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形成与当代实践

2013-04-07 09:57李发武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民主评议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李发武

(湛江师范学院 规划与法规处,广东 湛江 52404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任何伟大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这是历史发展公认不争的事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用革命实践进一步证明了这个深刻的历史结论,之所以取得革命胜利的最大法宝就是选择和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容置疑,中国共产党若离开了群众路线,形同失去了工作方向;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无异于生鱼失去了活水,党的伟大事业就失去了根基和活力。因此,坚持群众路线,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 群众路线是经历史证明的执政良策

纵观几千年中国政治舞台,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隶制度王朝夏朝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王朝的建立,再到公元20世纪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政府被辛亥革命推翻,历时数千年,历经60余朝,不断演绎着从顺民心而兴起到违逆民心而衰亡的喜悲剧。无数历史证明,支配政权兴亡的,不是统治者主观愿望,而取决于黎民百姓,即广大的人民群众。一切存有剥削压迫、违背民心的政权必将走向灭亡。《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是中国早在先秦时代提出的治国思想,强调为政者应得民心,顺民意。纵观各个朝代,社会均有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不良现象,唐代诗人杜甫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面对社会中一系列的不良现象,关键在于执政者如何应对并有效解决,从民心顺民意这已是世代不变的执政呐喊,千呼万唤,天人共鉴。

二 革命战争年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形成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产生的,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遇外来侵略、丧失主权独立、频发军阀混战的社会状态下,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群众渴望脱离压迫,向往民主自由。而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这一点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任务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上达到高度一致。当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强有力的宣传发动、组织武装的影响下,选择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起血肉关系、鱼水情谊,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那时候的群众,自发自觉地制作土枪、地雷、斧头等武器,加工生产大米、土豆等粮食,冒着枪林弹雨送往前线,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相依为命、同甘共苦,共同编织了一串串感人的故事和一幕幕动人的情景。陈毅同志曾经将淮海战役形象地比喻为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他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在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凝结党的集体智慧,提出了这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这一经典论述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标志。

三 新时期党群问题的深刻剖析

正确的选择,光明的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际均对群众路线进行精辟的论述,把群众路定性为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坚持的工作原则和路线。可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有人说中国的社会“变狠”了,何出此言?反观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尤其是社会的利益分配问题和某些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已遭到人民群众的反感、失望和唾弃。与此同时,当前出现的贫富悬殊、道德沦丧、阶级固化等不良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远离人民群众是最忌的表现

新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建立的,封建帝制、君臣思想还根深蒂固,严重影响着有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先进制度。“当官”这个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当官”成为众多人的追求目标和人生梦想。从“官相”谈起,人们往往都用封建帝制时代的标准看当今的“官相”,却不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范作参照,评价标准已经歪曲。“官瘾”的驱使导致很多非良性的竞争,用非正常手段获得上任所付出的代价,只能在后来的仕途上谋取,出现了不合理的价值追求。“官权”过于集中而失去有效制约,现行的制度或者默认的潜规则,反映出领导的权力过于集中过大,失去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个人崇拜和腐败,官气、官话、官风自然而生。“官派”的风气也颇为盛行,官为官办事是举手之劳,官为民办事没有好处就比较困难,难怪群众遍说官官相卫,大大削弱了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官威”滋长了一些党员干部豪华轿车走访群众,下车有人开门、提袋、撑伞,官架子十足,处理事情片面地认为领导决策的重要性,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响应与落实。这些汇聚成当今一些党员干部的不良品行,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背道而驰。

(二)党员干部的履职方式脱离人民群众是最险的做法

新中国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执行,更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但是,一些意志不坚的党员干部在社会经济建设的浪潮中,明显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是少数领导干部的问题,但是少数“坏鱼”污染整个“鱼池”。追思革命战争年代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坦诚相待,肝胆相照,没有任何秘密,有的秘密也是相对敌人而言的,而且对人民群众是有利的。再看今时,人民群众有些情况没有知情权,甚至没有参与权。这样大大地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严重伤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亲密感情,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不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后果不堪设想。

(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是最怕的事实

始终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民群众,本无过大的利益之争,如果自身眼前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极大的失望。有些党员干部没有很好地意识到这些问题,往往会因小问题带来了大影响。现存的群众利益受损和分配不公现象不少见。政治权利上,由于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制度不够健全,人民群众没有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治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日常生活上,由于某些领导干部以职权谋私利,造成人民群众办事难、找人难,群众常说“登天难,求人更难”;经济利益上,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主动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致富,先富起来的城市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在农村土地征用、城镇居民拆迁、企业体制改革中,群众利益还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一些企业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问题时有发生。一向以一切为人民服务作为光荣使命和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让人民群众在现实的生活中,感觉到存在较大的反差。

四 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建议

当今不断凸显的社会问题和深刻社会矛盾告诫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势在必行。党中央提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体要求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坚守、拉长和壮大党的“生命线”;关键在于永远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短短十二个字,它们紧密相联、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照镜子是其他行动的前提;正衣冠是做好表层工作的着力点,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洗洗澡是清理自身坏习气的重点;治治病是解决自身内部不足的关键点。只有照镜子,方知衣冠不正;只有发现衣冠不正,才去勤洗澡;只有洗澡,便更清楚自身的小毛病。如果说其是一场优胜劣汰的运动赛,那么人民群众是的裁判员,党员干部是运动员。只有运动员和裁判员一起参与,才有规范可言、标准可依、效果可见、分出优劣。没有人民群众裁判员的参与,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等于缺少裁判的娱乐性的运动赛。造福人民必须依靠人民,在干群同行的路上,党员干部应由人民当镜子做裁缝,由人民给香皂开药方。

(一)以人民的满意为镜子:照镜分清美丑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必须解决以何为镜子。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内容要紧靠着人民群众,意义在于服务人民群众,途径离不开人民群众。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如果缺少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就难以体现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必须采取全新的动员方式,不光要召开全党领导干部的动员大会,还要召开人民群众代表的动员大会,让人民群众走上主讲台,让党员干部聆听人民群众诉说心里话,表达内心情。只有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为镜子,才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普通镜,而不是哈哈镜,才能真正让党员干部照清楚自身的模样,分清美与丑。

(二)以人民的要求为尺寸:衣衫量身定做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必须解决由谁正衣冠。展示中国共产党简政亲民的执政观,关键做到与人民群众利益保持高度一致,顺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能否真正做到严纪律、正作风、促廉洁,是否全面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是党员干部运动员自身说了算,而是由客观公平的人民群众裁判员才能准确评定。党员干部的衣冠主要是穿给人民群众看的,端庄与否由人民群众的评价为准。只有以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为尺寸,量身定做,党员干部穿上人民缝制的衣服,才能合身得体、温暖耐看。

(三)以人民的损失为香皂:洗澡洁身自爱

群众路线必须明确如何洗净澡。“洗洗澡”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进行自我净化,最终要擦亮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必须清楚用什么来清洗自身的污垢。中国共产党始终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或侵害,就是党的过失;如果党员干部利用职位职权之利谋取人民群众的利益,那是党员干部的罪过。党与人民群众一家人,就不应存有私心,更不能出现欺诈。党员干部只有心想群众苦、脚踏群众路,为人民群众打通隔心墙,脱下防晒衣,牵上连心线,用人民的损失作为香皂,才能彻底清洗干净、洁身自爱。

(四)以人民的建议为药方:治病对症下药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中之重是怎样治好病。目前所采取的措施,诸如走访一个乡村、解决一个农民难题、慰问一个贫困户等等,大多数都只是要求党员干部怎么做,就象病人不去找医生诊断而盲目自找药吃一样,最终不知自身准确病情而得不到有效的药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途径只有从党员干部向人民群众做什么转变为党员干部接受人民群众要求做什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若能开展“群众接待日”、“民事处理意见反馈会”,或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开设群众议事专栏等措施,让党员干部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体检”和“把脉”,就能为党员干部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五 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考核创新

有人说,当官就是在冒险,“腐败”就冒着法律险,“清廉”就冒着排挤险。实际上说明官场上的不良之风比较普遍,主要原因在于上级领导对下级干部掌控了绝对的控制权,下级只能服从上级,而忽略了最低层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求。杜绝这种现象,确保群众路线的有效实施,必须创新现有的党员干部考核方法,把考核评价的主动权交回给人民群众。李源潮曾指出:“考评机制对形成正确的干部导向很关键,怎样考,干部就会怎样走”。显然,只有由人民群众当考官,才能让党员干部坚持和发展好群众路线。

(一)扩大民主评议范围

现行的民主评议很多都是党内上下级的民主评议,有些操作甚至要求实名填写,而且规定参与人员的资格。实际上是小官评议大官,直接就是“官评官”,把下官作为群众,而没有真正向服务对象的普通人民群众征求意见,评议范围过窄。民主评议的全过程毫无普通群众参与,普通群众不知所云所语。这样的民主评议,还不利于敢说真话、敢干实事、无私办事的干部,因为这样可能伤害了其他干部的利益。只有从“官评为主”转变为“民评为主、官评为辅”,从“党内评议”转变为“党内外合评”,才能有利于为敢于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保驾护航,形成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

(二)确定民主评议主体

现行的民主评议都是汇总所有考核对象,统一由相同的人员进行考核评议,形同“打火锅”,把所有的食物都放在同一窝来煮熟,难免混浊,失去各自独特的味道。同时还出现了有些党员干部因为考核者的不熟悉而受到莫名其妙的评议,缺乏了科学性。只有将民主评议改为由服务对象作为“主考官”,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的党员干部应有不同的评议主体,才能体现民主评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才能确保党员干部真心实意的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求来开展工作;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感情评”、“关系评”的不良现象,也消除坚持秉公办事、清洁廉明的党员干部被打击报复的思想负担。

(三)界定个人述职概念

民主评议的前提就是述职,党员干部的个人述职应该是对其本人任期内思想、工作、廉政等方面的小结,但却成了很多党员干部所负责的部门工作总结,把单位的工作成绩变成个人的功劳,混淆了个人与集体的概念,本身就存在着以公谋私的倾向,也挫伤了其他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更遮掩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只有明确个人述职的概念与范围,平衡个人述职与群众评议意见的权数,适度把群众评议的意见与个人述职的不足公开,才能确保个人述职的准确度和深刻度,有效避免个人述职的虚伪性,提高党员干部考核的实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经过长期实践后对群众路线的准确表述。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需要全体党员干部一辈子的坚持和一生的实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2]焉荣竹.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与思考[J].发展论坛,2000,(6):31-32.

[3]冷溶,张贺福.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J].求是,2001,(13):52-55.

[4]韩克玉,高继文.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J].理论学刊,2001,(4):74-76.

猜你喜欢
民主评议党员干部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建立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如何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辛集市政协委员对全市乡科级进行民主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