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促柘溪库区渔业健康发展

2013-04-08 02:15安化县畜牧水产局蔡泽汉
湖南农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安化县养鱼网箱

安化县畜牧水产局 蔡泽汉

被誉为“资水明珠”的湖南省柘溪电站坐落在安化县城西南12公里处。库区水面最高水位时在安化县境内有1.12万公顷,发展渔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10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加大了网箱养鱼、拦网养鱼的扶持力度,库区渔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至2012年底,库区共发展网箱25800口,拦网养鱼287处,控养水面3000公顷,养殖鱼类品种16个,养殖产量达到了18800吨,为广大傍水而居的农户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一、树样板

柘溪库区每一项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都是安化县水产技术部门率先进行试验,待试验成功后再向养殖农户推广。从网箱养殖草鱼、鳙鱼开始,现在库区网箱、拦网养殖鳙鱼已成为库区渔业的拳头产品,每年有3000多吨鲜活鱼或冷冻鱼头远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从2000年起引进名优鱼新品种16个,成功推广13个名优鱼新品种,其中美国斑点叉尾鲼回于2001年引进,于2003年进行大面积推广,柘溪库区成为了湖南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现在库区每年可产各种鲜活鱼1.8万余吨,其中鳙鱼7000余吨、美国斑点叉尾鲼回7000余吨。

二、抓技术

1.抓好技术培训 县水产技术部门每年都要在柘溪库区分乡镇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使参训学员能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并能学以致用。

2.抓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 县水产技术部门投资5万多元,购置了一艘载重60吨的机动船,3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库区每星期进行1次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送饲料和鱼药进行上门服务,询问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抓好鱼病防治,确保养殖成活率 随着水产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和水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来的很多药物和技术已经落后,特别是美国斑点叉尾鲼回的病害防治,年年有新病发生,县水产技术干部长期在生产第一线进行试验,遇到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立即聘请专家会诊。每发现一种鱼病便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控制,为养殖户减少了损失。

三、全面实行健康养殖

1.举办培训班 全面讲解实行健康养殖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饵料和天然饵料 开展“三网”养鱼,即拦网、大网箱、小网箱进行立体养殖,充分利用了饵料生物和人工饵料,既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散失饵料和排泄物对水体的污染。

3.移植太湖银鱼 1998年,安化县与江苏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联营开发柘溪水库,移植银鱼受精卵5000万粒,现在银鱼已基本形成种群,虽然没有达到商品生产规模,但消耗了大量的浮游生物,保持了库区良好的水质。

4.实行大库蓄禁 保护水库中的天然鱼类资源,同时水库中的天然鱼类可充分利用散失的饵料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保护了水环境。

四、开展水产专项执法行动

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坚决打击炸鱼、电鱼、毒鱼、偷鱼和非法抬网捕鱼等违法行为,确保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开展鱼饲料的抽检 每一个饵料品牌首先必须进行商检备案,检查备案证书,并抽样到上级检测机构检测。对库区渔业生产所使用的21个品牌全部进行了检测,对检查不合格的发出整改通知书,对检测不合格的严肃处理。

3.开展鱼用药物大检查 首先根据农业部和加工企业提供的食用动物和出口动物禁止使用药物清单,复印发至库区养殖户手中,做到人手一份,力争做到家喻户晓。其次是开展大规模的药物清查工作,对鱼用药物经营户和养殖户使用的药物进行清理,对不合格的药物全部收缴,每年开展清查行动不少于2次。

五、努力培养规模养殖户

近年来,柘溪库区渔业生产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培养了一大批的养鱼大户,其中年产值上100万元的达29户,50万元以上的超过160户,有些户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

猜你喜欢
安化县养鱼网箱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露珠计划”专栏
荷塘美
养鱼记
鱼经
唐宋时期安化峡、安化县及安化镇位置考辨——兼谈秦汉时期的鸡头道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安化县草食动物生产发展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