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慢性鼻窦炎验案1例

2013-04-07 16:40赵崇智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蔓荆子印堂针药

赵崇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1 病 例

王某,男,18岁,于2012年3月15日初诊。2年前因感冒后反复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长期服用先锋霉素等治疗效果不显。现鼻塞流黄涕,伴头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说话鼻音较重。纳差,口干欲饮,二便调。查舌边尖红苔黄,脉滑数。耳鼻喉科检查见双鼻腔中下鼻道有脓性分泌物。X线拍片示慢性副鼻窦炎。中医诊断为鼻渊(肺经郁热型)。西医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治宜祛风散热,宣通鼻窍。药用炒苍耳子12g,白芷12g,辛夷10g,防风10g,蔓荆子9g,蝉蜕6g,羌活9g,生石膏20g,炒栀子12g,川芎9g,甘草6g。3碗水煎成1碗,温服,复煎1次,每日1剂,连服10天为一疗程。服药后居室内暂不外出,忌生冷、肥腻、酒。另取印堂、迎香(双)、鼻通(双)、合谷(双)、列缺(双),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印堂沿皮下向鼻根方向捻转透刺0.5寸,得气后继续捻转10~20S,鼻根部呈持续性酸胀后留针20~30min,每隔10min捻针1次,以加强刺激;迎香向内上平刺0.5寸,透鼻通。局部胀痛,可扩散至鼻部,用平补平泻手法;鼻通向下方斜刺0.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鼻额部,运用平补平泻法;合谷、列缺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每次20min,10天为一疗程。针药并用2个疗程后诸症减轻,仍偶有鼻塞。继续治疗1个疗程后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2 体 会

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范畴,多为风邪侵袭、肺经受邪所致。治当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为主。炒苍耳子、白芷、辛夷、羌活、防风、蔓荆子、蝉蜕祛风除湿止痛,使肺气得以宣发,髓海得以清明。邪郁化火而口干欲饮,故用石膏、炒栀子清热泻火,并防辛味太过。“久病必瘀”,故加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化瘀通窍之功。迎香、鼻通、印堂分别位于鼻柱上、中、下三部,鼻腔外侧周围,三穴同用,有协同作用。列缺乃手太阴络穴,合谷乃手阳明原穴,远近相配,共收疏风散热、宣肺利窍之功。单用针刺排脓效果差,单用中药症状缓解慢,针药并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蔓荆子印堂针药
HPLC法检测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
蔓荆子药材与炒蔓荆子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蔓荆子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蔓荆子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球迷·缪印堂荐评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
缪印堂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