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液收集与肠内营养液混合回输治疗肠外瘘的应用及护理

2013-04-08 04:40徐美文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肠液消化液回输

徐美文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浙江 台州318020)

肠外瘘是外伤和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其病情复杂,处理非常棘手。2008年7月~2012年6月,我们共收治肠瘘病人27例,其中12例患者采取消化液回输加肠内营养(EN)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其中女3例,男9例,年龄26~78岁,平均(43.2±12.8)岁。十二指肠残端瘘4例、胃小弯侧瘘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后)、上段空肠瘘2例(肠破裂修补术后1例、肠粘连松解术后1例)。患者于术后5~13d发生肠外瘘,平均8.3d。

1.2 消化液收集及回输 肠外瘘发生后,将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拔除,经原窦道放置自制腹腔双套管进行腹腔持续主动负压冲洗引流。每隔2~4h将收集的外漏消化液,用无菌双层纱布过滤到开口输液瓶去渣,通过另一管道利用三通管与肠内营养液经鼻空肠管或空肠营养管混合,采用24h持续均匀泵入肠内营养输入瘘口远端空肠。肠内营养制剂为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百普力,荷兰纽迪西亚公司)或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荷兰纽迪西亚公司)。

1.3 结果 全组患者在确诊瘘后3~7d开始收集和回输消化液,肠内营养在回输消化液1~2d后进行。所有患者在回输消化液和肠内营养3~5d后即已减少输液量的达50%以上,使患者完全脱离静脉营养,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全组患者无死亡,除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及1例胃空肠吻合口瘘患者术后3月行手术治愈外,其余患者均在10~35d内自愈。有3例在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和腹泻,在减少回输量并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均匀输入后好转。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肠瘘患者因各种引流管及疼痛的刺激感到不适,加上开始时常需要反复试验,使患者产生厌倦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关心体贴病人,向患者耐心解释消化液回输联合EN治疗的目的、优点、必要性,以及在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对治疗副反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定期巡视病房,及时解决输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必要时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悲观、焦虑的情绪,增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积极采取措施,将患者的痛苦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 常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各引流管的引流量及回收的肠液量,了解电解质的变化,防止水电解质失衡。给予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发生;可适量口服香油以润滑咽喉部,减轻患者鼻饲管引起的不适感。

2.3 消化液回输的护理

2.3.1 消化液引流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及保持有效的引流是控制感染的主要措施,有时较抗生素的应用更为重要[1]。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折叠、扭曲,协助患者翻身及整理床单位时,防止牵拉脱管或消化液逆流,准确记录消化液的颜色、性质、数量。

2.3.2 输注导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用一细绳在鼻腔处鼻胃管上打一绳结后系在耳后,以防脱出,主动巡视病房,协助患者翻身、拍背,观察管道有无脱出、固定胶布有无松动。输注管每24h更换1次;保持营养管通畅,每次输注前后用温生理盐水50ml冲管,输注期间每4h用温生理盐水10~20ml冲管1次,停止输注期间每4h冲洗管道1次;尽量不经输注管注入药物,如必须经输注管注入药物时,要将药物碾碎并充分溶化,注入药物前后用温生理盐水20ml冲洗管腔,以防药物和营养液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堵塞。

2.3.3 回收消化液的管理 每2~4h收集1次消化液并及时回输,有报道[2]消化液引出后2~4h内细菌数没有增加,因此在此时间内回输是安全的。随着时间继续延长,消化液中的有效成分将逐渐减少,而细菌也逐渐增多[3]。因此不能按时、完全回输时,应丢弃剩余的消化液,待引流出新鲜消化液,再输入。引流出的消化液必须过滤后装入无菌空瓶中回输;消化液过于黏稠时,予生理盐水稀释后回输,以免堵塞输注管。本组患者每天回输消化液800~1 500ml,均予回输,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2.3.4 EN的护理 输注营养液时要掌握好浓度、温度及输注的速度,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以后逐渐增加,以采用肠道输液泵匀速滴入为佳,开始滴入速度为25ml/h,以后每天递增25ml/h,至100~125ml/h时维持。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可采用电热加温器加温输注管道。观察大便次数、排便量,输注过程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情况,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血糖、尿糖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处理。本组病例均采用肠道输液泵,肠内营养种类:百普力、能全力,12例患者耐受良好,未发生水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2.3.5 输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处理 (1)腹胀、腹泻的处理:本组有3例在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和腹泻,在减少回输量并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均匀输入后好转;(2)营养管阻塞的处理:因营养制剂均偏酸性,5%碳酸氢钠有助凝块溶解,故一旦发生导管堵塞,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20ml加糜蛋白酶持续反复冲吸。堵塞的导管一般不允许用导丝疏通,因为可能导致导管破裂或肠穿孔,如果堵塞部位不深时,可用导丝将凝块搅碎,注意导丝进入长度不能超过导管的长度。本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用5%碳酸氢钠2ml加生理盐水至10ml注入导管保留数小时,使凝块溶解,然后反复抽吸,最后导管通畅。

3 讨论

“如果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的使用时,就应使用肠道”,已成为目前公认的营养支持原则。肠液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和消化酶,是任何人工配制的液体无法比拟的。利用仍然存在的肠道功能,收集并回输肠液,不仅简便易行,符合病人的生理需求,减少输液量,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还可与EN液充分结合,使营养液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更趋完善[4]。目前,在肠外瘘早期确定性手术尚不成熟,治疗过程漫长,检测复杂,费用昂贵的困境下,大大简化了高位肠瘘治疗的复杂性,为病人最终赢得手术机会提供了有效、简便和经济的支持手段[5]。

消化液收集回输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对肠内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肠瘘愈合;减少机体消化液的丢失,有助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效地维持瘘口远端肠道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支持肠黏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总之,自体消化液回输联合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林雪爱,袁慧萍.胃手术后并发吻合瘘或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5):310-311.

[2]倪元红,任建安,黎介寿,等.肠外瘘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2):119-121.

[3]高勇,彭南海,李幼生.消化液回输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5):82-83.

[4]王建忠,曾祥福,王小农,等.外漏肠液与肠内营养液混合回输对高位肠外瘘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2,20(1):56-57.

[5]朱晋国,任建安,王新波,等.肠液回输对肠外瘘患者肠内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10):724-726.

猜你喜欢
肠液消化液回输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防治探讨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生长猪空肠液中主要消化酶活性与饲粮养分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
泽芪汤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43例
消化液回输方法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
模拟鸭肠液中消化酶的批次来源与活性贡献对饲料原料消化能力的影响
鸭空肠液中全消化酶与主要消化酶体外总消化能力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