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2013-04-09 00:37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螺旋藻沙门氏菌光照

日本修订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及相关条款

8月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806第2号通知,对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省令)和食品、添加剂等规格标准(告示)进行补充修订。

1.省令有关:根据食品卫生法第10条规定,省令附表1中增加3-乙基嘧啶和嘧霉胺。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告示有关:(1)设定了农药三唑苯胺除草剂(Ipfencarbazone)、噻唑菌胺(Ethaboxam)、盐酸杀螨脒(Formetanate hydrochloride)、硅氟唑(Simeconazolezole)、双苯氟脲(Novaluron)、嘧霉胺(Pyrimethanil)、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和苯噻菌胺酯(Benthiavalicarb-isopropyl)的残留限量标准值。(2)设定1中3-乙基嘧啶和嘧霉胺的成分规格和使用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农药盐酸杀螨脒和嘧霉胺自2014年2月6日起实施。(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日本修订食品卫生法施行规则及相关条款 [EB/OL].(2013-9-17).http://jckspaqj.aqsiq.gov.cn/wxts/gwflfg/201308/t20130823_374030.htm.

美国批准螺旋藻提取物用于糖果和口香糖

8月13日美国FDA发布通告,应Mars公司的请求,修订色素添加剂条例,批准螺旋藻提取物用于糖果和口香糖。该螺旋藻提取物来自蓝藻钝顶螺旋藻。

FDA认为,将该螺旋藻提取物用于糖果与口香糖是安全的,不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在应用时还会达到相应的生产技术要求。最新修订内容于2013年9月13日生效。

[信息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美国批准螺旋藻提取物用于糖果和口香糖[EB/OL].(2013-9-17).http://jckspaqj.aqsiq.gov.cn/wxts/gwbz/201309/t20130904_375938.htm

蔬菜水果经过光照后更美味 或引领新的农业方向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植物基因构成的前提下极大地改进蔬菜与水果的味道,有专家称,这或许将引领新的农业发展方向。

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个温室里,园艺学专家凯文·福尔塔展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改变照射光线的波长,进而改变蔬菜和水果的味道。福尔塔表示光照不仅仅只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不同波长的光可以极大的改变植物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蔬菜水果周围的光照环境来使它们的味道变得更好。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改变光线类型来提高它们的抗氧化性、改善它们的外观以及增添抗癌成分。”

福尔塔和他的团队使用LED灯生成不同波长的光线,然后经过大量实验测试光线对植物生长所造成的影响。结果他们发现,在红外线与远红外线的照射下,植物会大量释放一种名为“2-苯乙醇”的挥发性物质,而这种物质恰好是改善蔬菜、水果味道的关键。研究人员还发现,即使是在蔬菜与水果被采摘后,通过光线照射来改善味道的方法依然有效。这就意味着,未来如果把这种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可以随时享用到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了。

凯文·福尔塔:“蔬菜水果具有特定的‘作息规律’。夜间,它们释放香味的能力会受到抑制,从而使代谢物不断淤积和聚集。因此在天亮时门窗被打开后果蔬的香气就会一下子全部释放出来,就如同我们在清晨打开冰箱时或储物间时那样。在了解了这个特性后,我们就可以巧妙地控制刚被采摘后的果蔬,何时让它们香气芬芳了。”

此外,福尔塔的同事托马斯表示,“植物光照技术”与转基因工程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研究小组致力于在没有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身上创造出更美味、更营养的食品。“我们所做的只是操控照射到植物上的光线而已。植物受到光照后所发生的代谢作用会与未受光照时完全不同。我们只要把光照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就可以在改善这些果蔬口味的同时,还使其营养成分不受到任何影响了。”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蔬菜水果经过光照后更美味 或引领新的农业方向 [EB/OL].(2013-9-7).http://news.foodmate.net/2013/09/242772.html.

美国将对进口食品实施新的管制措施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7月26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知,就对进口食品实施的两项措施征求公众意见。这两项针对进口食品的措施,是根据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制定的,其一是“海外供货商证明方案(FSVP)”,该措施规定首次进口食品的美国进口企业,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负责制定进口食品“方案”,方案要明确与每一项进口食品相关联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等,以证明进口食品符合美国食品安全要求。其二是进口食品“第三方检查机构认可”,第三方检查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私营企业,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按照一定的标准,包括检查机构的资质和公正性等,经审查合格后予以认可。认可的第三方检查机构负责对海外食品企业进行检查并签署相应证明。食品进口企业必须获得这些证明,食品药品管理局根据第三方证明对进口食品开展风险评估并确定是否允许进口相关食品。这两项措施的公众评议期为120天。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美国将对进口食品实施新的管制措施 [EB/OL].(2013-9-17).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jshz/xm/201309/20130900307515.shtml.

新西兰公布2013-2014年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风险管理策略

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消息,8月13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公布2013-2014年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风险管理策略,策略提出MPI 2013-2014年食源性疾病总体目标为:对重点致病菌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持续降低食源性致病菌致病率。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2013-2014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初步风险管理活动、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监控及审查四个部分,这包括:

1)初步风险管理活动:MPI对非伤寒沙门氏菌的六项主要风险来源(鸡蛋、禽肉、猪肉、谷物、芝麻花生可可加工的高脂食品、动物饲料)描述工作已经完成,目前侧重于收集沙门氏菌数据,确定沙门氏菌血清型及人类食源性疾病关系。MPI对禽肉、牛肉、羊肉及内脏类食品中弯曲杆菌风险描述工作已经完成,现阶段正在进行数据来源的审查及科学性评价工作。

2)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MPI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列举各种潜在风险管理方案,依照标准选择可用性方案。在风险决策过程中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同时对最终决策给出充分依据。

3)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MPI将在食品供应链中实施选定的风险管理措施,并验证控制措施实施情况。

4)监控及审查:MPI将持续监控食品供应链中致病菌含量,评估其中风险。结合审计报告及健康监测数据审查监管活动的有效性,依据审查结果改进风险管理措施。

同时MPI将就风险管理过程与利益相关方进行连续性的风险交流,并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

[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新西兰公布2013-2014年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弯曲杆菌风险管理策略 [EB/OL].(2013-9-17).http://news.foodmate.net/2013/09/243672.html.

欧盟修订添加植物甾醇食品与配料的标签规定

7月 26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EU)718/2013号委员会条例,修订关于添加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酯、植物甾烷醇、植物甾烷醇酯类的食品与食品配料标签规定的(EC)608/2004号条例。该条例于发布之日起第20天起生效。

修订内容是将(EC)608/2004号条例第 2条第 3点替换为“3.标签应声明:产品不适于无需控制血胆固醇人士。”2014年2月15之前上市的,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添加有植物甾醇、植物甾醇配料,则可继续销售直至库存清空。

[信息来源]WTO检验检疫信息网.欧盟修订添加植物甾醇食品与配料的标签规定 [EB/OL].[2013-09-11].http://www.wtociq.gov.cn/wto1/show.jsp?cid=261&aid=42477.

美国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心公布未来两年的重点项目计划

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消息,周四美国FDA下属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心公布了未来两年的重点项目计划。

该计划包含6大主要目标:减少每年食源性疾病率和化妆品受伤率;基于最佳科学、预防和公共卫生风险建立法规、政策、指南、检验和合规策略;提高遵守新创建的农场到餐桌的预防性控制标准;通过更好的营养和膳食的选择改善公共卫生指标;开发和迅速部署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来识别、包容和消除食品和化妆品危害;实现人员和资源的最优使用。

[信息来源]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Applied Nutrition(CFSAN)Plan for Program Priorities,2013-2014[EB/OL].(2013-8-30).http://www.fda.gov/AboutFDA/CentersOffices/OfficeofFoods/CFSAN/WhatWeDo/ucm366279.htm.

猜你喜欢
螺旋藻沙门氏菌光照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基于不同酸碱值与培养养分差异的螺旋藻扩殖生产优化研究
春光照瑶乡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重金属对程海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螺旋藻粉的质量分析研究
会发光的螺旋藻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商品肉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