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左翼文学缘起与流变的新探索
——评谢诗坚 《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

2013-04-06 04:12朱东芹
关键词:革命文学马华左翼

○朱东芹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21)

在海外华人社会中,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以其人口多、规模大、经济实力强、政治参与度高而颇引人注目,有关马来西亚华人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也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其中,有关马华文学尤其是马华文学发展史的研究,近些年也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包括中国大陆学者在内的各地学者积极参与,成果不少,多以专题论文形式呈现。但总的来看,马来西亚本地的华人学者,以其生活阅历、教育和学术背景与当地贴近,加之资料搜集的便利,在研究上还是显胜一筹。马华资深报人暨时政评论家谢诗坚先生的《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就是一部值得关注的著作。

该书围绕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的相互关系这一线索,对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与流变展开了深入探析,厘清了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并系统梳理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脉络,是近年来有关马华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在笔者看来,该书体现出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一、视角独特,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该书之前,也有一些研究探讨马华文学的渊源,并将之与中国文学联系起来,探究二者的关系,但总的来说,相关研究大都局限于某些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某一时间段,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至于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研究马华文学的成果,还暂付阙如。正如谢先生的博士导师、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春时先生为该书所做的序中所言—— “关于马华文学的研究,现在已经很热了,有众多著作出版。但是,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角度研究马华左翼文学,似乎还是一个空白。而谢诗坚先生的研究填补了这个空白,从而为马华文学的研究做出了一份宝贵的贡献。”[1]马华文学自1920年代受中国左翼文学影响诞生以来,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翼文学一直在马华文学界占据主流,直到1960年代伴随马来西亚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才面临来自现代主义等文学流派的挑战,并于1970年代末淡出历史舞台。因此,迄今为止,就马华文学发展史而言,其中,左翼文学 (即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1980年代前的马华文学发展史中,左翼文学应该占有大部分篇幅,该书将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作为主题,即可看作是作者对左翼文学在马华文学中所居重要地位的认同与回应。左翼文学是有关马华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作者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又是之前学人未涉足的角度,可谓另辟蹊径,填补了学术史相关研究的空白,更为其研究加分。

二、内容丰富,分析系统深入,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约三十万言,共分五章,以时间脉络为经,以1926-1976年间中国革命文学对马华左翼文学的影响为纬,将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分为五个阶段详加探讨,即:1926-1936年,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新兴文学;1937-1945年,中国抗日文学影响下的马华统战文学;1946-1957年,中国建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民族文学;1958-1965年,中国“两结合”文学影响下的马华爱国主义文学;1966-1976年,中国“文革”文学影响下的马华革命文学。书中对各个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国文学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及马华文学的回应都有细致的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线索。而就该书的内容来看,除了有大量篇幅着墨于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外,作者在每章都有至少一节的内容专门论及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因为本研究是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考察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脉络,因此,对中国革命文学自身发展史的探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安排在每章的开始部分作为历史背景的铺陈,来解析中国革命文学与马华左翼文学之间的密切的渊源关系 (作者在书中称之为“父子关系”),与此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勾勒出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轨迹。也就是说,该书实际上包含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是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线索,一是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线索。有关中国革命文学的内容串连起来,可以构成一部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简史,时间跨度逾半个世纪,始于五四运动,终于“文革”结束,追溯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左翼团体引进苏联的革命文学理论、抗战时期苏联革命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即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形成,以及之后伴随新中国的成立相继展开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整风运动、“大跃进”“反右”及“文革”,中国革命文学不断向左转、走向极端的历程。因此,对于那些本意在于通过该书了解马华左翼文学发展历史的读者来说,同样能够通过该书得到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发展史的相关知识,也是一大收获。尤其对大陆的读者而言,由于其中论及中国革命文学的“政治化”、“左倾化”的有些议题还比较敏感,如书中提到的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毛泽东文艺理论成为中国革命文学的旗帜,也加重了中国文学的“政治化”色彩;在中国革命文学“左倾化”的过程中,毛泽东文艺理论所起的作用及中国文艺界的理论旗手周扬所扮演的角色;中国革命文学为什么要将早已逝去的左翼文化领袖鲁迅树为标杆和形象代言人?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由于涉及到某些具体的个人及具体历史事件的评价,因此,在中国大陆相关的讨论还不是很多,作者的相关论述则为大陆读者提供了海外学者的一种解读。

三、观点新颖,体现了作者对一些极具现实意义的普世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该书虽然是部关乎文学史的论著,以谈史为主,但并不仅仅停留在就史论史,而是以历史观照现实,触及了一些具有普世性意义的问题:如如何处理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移民文学的民族化与本土化的问题等。三十万言的著作,份量是沉甸甸的,值得关注的是,其所探讨的主题同样也是沉重而发人深省的。在书中,作者除了对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外,同样也对马华左翼文学由兴至衰的历史展开了反思。作者指出,马华文学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二是中国文学源头与马华民族文学的关系,亦即有关马华文学研究中学者们热议的马华文学的“中国化”与“本土化”问题。而在作者看来,显然在历史上这两个问题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造成了马华左翼文学在1970年代末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讲,对文学自身的发展而言,这两个问题都是具有普世性价值的话题。就前者而言,好的文学本身应该是文学性(超越性、审美性价值)与现实性 (革命性、工具性价值)的结合,“可是左翼文学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轻视文学的审美品格,无形中马华左翼文学在极度发挥政治上功能的同时,忽视了其文学性的价值,几乎没有产生经典性的成果。与中国一样,马华文学为革命做出了牺牲。”[1]13对政治的追风,使得左翼文学丧失了自我和文学的本真,成为时代政治思潮的副本,如何处理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今天这个意识形态尚未退潮的时代里,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就后者而言,这是诸多移民文学都无法回避的话题。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本身具有多重身份和多重认同,然而在移民后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在由落叶归根的侨民过渡为落地生根的居民的过程中调适与定位自身,而避免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迷失,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移民文学也是如此,是坚持“原乡情结”,固守“侨民文学”本色,还是立足移民现实,逐渐“本土化”,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而正如后殖民批评家斯皮瓦克所言:每个人都有无数个根,离散族裔尤其如此,这种复数的原乡的概念正是离散族裔的文化优势,认可与发挥这种优势,离散族裔才可能在文化上获得更加宽阔开放的发展空间。[2]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移民文学如能平衡这诸多文化背景(“根”)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好的发展前景。而在学者们对马华文学发展史的反思中,“中国化”、“本土化”与 “现代化”的纠结也一直是激烈争议的话题[3][4][5][6]。而就马华左翼文学来说,尤其是该书中重点论及的较激进的左翼文学,就是在这诸多“根”中游移不定,形成了与中国文学“既分又合的微妙关系”[1]14,最终,犯了偏执的毛病,只认同一个“根”,而这种认同与其说是缘于“原乡情结”,倒不如说是缘于双方政治理念的同一,是文学对政治的妥协。结果,马华左翼文学忽视了“本土性”,亦步亦趋地追随中国革命文学,脱离实际,丧失了华族文学的生命力,最终,“马华左翼文学因为‘文革’的终结而走向尽头,失去了导航方向和理论依据,迷失在十字路口,不得不在1980年代退出文学阵地。”[1]内容摘要而这一结果对今天的马华文学乃至其他移民文学来说,仍然具有发人深省的参考意义。正如作者所言,他做此研究的目的在于“让这一代人对上一代的文学和政治挂钩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珍惜文学本身有其独立性和自主地位。”[1]博士论文答辩会陈述

四、资料丰富,论证严密,逻辑性强;文风朴实流畅,具有可读性。作为一部史论性著作,该书有史有论,做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性较强,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有较强的说服力。书中呈现了大量史料,尤其是第三章以后对马华左翼文学作品的大量引用不仅佐证了作者关于马华文学在中国文学影响下日趋“左倾”的论点,而且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去感受那些血与火的文字,仿佛能触及那个时代的脉搏。而就该书的文风而言,可以“朴实”二字概括之。可能是跟作者长期从事报业有关,全书语言平实,行文流畅,尤其一些夹叙夹议的文字颇为生动和吸引人,把道理剖析得清晰而明了,丝毫不晦涩难懂,具有可读性,即使是一般的读者也能接受并投入,对于一部学术性著作来说,能做到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一部具有新视角、新内容、新观点的研究成果,该书补白了学术史上相关研究的不足,其在学术上的价值尤其值得留意:不仅对马华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海外其他区域的华人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然而,掩卷之余,仍有些问题回旋于脑际,挥之不去,觉得该书的论述似乎还有言而未尽之处,均涉及马华文学发展背景的铺陈,期待作者在将来若再版时能进一步丰富之。

其一、关于马华左翼文学生发的背景,尤其是二战之后及1957年马来西亚建国之后各个时期马华左翼文学生存发展的背景,包括时局及政策的变化,尤其是当局 (英殖民当局及之后的马来西亚政府)的文化政策、对华侨华人的政策、对左翼力量的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应该多加一些历史背景的陈述,因为马华文学乃至马华左翼文学的发展与这几方面的因素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可以说,直接受这几方面政策的制约和影响,才有了战后马华左翼文学运动的沉寂与高涨。实际上,作者在各章也有相应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时局、当局对马共及左翼文学的政策的介绍,而当局总体的文化政策、对华侨华人的政策较少涉及,所以,总的感觉是背景的介绍还是稍显单薄,有种直入主题的感觉,即直奔马华左翼文学这个主题。而背景陈述的不足,也难以让读者对马华左翼文学在马华文学乃至整个马来西亚文学中所占有的地位和份量有个大致的估计。当然,该书的立论基础之一是:从1920年代马华文学诞生到1980年代,左翼文学一直是马华文学的主流。从文中提供的史料看来,这一点在战前是毫无疑义的,当时的马华文学无论是从内容、形式、写作手法都是“中国化”的,甚至作者也大都是南渡的文人,因此,学界也有不少人认同当时的马华文学就是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一个分支,是典型的“侨民文学”,也带有当时中国革命文学极强的现实主义特征。[4][5][6]但在战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战后冷战格局中,无论是之前的马来亚还是之后的马来西亚都在西方阵营中,左翼力量及左翼文学无疑是受到打压的,缺乏战前的有利环境;二是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明显偏向原住民,华侨华人受到压抑,包括华文教育受到限制都会直接影响马华文学的发展;三是战后尤其是马来西亚建国后,华侨面临着转化为华人、认同变化的现实,身份与认同的变化无疑也会对华人文学的走向产生影响,并波及人们对左翼文学的看法。因此,如果能进一步丰富相关背景内容,那么,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马来亚/马来西亚“此时此地”的时局与马华左翼文学逐渐迈向狂飙突进之间的逻辑关系。正如书中提及的台湾文学评论家陈映真的话—— “马华文学是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作为殖民地的马来亚的社会里被激发起来的一种文学文化。这个传统极为主要,如果我们要认识马华文学,它的根,就是从这个时代发展出来的。”[1]432

其二、与前一个问题相关,感觉书中对马来西亚建国后马华文坛的整体情况、对其他流派的文学的介绍似乎稍显不够,这会影响读者对左翼文学在马华文学中所处地位进行把握和判断。当然,作者立论的基础是左翼文学在马华文学中长期占主流,因此,书中大部分内容都围绕左翼文学这一主题展开,对马华文学的总体情况包括其他非左翼文学的介绍较少,当然,文中也有涉及,如“批判右派刊物《蕉风》”、“狠批马华文艺‘黑帮’”、关于马华左翼文学评论家方修的评介以及书末的结语中都有关于非左翼文学的内容。从这些部分我们可以看出,非左翼文学中,有的是有台湾支持背景的偏右翼的,有的则是没有政治背景的纯文学,基本都属于源自西方的现代主义流派,因为主题“脱离现实”,不具有革命性,因此,统统被左翼文学打入对立面。书中专门评介的马华左翼文学评论家方修便是持这样的观点,以是否具有现实主义特质来审视作家和作品,正因为如此,1950年代末出现、1960年代风行的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家和作品都被排除在他编纂的《马华文学新文学大系》之外。如果以这种评价标准来考量,那么,1980年代前左翼文学在马华文学居主流的结论自然成立,但目前看来,尽管学界大多数人认可1980年代以前现实主义流派主导了马华文学的看法,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其中主要就涉及如何评价现代主义流派在马华文学史上的地位的问题。有鉴于此,把更多相关的史料摆出来就显得更为必要。而这部分相关内容的补充,也有利于向读者勾画出现代主义流派在马华文坛的发展轨迹,以与书中“现代主义文学在1980年代以后取代左翼文学成为主流”的结论相衔接,而不至于显得突兀。此外,关于左翼阵营和左翼作家,书中也有内容提及“1980年代左翼阵营分化”、“激进的”的左翼作家、“极左的猛将”等,由此让人不禁想到1960年代以来不断向左的马华左翼文学是否一直铁板一块,是否也有“激进派”和“温和派”之分,如果有的话,作者书中描述的追随“文革”起舞的左翼文学自然是归属“激进派”的,那么,“温和派”又是怎样的观点和表现呢?如果能有这部分的表述,则内容及体系会更加完整。

[1] [马]谢诗坚.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 [M].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学院,2009.

[2] 刘小新.当代马华文学思潮与“承认的政治”[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3] [马]许文荣.马华文学中的三江并流:论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微妙同构[J].华文文学,2010,(1).

[4] 周 宁.侨民文学马华文学新华文学——试论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1).

[5] [马]潘碧华.疏离与沿袭: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 [J].外国文学研究,2010,(2).

[6] [马]胡月霞.中国影响论的影响——马华文学的中国情结 [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猜你喜欢
革命文学马华左翼
江南书院
革命文学的完整历史建构
俄苏—日本—中国:“革命文学”的跨文化之旅
防不胜防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30-1935)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马华微型小说“微”探
论革命文学思潮
中东欧国家左翼政党缘何失势
郁达夫与鲁迅在上海的共事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