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做,不如我要做

2013-04-10 10:17王爱军
领导文萃 2013年4期
关键词:吕夷简宗皇帝刘平

□王爱军

宋仁宗康定年间,宋王朝与西夏发生战争,因监军黄德和率军先逃,大将刘平战败被俘,不屈就义。不料侥幸逃命的黄德和反诬刘平投降,致使刘平不仅名誉受污,全家也被抄斩。后来事情败露,仁宗皇帝亲自下诏,将黄德和处以腰斩。

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罢休,因为监军黄德和有个特殊的身份——太监。那时宦官的势力很强大,他们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鼓动仁宗把各军的监军都换成自己的人。这些不懂军事,只懂阴谋的人,在军队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些正直的大臣们一直敢怒不敢言。黄德和事件成了最好的导火索,立刻有人上书皇帝,历数宦官监军们的恶行,要求把这些人全部罢免。

仁宗有些拿不定主意,命人去把吕夷简找来,此时这位宰相正因为戴罪而在家闭门反省。这吕夷简来到宫里,刚一进殿,仁宗立刻就监军的问题咨询他该如何处理。吕夷简没有长篇大论地分析一番,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不必都撤掉,只要选择忠厚老实的宦官去做监军就可以了。”仁宗一听,对啊,选监军这事是自己同意的,怎么能自我否定,打自己的脸呢?问题出在用人不当,没找到德才兼备的好宦官罢了,于是仁宗就准备下旨请吕夷简去选人。

选人的权力倒是不小,可吕夷简没忙着高兴,他回答说:“我是一名戴罪宰相,按照规定是不能和宦官们交往的,而这样我又怎么能知道他们是否贤良呢?皇上不如把这个工作交给都知、押班(这些都是宦官的职称),让他们负责往上推荐,只是他们推荐的监军如果有不称职的,他们就要和监军一起被治罪。”

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建议。没想到,第二天都知、押班这些太监头儿们纷纷跑到仁宗面前,叩头请求罢免在各处任监军的宦官。他们都明白,拿在手里的山芋如果太烫,最好的办法不是吃下去,而是扔掉。

监军的事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好处理。杀掉一个监军,其他监军还在,于事无补;如果监军都由吕夷简提议罢免或选拔任用,日后一旦出什么事情,无疑就是宦官们攻击吕夷简的靶子,到时责任推脱不掉,他想自保都难。让太监们自己管理自己,一个麻烦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难怪仁宗皇帝感叹:“吕夷简真是宰相之才啊!”

世界上的事,要我做时,心里不情愿,做起来很难;而当它变成我要做时,因为是自己的决定,所以做起来就不会有任何怨言。聪明的领导者从来不把奖惩的生杀大权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而是善于隐藏自己,让下属们自我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这是一种管理智慧,又何尝不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生存智慧呢!

猜你喜欢
吕夷简宗皇帝刘平
宋代名臣吕夷简和陈尧佐交往补证
慢半拍儿见皇上
基于弹性模型的飞机操纵动响应分析
吵架
神童与诚童
大宋高级玩家
两个神童
两个神童
验收
敢于直言的吕夷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