果.[3]因此,防治西部地区沙漠化可以有效推进西部大开发.

甘肃省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南分别与甘肃省景泰、天祝两县相连,西北与武威市凉州区接壤,北邻腾格里沙漠,为古丝绸之路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37°09'~37°54'、东经 102°38'~103°54',东西长约 1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5103平方公里.古浪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路网畅通,交通便捷,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纵穿南北,省道308线、干武铁路横贯东西,共同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古浪县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境内石灰石探明储量为4.5亿吨以上,煤炭、石膏、花岗岩、铁、铜、高岭土、沙金等矿藏富有开采价值.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和农副产品优势,以建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地方工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食(药)品、饲草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古浪县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各项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团结拼搏,各项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近几年以来,古浪县围绕“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将防沙治沙作为全县重大生态工程,使治沙工程建设进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进度最快、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时期,仅2011、2012两年累计完成工程压沙1.2万亩,治沙造林8.85万亩,封沙育林(草)17.5万亩,参与治沙造林的干部职工达38000多人(次),治沙造林涉及沙、川地区全部乡镇.2012年,古浪县在全面完成年度治沙造林4.15万亩、封沙育林9万亩的基础上,按照全县开展的“冬日无闲”活动,超前谋划,安排部署防沙治沙工作.同时古浪县抢抓秋季降雨量多的有利时机,以国有林场为主体,采取重点生态工程同义务压沙相结合的方式,以金色大道、民调渠沿线为重点,抢时间、抓进度,于2012年秋提前全面完成了2013年治沙造林任务3.5万亩,机关义务压沙造林5306亩.在不断实践中,古浪县形成了以国有林场为主体、个体承包治沙为辅助、全民义务治沙为补充的防沙治沙格局.把全民义务植树和治沙造林结合起来,在重点风沙口创建义务植树基地,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实行大规模全民义务治沙,努力将一块块新绿地在大漠风沙线上纵横挺进,抒写着生态古浪的“家乡情”,编织着美丽古浪的“中国梦”.

2 土地沙漠化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国的土地沙漠化不仅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已成为全国性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正值西部大开发之际,国家对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尤为重视,由此,加强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2.1 土地沙漠化治理工作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脚步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4]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当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具有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等特点,必须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全方位综合治理.但在西部地区,土地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建设增加了难度,冲谈了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伟大成绩,所以西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治理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也只有把防沙治沙工作做好了,才会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质的胜利.

2.2 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缩小了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我国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

从根本上防治沙漠化,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首要条件.据统计,全国60%贫困县在西部的沙漠地区,受灾害影响的人口1.7亿.[5]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会直接影响全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由沙漠化引起的东西部经济不平衡,也会影响到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领土完整.所以,必须加强西部地区土地沙漠化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保障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3 防治西部土地沙漠化的策略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严重制约着西部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在当前形势下,治理土地沙漠化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当务之急.

3.1 加强政府领导与监督力度

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防沙治沙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努力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通过召开生态建设与造林绿化等广播电视动员大会,教育、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造林绿化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活动.同时,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强化治沙工程管理质量,加强治沙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加强治沙工程资金使用的“阳光”管理工作力度,并要将目标责任管理落实到人.对包庇怂恿,干涉防沙治沙执法而造成土地沙漠化事件的,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3.2 加强法制,完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

全国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将社会力量与治沙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6]新时期,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更要加强立法、执法工作,建立专项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化投资机制,努力健全配套的法规,将防沙治沙的原则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减少相关规定之间的冲突.如古浪县为了进一步推动非公有制治沙,相继出台了《古浪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实施意见》、《古浪县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古浪县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等,切实将防沙治沙工作与法律接轨.

3.3 坚持科技治沙,提高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科技力量仍不可忽视.常规性的治理措施要根据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现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加以总结、提高,解决好防沙治沙的规划与布局,植被优化与配置,大力引进和推广成熟、有效、先进的治沙科学方法,切实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努力提高科技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的贡献率与使用率.古浪县在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中广泛使用旱作造林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促进了林业建设上台阶、上规模、升档次,调动了广大群众治沙造林的热情.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实践中,沙漠化治理工作不容小视.对西部山区的古浪县而言,更要抓住机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围绕“南抢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和“沙进人退则亡,人进沙退则兴”的思路,加快土地沙漠化治理工作的步伐,为构建和谐古浪,加快建设民富县强,环境优美的新古浪而努力奋斗.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2〕王涛.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研究及其灾害防治[J].中国沙漠,2000(4):346.

〔3〕葛肖虹,任收麦.中国西部治理沙漠化的战略思考与建议[J].第四纪研究,2005(4):484.

〔4〕http://baike.baidu.com/view/1206781.htm.

〔5〕王涛.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研究及其灾害防治[J].中国沙漠,2000(4):346.

〔6〕周生贤.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 推进全国防沙治沙工作[J].林业经济,2001(11):3.

猜你喜欢
古浪县沙漠化防沙
古浪县水果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古浪县祁连山北坡退耕还林现状生态效益探讨及可持续经营对策
甘肃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沙漠化,你还能hold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