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综合防控技术

2013-04-07 15:01刘承军
兽医导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O型口蹄疫猪只

刘承军

(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局,山东聊城 2520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传染迅速、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国家将其列为强制免疫动物病种。各种日龄的猪均可以感染此病,但以育肥猪和保育猪发病较多。近年来,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病例也不断增多。本病传播快,发病率高,潜伏期为1~2 d。发病猪一般体温不高或稍高(40℃~41℃),主要症状是跛行,蹄部初期蹄冠、趾间红肿,不久逐渐出现米粒大、蚕豆大充满灰白色或灰黄色液体的水疱,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暗红色糜烂。如无细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如有继发感染,严重者侵害蹄叶、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疗程稍长者也可见到口腔及表面上有水疱和糜烂。哺乳母猪乳头的皮肤常见有水疱、烂斑,吃奶仔猪,突然出现伪狂犬病样表现:角弓反张,口吐白沫,四肢泳动,通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可达60%~80%,部分育肥猪也会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口蹄疫防控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做好口蹄疫免疫工作

免疫接种是控制口蹄疫疫病发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规模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特点和当地情况以及疫苗种类,制定免疫程序,实行程序化免疫。生产中,我们常用猪口蹄疫O型高效灭活疫苗或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进行免疫(因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副反应小,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高被多数规模养猪场所接受):种公猪、后备公猪,每年要免疫4次;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0~20 d和产前30 d左右各免疫一次;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前7~10 d免疫和产前30 d前后各免疫一次,仔猪于60~70日龄首免。免疫剂量为耳后注射猪口蹄疫O型高效灭活疫苗2 ml/头或合成肽疫苗1 ml/头。在做好口蹄疫免疫的同时,也要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饲养场在受到口蹄疫疫情威胁时,要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对于种猪及30日龄以上的育肥猪全部进行口蹄疫免疫,并间隔10~14 d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在注射疫苗前后3 d,料中加入5%的VE粉,可降低怀孕母猪流产率,并促进抗体生成。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对于30日龄以内的仔猪,免疫效果不理想,一般不主张接种疫苗。病猪、弱猪、僵猪对疫苗的耐受性和应答性较差,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或继发感染,因此不宜注射疫苗。

二、做好生物安全防范

1.实行封闭管理。规模养殖场要切实推行自繁自养管理模式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每个阶段的猪群同时进入同一猪舍单元饲养,转群时又同时全部转出去,进入下个阶段饲养或出售,减少仔猪与成年猪产生交叉感染的几率。猪场生产区应有围墙等隔离设施,区别分开生产、生活区,生产区只留更衣室人员入口、饲料等投入品入口以及装猪台。饲养场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与外界的直接联系,严禁猪场不同生产区的饲养人员互相串访,即使在同场内,在处理不同畜群或猪舍事务时,也必须更换外套、鞋,避免疫病传播。

2.强化消毒。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杀灭或清除存活在猪场内、外环境及猪体表病原体的最有效的方法。要重视运猪车和运粪车的消毒,规模猪场粪场门口一定要设消毒池,坚决防止运猪车辆及其人员与猪场内用具及人员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要抓好进场人员消毒,生产区人员不得随意外出,特殊情况外出后必须洗澡、更衣、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场。要做好粪车消毒,场内送粪车与场外运粪车要分道行驶。采用2%~4%烧碱液、3%~5%次氯酸钠、0.5%过氧乙酸、1%强力消毒灵或3%甲醛液日常消毒。

3.加强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基础。要使用全价饲料,保障猪群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需要量,使免疫系统正常运转。要减少应激,尽量使猪群生活环境安静。要避免霉菌毒素、营养不良对猪只生长及抗体水平的影响。

4.加强疫病监测。要建立健全兽医检验室管理制度,科学制定监测计划,及时了解猪群的健康水平。每半年对全场种公、母猪采血,进行全面的疫病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防疫。

三、做好发病时的控制工作

该病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只突然死亡,蹄壳松动脱落和继发性感染引起的死淘率升高,以及病愈猪生长缓慢,料重比高等,当猪场发生口蹄疫或疑似口蹄疫时,必须按“早、快、严、小”原则,采取得力的紧急措施,尽快将口蹄疫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病控制措施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管理。如果猪群密度越大,猪舍环境相对较差,猪只之间相互传播速度越快,一旦有猪只发病,要尽量降低饲养密度,优化猪只的生长生活环境。为防止扩散或蔓延,要组织人力物力及时封场封舍,减少人员走动,限制人员和车辆来往,严禁饲养员和技术员串舍,防止将病毒带出场外和传入未发病栋舍。一旦猪场发病,要选用2%~4%烧碱液、3%~4%甲醛液,0.3%~0.5%过氧乙酸等做好舍内外消毒工作。百菌消-30,卫康消毒剂,强力消毒灵等对猪群消毒。发病猪舍每3~4 h消毒1次,假定健康群每天消毒2~3次,健康群每天消毒1~2次,猪场生活区应每天消毒1次。

2.紧急接种口蹄疫疫苗。根据“先健康群、后假定健康群,由外向里”顺序的原则,可使用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对受严重威胁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必须严格按照一猪一针头的原则,适量加倍接种剂量。因为紧急接种疫苗容易加速口蹄疫的传播,并且需要14 d左右才能产生口蹄疫抗体,或者因为注射疫苗应激反应大,猪只处于隐性感染期,有促使本病暴发的作用,所以对发病舍的猪群不应实施紧急接种。

猜你喜欢
O型口蹄疫猪只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