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以长沙地区高校为例

2013-04-04 04:31贺日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就业观观念问卷

贺日波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发生急剧变化。就业压力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女大学生就业时面临性别压力,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如此高压之下如何应对,顺利就业,首先需要有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指导。本文拟通过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女大学生就业提出指导性建议,帮助贫困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数据的来源及样本特征

为了解高校女大学生就业观,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自编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家庭背景及经济情况、个人兼职、学业等情况、就业渠道、就业去向、就业期待值等。本次调查以长沙市高校女大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1年9月到11月,调查组选择了7所高校,其中包括本科四所、高职高专三所。主要采用问卷兼访谈法,随即抽取750名学生作为样本,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32份,回收有效问卷699份,问卷回收率为97.6%,有效率95.5%。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计算。

二、女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女大学生就业观受多方面的影响,如:女性特有的心理和生理、家庭经济的需求、就业歧视等,这些因素导致女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双重性。价值观的双重性体现了一部分女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观,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在择业时具有随意性与仓促性。

(一)就业价值观的双重性

女大学生就业观既具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一方面传统、求稳、看重短期经济效益现象,在选择中缺少一种长期的远见和奋斗精神;另一方面,在这一批学生身上,具有“先就业后择业”等现代观念。

1.就业领域

女大学生在就业领域的选择上,观念依旧传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7%选择政府公务员;25%意向为科研、学校、新闻等事业单位;22.8%希望到大型国企;15.8%希望到外企;而意向为私企的只有1.1%;乡镇企业为5.4%;继续深造比例为9.2%。愿意到私企和乡镇企业的毕业生相当少,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在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外企,这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和理想化。传统的观念中,女性就业以稳定为首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稳定生活及外企高级白领的生活成了她们的梦想。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领域期待比例图

2.就业地域

因为各种压力的负荷,导致现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大批人向二线城市逃离。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还沉迷在大都市的梦里,就业意向选择北、上、广的占29%;选择江浙沿海城市的25%;中西部中小城市比例只占4%。女大学生就业时缺少一种实际的考虑,她们宁愿在大城市失业也不愿意回到基层就业。

3.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毕业时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70.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先找单位上班,上班的同时再寻找别的发展途径。可见“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大家逐渐认可“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择业过程中能够理性的考虑实际情况。

(二)就业歧视的普遍性

“你认为女生就业难于男性吗”,数据显示59%的女生认为就业难于男性。75.3%的被调查者认为招聘单位对长相身高有要求,79.9%的被调查者认为长得漂亮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这么高的比例持此看法,必然会影响到女生就业价值观、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又影响在校女生,形成恶性循环。66.2%的被调查者认可为就业整容,此数据能反映大家观念不再守旧,也窥见当代女大学生在找工作中的无奈。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认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对于女大学生毕业前忙征婚的现象52.5%认可。这种将自身价值建构在别人身上,不想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自身价值的现象,能被大部分女大学生认可,反映出这个群体就业观缺少一种崇高性与理想性。

(三)求职途径的局限性

求职成功与否,与求职途径有很大关系。女大学生求职途径主要是学校、人才市场与网络媒体。然后根据数据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途径与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一项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

(四)就业准备两极化

女大学生就业发展成两极化,一部分学生备受招聘单位青睐,能游刃于各种招聘现场,有机会选择自己心仪的单位;另一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屡屡受挫,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就业两极化的现象源于就业准备的两极化:一部分女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自立自强,通过努力弥补不足。另一部分女大学生个人素质明显有欠缺。根据调查显示,45.3%的女大学生没有明确的择业目标,41.1%的女大学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只有34.1%的女大学生确信自己掌握的知识能胜任以后的工作,而高达65.9%的女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能否胜任以后的工作不能确定。自卑感导致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极度不自信,就业成功的机率远远低于一般学生。

三、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的对策

女大学生就业观影响着她们的就业走向,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受社会、学校教育、家庭状况、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既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正确的引导,也需要自身的努力。

(一)社会方面

当前社会经济繁荣、价值观多元化。据调查,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社会,很多的媒体为吸引大众眼球,宣扬各种腐败思想,学生就业观形成的过程中,受到目前社会上的美女经济效应、小三现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不健康因素影响,容易迷失本性,产生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就业时易受一时之诱惑,步入歧途。社会有责任为青年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社会各界有义务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本质,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就业观。

(二)学校教育方面

当前误区,认为大学生就业观仅仅是大学教育的结果。一个人的就业观折射出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是一个长期受教育的结果。我们必须要反思我们的教育,从学生踏入学校开始,学生就应该接受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应该接受崇高的就业观的教育。经过十二年的教育与熏陶,进入大学前就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理想,大学是她们为自己的理想做冲刺的阶段。

高校是大学生树立就业观的关键时期,针对女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学校要为其提供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她们顺利就业的保障。

(三)家庭方面

女大学生就业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价值的实现。女大学生的家庭应该从小对她们进行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的教育,父母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让女儿明白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小有远大的理想。对于就业,家里不能给其太多的压力,要随时关注女儿的心理,适当为其解压。

(四)个人方面

(1)灵活就业,改变观念

贫困女大学生应结合学校教育,根据社会形势,确定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就业时要灵活处理,一般地域好、待遇优越的单位要求比较高。作为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失败的几率往往比较大,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当前情况是江浙沿海等城市人力过剩,而西部及基层严重缺少人才;外企及事业单位难进,但是中小企业急需人才。女大学生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中小企业,投向基层单位,投向西部地区,到需要的地方发展。

(2)挖掘优势,加强心理素质

女大学生应当挖掘自身优势,如勤快、能吃苦、诚信、朴实,这些都是招聘单位很看重的品质。要正视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能以平淡之心接受,不回避也不怨天尤人。对自己要有信心,能积极面对挑战,有接受失败的勇气。上天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有了这些准备,就业就不再困难。

女大学生们应该直视自身条件、挖掘自身价值、接受社会现实、建立自信、加强心理承受能力。逆境使人奋进,只要树立正确崇高的就业观,就能够确保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1]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6).

[2]四因素影响女大学生就业[D].中国青年报,2006-04-07.

[3]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贫困女大学生调研报告.[EB/OL].http:www.fupin.org.cn.

猜你喜欢
就业观观念问卷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健康观念治疗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