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2013-04-02 15:40郭小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郭小梅

(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1 前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国各地高校陆续迎来了首批“90后”大学生,预计到2013年秋季,全国所有高校的在校生将全部换血,都是“90后”.成长环境的不同,每一代人身上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下面就“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2 “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原因

2.1 价值观念淡薄或严重缺失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非常淡漠,甚至严重缺失.对理论知识漠不关心甚至不屑,如果教师能传授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技能,他们则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

原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复杂的社会关系,“90后”大学生的各种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量的复杂信息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受西方思潮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使“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非常的现实,以至于出现价值观念淡漠、缺失的现象.

2.2 接受能力强,盲目追求新事物

“90后”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喜欢追求新事物,各种电子产品玩转不停.一旦新产品上市,“90后”大学生将不惜一切代价取得,不管他实用与否,不管与他的消费能力是否对应.

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层出不穷,“90后”大学生是这些电子产品的忠实拥护者,大家竞相追逐攀比,形成一种普遍的盲目追求的现象.

2.3 自我意识增强,抗压能力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生理上日趋定型、心理日趋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大学生活的适应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比以往增强许多,如,女生为了获得高回头率打扮自己,男生为求成功重视人际交往,以及在社团里为获肯定充分表现自我等等,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抗压能力差.一旦遇到受挫,容易选择逃避放弃,甚至一蹶不振,有的更是做出极端的行为.这两个特征都极其明显地体现在“90后”大学生身上.

原因:年龄增长、成长环境、高校教育体制和就业压力等是自我意识增强的客观原因.同时,大部分“90后”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生活条件优越,衣食无忧,没有吃过苦,容易造就他们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等问题,碰到问题,往往表现为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抗压能力较差.

2.4 依赖网络生活,人格不健全

网络生活已经是“90后”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全部.网络有着使大学生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方法的途径更加广泛的积极一面;但网络也拉开了他们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他们越来越自闭,对待身边的朋友同学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越来越低,甚至产生冷漠的心理,造成不健康的人格.也使他们花在学业上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有限,学习不理想,挂科现象普遍,甚至毕业困难.

原因:互联网的普及和搜索引擎的高度使用和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更迭,方便丰富了“90后”大学生的课间课外生活.相比中学学习生活的高度紧张,大学生活的过度放松松懈,使“90后”大学生失去目标,生活空虚茫然.当他们将大把的时间花在网络世界时,又容易着迷其中继而迷失自我,无法自拔.

2.5 表现欲望强烈,做事功利化

“90后”大学生表现欲强,做事功利心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送礼、请客吃饭.他们重视结果,崇尚成功,为达目的而重视人际关系的改善和维护,与教师的关系可以证明这一点.“90后”大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程度和亲密关系是近几十年来在高校中少有的,这种现象在民办高校和年轻教师中最为明显.

原因:就业的压力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都是“90后”大学生有意识表现自我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使他们做事情或人际交往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功利目的.

2.6 社会工作经历丰富,自信心强

相较于前辈(仅限于在国内求学期间的人),“90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很丰富.笔者曾经对近200名的“90后”大一新生进行调查(以口头询问,举手表示),有过工作经历的达到80%以上,有过多份工作经历的达到65%以上.虽然他们承认现实中的就业压力,但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

原因: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和就业岗位.“90后”愿意提前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体验生活,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也为了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生理需求.一定的职场经历和工作经验甚至是工作成就极大的增强了自信心,他们认为对职场并不陌生,要找一份工作并不是很难的事.

3 针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3.1 思想政治教育从大一严抓

3.1.1 重视大一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效果

大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阶段,大学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价值观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大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乃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要求高校更应该重视加强大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学效果.

3.1.2 开展多种、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90后”崇尚西方的自由思想,很多“90后”大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学校要上午八点上课.由此可窥见其自由散漫个性.针对这样的个性心理,整天把学生关在教室进行教育的手段过于单一枯燥,效果甚微.高校应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如,开展思想道德主题的辩论赛、参观历史文化古迹、革命先烈纪念碑、博物馆、艺术展会,组织学生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利用这些社会教育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直观,对他们的触动也更大,从而引发“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3.2 改变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实行互动的教学模式

3.2.1 传统教学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向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如果依旧沿用这样的模式,单纯的理论阐述结合案例的讲授方法,恐怕难以消除“90后”对思想政治课的厌烦、抵触情绪,失去了吸引力,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2.2 高校和教师共同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教学过程.“90后”不喜欢墨守成规,如果理论课能紧紧结合时下的新闻事件,深入浅出的解析,并辅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甚至利用视觉和听觉上一定震撼和冲击,从寓教寓乐、潜移默化中、感同深受中接受观点.

3.2.3 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

当代高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悄悄地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管理与被管理,向服务与被服务转化.教师要改变以往的高姿态,以服务者的身份,切实关心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上台试讲,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既促进师生交流,又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

3.3 加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3.3.1 重视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大学期间,一位辅导员通常带领一个班级直到毕业.对于学生而言,辅导员扮演着育人的老师、学习的榜样、敬爱的长辈、信任的朋友、关心自己的兄姐等角色,并且,辅导员的为人处事、人格,甚至他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将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招聘和考核的重点.

3.3.2 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辅导员有了正确的行为为指导,学生才有正确的行为导向.高校可通过定期思想工作汇报来了解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通过会议、讲座或考核的方式来提高加强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质.

3.4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辅助手段

3.4.1 加强其他教职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教职工的服务育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90后”与高校各部门的联系比以往更密切,教职工与“90后”的互动过程中,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职工在与学生交往交流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纠正引导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长远的职业规划.

3.4.2 增设心理联络员

“9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身心关系的协调健康是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重视加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引导疏导和辅导.心理联络员可由心理专业或较强亲和力的教师或学生担任,随时深入到班级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心理联络员定期开会总结,交流心得,共同解决棘手案例,建立联络档案.

3.4.3 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90后”大学生沉迷网络,生活单调,内心空虚.高校可鼓励学生会、社团多开展校园活动.如以宿舍为主题的联谊、串联,各种主题的舞会、技能比赛、创新大赛,鼓励学生从宿舍走向集体,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锻炼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技能.

4 结束语

“90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身上的个性及问题有着深层的客观因素,教育者在对待“90后”身上的一些问题时,不能一味的指责,轻易给他们贴上负面标签,而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包容关怀,循循善诱,通过积极的引导,并提供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和环境,真正帮助“90后”大学生在心智上健康成长,真正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

〔1〕陈艺娟.适合“90后”新生心理特征的辅导员工作新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27-249.

〔2〕黄美子.从“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谈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J].沧桑,2010(6).

〔3〕叶丽霞.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教育实践研究,2010(12).

〔4〕陈涛.爱心化雨润心田[J].中国商界,2011(2).

〔5〕赵娜.如何对“90后”大一新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文汇,2010(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