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方与清末两江农业的近代转型

2013-04-06 07:23胡茂胜
关键词:端方农会试验场

胡茂胜,杨 虎

(1.巢湖学院历史旅游文化系,安徽巢湖238000;2.江苏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与很多满族贵族不同的是,端方在东西方文化冲击下较早摒弃了国人所固有之“以我为尊”的心态,力主变革传统学习西方。任职两江期间,他更是躬身践行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他在两江历任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两江总督,前后达三年半之久。尤其任两江总督期间,正是两江地区现代化起步和发展阶段,作为最高行政首脑,端方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自古以来,两江地区传统农业就很发达,是历朝历代赋税征收的重镇。时至近代,其传统农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较之西方日新月异的现代农业科技,两江地区农民依旧墨守成规不思改良,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这很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改变两江农业的落后状况,端方到任以后便大力发展近代农业教育,开展农业科学试验,设立农会组织,创办农业公司,力图通过这些措施推动两江的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

一、兴办近代农业教育

中国传统农民往往都是依据经验种田,而非西方农民那样讲求科学种田。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不讲究技术与效率,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农业产量。对于这一问题,端方到职以来一直很重视。为了改变两江农民的知识结构,使其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成为新型的技术农民,端方在两江地区大力倡设新式农业学堂,发展近代农业教育。

早在任江苏巡抚时,端方就意识到传统旧习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于是主张在实业学堂中设立农科:“今日之急,他若实业学堂,则以苏州工业素优,农力亦颇勤勉,惟不免狃于旧习不知进步。现虽设有农务、工艺两局,然非施以完全教育,成效终不可期。拟设实业学堂一所,分农工两科。”他认为,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大计,甚至关系到民生和赋税问题,因而不能耽搁。[1]任两江总督以后,他依旧很重视发展新式农业教育,任中只要有人禀请设立新式农业学堂,都给予大力支持。如“江宁实业学堂监督王崇烈禀请江督端午帅,将香林寺官地所种桑株,均拨给上元县”,准备创办一所新式蚕桑学堂,端方当即批准。[2]他甚至还与其他省的督抚联手设立农林学堂。1907年,端方与浙江、湖南、湖北等七省督抚商议,决定在七省沿江各州县创办农林学堂,招收七省子弟入学。[3]这样做不仅能够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也可以培养一批新型农林人才,有利于推动沿江地区农林业的近代化发展。端方这一举措很快得到贯彻,如苏州府何太守克服校舍方面的困难,准备先暂借农务局以开办农林学堂。[4]可见,端方的下属对他发展新式农业教育的思想是很支持的,对他的农业教育举措更是坚决地贯彻执行。

选派农科留学生也是端方发展近代农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对留学教育的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在他看来,中国农工实业要与外国抗衡,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否则“与各强国不能战胜,即与各强国不能竞存,消息极微,至为危迫”。派遣留学是学习西方的一条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能多派一人必能得一人之益,能早派一日必能收一日之功”。基于这种思想,端方任职两江后便从江苏选派了40名留学生,分赴英、法、德、比等国,学习制造、矿工、农商等各种实业。之后,他又选派40名学生到日本,其中20名专门学习实业。端方还在江宁地区选派了6名旗人,其中有2人到西方学习,另外4人到日本学习。[5]与保守的官员相比,端方对留学教育的认识深刻,视野宽广,而且他对从事农业教育职业的留学生还给予奖励:“凡留学生有入农工、格致专科者,皆官为给费。”[6]这对鼓励留学生从事农业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两江地区农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的现状。

端方也非常重视农书的作用。晚清时期的农民因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接受正规的学堂教育。因而发挥农书的社会教育功能,能弥补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欠缺。端方对这种更直接的农业教育方式大力嘉奖。著名农学家罗振玉禀请端方要求江宁各州县购买《农学丛书》,端方批示说:“近来东西各邦注重实业,农林之学讲求最精正。宜博采群言,藉资考镜。该署正(罗振玉)究心农学已阅十年,裒辑精闳,良堪倾佩。现已译成丛书七集,分饷海内,裨益良多。”[7]宣城县生员王慰时编了一部农书《蚕桑浅说》,端方认为该书“言栽桑饲蚕诸法,甚为简明,乡民易晓”,并由当地士绅黄秉钧出资刊印,“亦属热心公益,均堪嘉许”。同时,他还要求安徽提学司“转饬该县,谕发各乡研究,如法改良,并通饬各属一律仿办,以期实业振兴”,并认为这是普及和推广农业教育的关键。[8]对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广大农民来说,农书通俗易懂的语言无疑比学堂教育更有一定优势,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由上可以看出,端方在两江发展农业教育,既有正规的学堂教育和留学教育,又有散发农书这样针对农民的普及教育。这些教育方式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式农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为两江地区传统农业的改造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开展农业科学试验

中国传统农业若要获得长足发展,迎接西方近代农业的挑战,离不开农业科学试验。农业科学试验的重要性引起了不少晚清有识之士的关注,端方便是其中之一。他多次上书清廷请求设立农业试验场,认为“有农无学”是造成中国传统农业衰落的重要原因,而农业落后又直接导致工商业停滞不前。他当时已经意识到,进行农业科学试验是推动传统农业发展、进而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到任两江以后,端方便着力于开展农业科学试验。

1907年,在端方的支持下,江南商务局在南京紫金山麓设立了江南植茶公所。这是集茶叶试验和生产于一体的茶叶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最早的茶叶研究机构。[9]1909年,江南植茶公所又购地扩充设立分所,“举凡播种、粒数深浅之试验、购造、肥料、驱除害虫之试验以及寒暖晴雨之试验,靡不逐条研究”。端方对该所改良中国茶务颇为欣赏:“在钟山附近地方设立植茶公所,仿照印锡新法研究种植,实地试验,现又在青龙山附近建设分所,觅地扩充,茶务已渐有起色,深堪嘉许。至所陈预算采制情形,自系为实行改良华茶起见,仰即督饬该委员随时妥筹办理。”[10]

晚清时,由于创办农业试验场的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官员便想通过捐廉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这也得到了端方的首肯。江西瑞州知府吴祖椿禀请端方“派捐创办农业试验场”:“近年新政迭出,卑府各属俱已次第举行,惟农学实业尚复阙如。今卑府拟创办农业试验场,为高安、上高、新昌三邑开其风气,惟试验场须有空旷之所,而又须邻近水口,方为合宜。现已勘定北岸校场之地甚为合式……至经费,拟由卑府督同黄令捐廉开办,每年约需钱三百千,拟饬三县派捐,按季归府支用,盖须雇募场工及置备器具也,将来试验种植物,拟栽乌桕、桑林及新昌之烟叶、上高之苧蔴、本地土产之萆蔴子,庶可广利源而收实效云。”[11]端方认为创办农业试验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意该知府所奏办法。宝山县县令提出捐廉开办试验场也得到了端方的认可。

1908年,端方选派熟悉农务的人在江南实业学堂创办了一所农业试验场。刚创办时只有20多亩地,在端方的支持下又购买了160亩地扩充面积。该试验场主要进行三种试验,“曰水田试验,曰陆田试验,曰木框试验。试作之事分六种,曰普通作物,如谷、菽之类是;曰特有作物,如麻、烟草之类是;曰蔬菜;曰果树;曰有用树木;曰草花”。[12]籽种试验是该试验场的一项重要工作。端方认为它不仅关系试验场效益而且还关系民生,所以特意请驻俄钦使代购外国346种籽种。[13]籽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中国传统农业往往忽视良种选择,更缺乏先进的选种技术,以致农业产量一直比较低下。而西方则通过科学试验筛选出优良籽种,然后进行推广种植,所以产量明显高于中国传统农业。这也是端方之所以重视籽种试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端方为两江地区农业试验场的创建以及顺利开展科学试验做了大量工作。1907年,为使农业试验场拥有丰富的陈列品,端方购买了大量珍禽异兽和新奇花木,[14]保证了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当有人禀请在试验场中设立温室时他也非常支持。他说:“查东西各国凡于农事试验场中,无不建有温室,以为植物营养之所。”[15]端方重视和推动农业科学试验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江地区农学落后的局面,促进了该地区由“经验农学”向“试验农学”的转变。这也是两江传统农业走上近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创办农会和农业公司

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家庭生产为主,这种农业组织方式由于经营分散,缺乏交流,加上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妨碍了近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而农会和农业公司可以将农民组织起来,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这不仅可以解决农民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促使他们将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端方正是看到了这种先进的农业组织经营方式具有的优势是家庭生产所不具备的,才在两江地区大力扶持创办农会和农业公司。

端方善于吸纳其他地区发展近代化事业的经验。直隶是清末创办农会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创立农会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有不少地方官员派人前去参观学习。1907年,端方专门派人到保定府调查农会章程,借鉴保定农会的经验,并以其为蓝本在江宁地区创立了类似的农会。[16]

有的农会由于资金紧张而无法为继,端方设法为其解决这一难题。锡金农务分会总理周廷弼恳请他“札饬锡金两县统筹的款,实力维持”。端方认为这是“为整顿农业起见”且“事关地方”,遂批示:“查该总理周道廷弼禀陈各节,均于振兴农业前途大有关系,自应由地方官实力辅助,以期推行尽利。”[17]这对当时缺乏资金的农会来说,无异是雪中送炭。

农会的职能较为广泛,可以兴办农业试验场、改良肥料,还可以创办农务学堂,等等。南翔绅商朱德镛等人集股创立农会,“并拟请拨官荒,兴办农业试验场,以资实验”,目的即振兴实业。端方对该农会的这些活动大力褒奖,并准其所奏。[18]锡金农务分会认真履行职责,大力开展“试验种植、改良肥料、筹设农桑半日学堂”等农业改良活动,故无锡、金匮两县“农务日有起色”。[19]

此外,端方也重视发挥农业公司的作用,以促进两江传统农业的改造。清末,两江各地荒地颇多,端方认为任由这些荒地废弃非常可惜,所以极力主张各地创立农业公司进行垦殖。在他的倡导下,两江地区创办了很多农业公司。丹徒县士绅韩赞元等人创办了阳屯树艺公司,从事树艺改良。[20]兴化县地形低下土质肥沃,有板荒水荡田数万亩。该县廪贡生刘鸿文等人集股设立了农业公司,先用土法耕种,然后购买机器垦种。端方认为这有利于兴化农业的振兴,非常支持。[21]镇江荒地甚多,端方札饬所属各地“应速招佃或集公司领垦,勿任荒弃”。[22]不少热心农务之士也响应端方的号召设公司垦荒。瓜洲王、季两富户就利用圩外荒地创办了大益公司。[23]江西义宁州牧杜璘光当时年近七十,仍不折不扣地执行端方指令创办了种植实业总公司。端方非常感动,批示道:“此等实心任事之员,近今实不多见,且调查该令到任履历,年近七十,又曾因公罣议,乃尚能侃侃而谈,力陈时弊,所谓经挫折而不损,至暮年而不衰,更见志趣不凡,深堪嘉尚。仰江西藩学臬三司通饬各属,以励其余,仍饬将应办事宜,随时认真举办,毋负厚望。”[24]可见,两江地区的很多官绅对端方兴办农业公司鼎力支持,而这些农业公司也为两江传统农业带来了一些新元素,如农业经营的组织化、先进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农业机械的应用等,直接推动了两江农业的近代转型。

综上所述,作为晚清封疆大吏中的一位实干家、满族官员中的佼佼者,端方在两江任督抚期间,竭力兴办近代农业教育,积极开展农业科学试验,热衷于设立农会和创办农业公司。他将两江传统农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推动了两江农业的近代转型。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端方理所当然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1]前苏抚端奏现办苏省学堂大概情形折[N].申报,1905-02-16.

[2]各省农业汇志:江苏[J].东方杂志,1907,(9).

[3]江督拟设农林学堂[N].申报,1907-05-04.

[4]农务学堂定期招考[N].申报,1907-05-04.

[5]署两江总督端中丞选派学生留学各国札文[N].申报,1904-11-15.

[6]江督对于学务之热心[N].申报,1909-06-28.

[7]批准饬购农学丛书[N].申报,1907-07-22.

[8]批奖刊印蚕桑浅说[N].申报,1907-09-24.

[9]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园艺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471.

[10]撷华书局.宣统己酉大政记:第8册[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657-658.

[11]禀请派捐创办农业试验场[N].申报,1907-09-01.

[12]端方.端忠敏公奏稿:三[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1505.

[13]驻俄钦使咨送农品子种[N].申报,1908-01-10.

[14]江督购运农事试验场陈列品[N].申报,1907-03-19.

[15]江督批准建设温室[N].申报,1909-01-26.

[16]江督批准派员调查农学[N].申报,1907-10-28.

[17]札饬维持锡金农会[N].申报,1909-06-12.

[18]批奖南翔绅商创立农会[N].申报,1907-08-20.

[19]锡金农务分会之督批[N].申报,1909-06-07.

[20]督批阳屯树艺公司之禀词[N].申报,1907-08-02.

[21]批饬考查试办垦务[N].申报,1907-09-04.

[22]札饬注意垦荒[N].申报,1908-01-28.

[23]禀请开办大益公司[N].申报,1907-12-22.

[24]撷华书局.宣统己酉大政记:第19册[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1536.

猜你喜欢
端方农会试验场
汽车试验场噪音试验路吸声系数研究
惊“扇”之人
端方的古怪演讲
失父
近海海洋仪器试验场微波通信系统构建与测试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无人系统试验场开放
孝感汽车试验场获交通部认可汉阳所业务不断延伸
端人不若是 方伎何其多
细数台农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