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鸡业中鸡痘的防治

2013-04-07 15:03张洪伟
兽医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养鸡业鸡痘痘病毒

张洪伟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河北唐山063300)

随着现代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的出现,除了一些高致病传性染病对鸡群的侵害外,鸡痘在养殖业中也给养鸡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损失。当讲到鸡痘时人们的思想还只停留在以前的皮肤性鸡痘的时期,其实现在鸡痘在养鸡业中从皮肤型转到黏膜型的速度特别快,并以它的病程长等特点久治不愈,并感染其他疾病,给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尤其在肉鸡养殖业中影响最大。

一、鸡痘病毒的特点

鸡痘病毒是疱疹病毒,可感染家禽和鸟类等,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砖型,大小为250×354 nm,病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NA和脂质,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内装配,感染后24~72 h就可查到细胞核内病毒的RNA和DNA,病毒在1%的福尔马林中能活9 d,加热 50℃ 30 min 或 60℃ 8 min 灭活,在干燥的结痂皮内能存活数年或数月,对乙醚有抵抗力。可见鸡痘在养鸡业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病。

二、鸡痘的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皮肤损伤传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入秋后蚊虫增多时为该病的高发期。

三、症状

潜伏期4~10 d,临床上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及两种混合型三类。

1.皮肤型病变特征。主要是皮肤无毛,形成结痂性病灶,突出高于皮肤,由白色变成黄色并形成黑色结痂,经2~3周的病程后结痂自行脱落,特别是在病鸡的鸡冠、肉髯、眼睑和翅下无毛处明显。由于体温升高,会影响到鸡群的采食量和产蛋率,肉鸡则影响到其生长和出栏的价格。但该型鸡痘病引起鸡群死亡率非常低,而且鸡只有自愈的可能,往往在蛋鸡养殖业中不被重视。

2.黏膜型病变特征。又称湿痘,主要在口腔、食道或气管黏膜、眼睑表层形成白色不透明的纤维蛋白状奶酪样坏死痂膜,痂膜增大可堵塞咽喉和食道,影响正常呼吸和采食,且不能自愈引起死亡。若及时拨去痂膜,可见到出血糜烂性炎症,并减轻病鸡的症状而使鸡生还。该型在养鸡业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疾病。

3.混合型病变特征。指在同一鸡群中有的是皮肤型鸡痘,有的是白喉型鸡痘,也有的是以上两种都有。尤其是两种都有的死亡率较高。

四、诊断

由于得鸡痘病的病鸡外表表现非常明显,肉眼就可很快进行辨别。

五、预防

1.预防鸡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鸡痘疫苗”。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注意接种途径,必须是刺破皮肤将疫苗留在皮肤的伤口处使鸡感染而产生抗体,饮水和注射都不能产生抗体。另外接种日龄和时间也非常重要,一般在20日龄左右和开产前接种可得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还有在夏秋到来前进行接种,让鸡只的抗体在那时达到最高。

2.环境的预防,搞好灭蚊措施。由于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应对所有可以孳生蚊虫的水源进行清除;鸡舍要钉好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并用灭蚊药杀死鸡舍内和环境中的蚊子。另外鸡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变和脱落的痂皮中,而且鸡痘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很强,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所以要注意舍内和环境的消毒工作。

六、治疗

当鸡群出现该病的特征时应用一些宣发解表的中药进行治疗。皮肤型的可用5%碘酊或紫药水涂擦伤部直至痊愈,另外皮肤型能引起皮肤的溃烂而感染葡萄球菌或者绿脓杆菌,在治疗上应加入抗菌药。黏膜型的可将气管、食道、眼睑内的干酪物取出并用5%的碘甘油饮水2~3 d。眼内可用恩诺沙星或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直至痊愈。

猜你喜欢
养鸡业鸡痘痘病毒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马来西亚将禁止活鸡出口
鸡皮肤型鸡痘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防控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鸡痘的诊断与防控
当前禽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农村养鸡业现状及技术推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