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地下水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3-04-08 18:52赵彦菊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3年10期
关键词:肇东市排泄量补给量

□ 赵彦菊

(作者单位:肇东市水务局 151100)

一、自然情况

肇东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南与哈尔滨市隔江相望,东与呼兰区、兰西县毗邻,西临安达市、肇州县、肇源县,北部与安达市接壤。全市面积3 905平方公里,多为平原区,其中耕地面积302万亩,人口93万人。地面海拔高程在120米至230米之间,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多年平均降水量448毫米,蒸发量1 638毫米,地下水储存量3.07亿立方米。

二、地下水补给量分析计算

肇东市地下水资源的计算方法和依据是黑龙江省水利厅1999年10月《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技术规则》及1982年11月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地下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技术细则》。肇东市地下水资源评价对象第四系孔隙潜水及与潜水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第四系孔隙弱承压水,并以现状条件(1997年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为评价基础,具体计算了多年平均地下水总给量及合理条件下的可开采量。

总补给量包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渗入补给量和其他补给量。其中,地表水体渗入补给量、渠灌田间渗入补给量和渔塘(芦苇)渗入补给量等;其他补给量主要指山前侧向径流流入量。肇东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没有山前侧向径流流入量。肇东市地下水总补给量为上述五项之和,即30 748万立方米每年。

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侧向流出量、越流排泄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决定了地下水的赋存、运移,也限定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补给条件:本市潜水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为主,低平原弱承压水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及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地下径流条件:昌五台地由于地势高,起伏较大,地下水水力坡度大,地下径流好,低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水力坡度小,地下径流条件较差,河漫滩区潜水因距松花江较近,与江水互补互排,补排迅速,但地势低平,径流条件一般。排泄条件:低平原弱承压水及河滩区潜水以垂向蒸发排泄为主,河漫滩区潜水枯期还以侧向径流方式向松花江排泄,台地区潜水因地下径流条件较好,主要以纵向径流方式排泄,此外,人工开采也是地下水排泄的一种主要方式。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分为渗入-蒸发型、渗入-径流型、渗入-径流-蒸发型。其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

三、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开采条件下,不发生因开采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得影响的、有补给保证的、可供开采的地下水量。

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确定采用布井法的计算结果作为各规划区地下不可开采量,不适用平均布地规划区的可开采量采用开采系数法计算成果。经汇总,肇东地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1 705万立方米每年。补给模数:肇东地下水总补给模数为7.01万立方米每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1 705万立方米每年。

四、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肇东市地处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等值线低值区,却位于蒸发等值线高值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境内天然河流不发育,只有松花江一条边界河流,因界河水利用起来投资大,困难多,多年来一直靠开采地下水,找井抗旱。由20世纪50年代初挖大口井取水抗旱保苗,到70年代大搞机电井建设,肇东地下水开采经历了由土井到机电井,由畜力提水到动力提水,由城镇郊区菜田灌溉到乡村农田灌溉的发展过程。

肇东市浅层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目前农村主要为浅井或深井开采,以满足农村生活、农业灌溉用水的需求;城镇则以工业及城镇生活用水为主,多采用中深井开采。开采的含水层主要为中细、中粗砂孔隙潜水、孔隙弱承压水及黄土状亚粘土孔隙潜水。由于肇东市浅层含水层薄且不连续,浅层水含氟量较高,城镇生活及大部分工业用水均采用深层水,浅层水开采量较小。当前,全市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不显著,水位年变幅0.5~1.5米,也没有发生其他环境地质问题,但城镇生活、工业用水的集中超量开采,致使肇东镇深层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因缺乏实际监测资料,尚无法量化该市深层水现状。全市农村生活、坐滤水种等大量分散用水,地下水水位埋深2.5~4.5米,水位年变幅1米左右,主要系农村生活、农业灌溉开采,开采量较小,地下水位变化不大,很有开发潜力。

猜你喜欢
肇东市排泄量补给量
某县地下水资源均衡计算分析
福清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肇东市水稻面积提取
平泉县供水工程地下水总补给量及可开采量分析
Musical Isomorphisms and Problems of Lifts∗
我们的作品
兴隆庄采煤塌陷区地下水补给规律分析
我们的作品
绝食法与无氮饲粮法测定黄羽肉鸡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及变异的比较研究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