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建设意义深远——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2013-04-10 05:42蓝颖春
地球 2013年9期
关键词:遗迹海洋世界

本刊记者 蓝颖春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我国是世界上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号召。2000年,国土资源部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目前我国共有27个世界地质公园,上百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在中国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被大家广泛认可,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近日,《地球》杂志记者围绕我国地质公园的建设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著名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

《地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部门组织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地质公园?

李廷栋:建设地质公园有多方面意义。首先,可以起到保护珍贵地质遗迹的作用。地质遗迹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很多的地质遗迹包括古生物化石,特殊地貌、很多地质构造现象等等都是不可再生的,破坏了就没有了。因此建立地质公园包括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主要起到保护珍贵地质遗迹的作用。另外国家地质公园还可以优化生态环境,共建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先是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建立过地质公园,也就是成立了一个自然保护区,不允许人为开发,保护公园里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地表景观不能破坏。国家地质公园还可以做为发展地质科研教学的基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地质公园可以长期对珍贵地质遗迹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科学价值等进行研究,同时也可以做为教学基地,提高人们对地质现象的认知的水平。

同时,国家地质公园可以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对整个社会来说,地质公园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和进行科学探索的基地。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对民众,地质公园是普及地质科学知识,进行启智教育的最好课堂。国家地质公园还有助于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地方脱贫致富。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就是一个例子。云台山在没有建立国家地质公园之前,一年门票收入只有一二百万左右,而在建立世界地质公园以后,仅门票收入就有几个亿,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国家地质公园还可以推动高品质旅游业的发展,地质公园不再是一般性的旅游,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科学内容。在地质公园里不光是看风景,还能学习到很多科学知识,同时可以传播科学精神。通过地质公园建设可以丰富地质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此外,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可以加强国际的科学交流合作,增强我国在地质科学界的话语权。最近三十年我国在国际地质科学界的话语权大大提高,地质公园建设功不可没。国家地质公园还有助于宣传地质工作,提高地质事业的公民认知度。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不知道地质是怎么回事。二三十年前我到桂林,人们介绍桂林山水时,讲的都是神话故事,但问他们溶洞里的地下河是如何形成的,没有人能回答得上来。如今通过地质公园建设,让人们知道地质工作除了找矿外还有保护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现象、保护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地质科学研究等等。国家地质公园还可以密切地矿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群众之间的联系,得到他们对地质工作的了解、认识和支持。

浙江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广东丹霞世界地质公园

黑龙江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地球》: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乃至世界地质公园,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李廷栋:首先,在自然条件方面,地质公园的地质现象必须有特色,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例如,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它的砂岩石柱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罕见地貌。一方面,沙岩石柱很漂亮、很美丽,另一方面,沙岩石柱形成本身有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其次,特殊地质、地貌的科学意义也比较大,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再次,地质公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保护地质遗迹。例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没建立地质公园之前,它的地形、地貌破坏得很严重。建设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后,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此外,对珍贵地质遗迹管理的水平如何,以及科普工作做得怎么样,是否利用地质公园进行科普工作,等等,都是国家地质公园评审的基础。

世界地质公园除了以上几个条件外,对申报的地质公园,还要派国际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另外世界地质公园还有淘汰制度,规定每隔几年要评估一次,不符合规范的地质公园就会亮黄牌,两次评估不达标,就要取消世界地质公园的资格。去年和前年我国就有两个世界地质公园亮了黄牌,一个是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一个是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这两个公园主要是科普工作做得不够。

《地球》:我国的地质公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李廷栋:现在看来,有的公园管理得不好,像黑龙江某世界地质公园,那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冷冷清清很少有人去,也没有什么人在管理,需要改进。

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我认为很多地质公园都做得不够。科普设施建设不足。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在科普建设方面就做得很好。公园里不仅有介绍地质知识的地质博物馆,还在极具特色的地质现象附近,竖立了很多的地质标牌,注明地质现象的成因、发展历史等科学知识,让大家在欣赏美丽的地质现象同时,增加了科学知识。

另外,有的地方过分讲究现代化,而有的东西却不宜现代化。地质公园也是如此,公园里不应当有不符合周边优美地质、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建设。从前九寨沟要现代化,把老的寨子去掉,在九寨沟里盖楼房。我就说,如果把九个寨子去掉就不是九寨沟了。景区要的就是古香古色,小村庄只能适当改造,基本保持原貌。所以,当时我就建议九寨沟里的九个寨子一定不能破坏,要保存下来,不要在那里建高楼大厦。

最后,我觉得地质公园应该发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通过地质公园各方面的教育,让大家文明旅游。不要再发生像前不久南京学生在埃及神庙的浮雕上刻“到此一游”这样的不文明行为。台湾就很注意这方面。我在台湾的公园里经常能看见贴有文明小幅标语,提醒游客要留就留下脚印,要走就带走美好的印象。我们的地质公园也应该如此。

链接

“地质公园”简史

《地球》:众所周知,我国有非常广阔的海洋国土,海洋地质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部分,我国是否可以建设海洋地质公园?

李廷栋:我国目前还没有海洋地质公园,这与我国海洋大国的地位以及海洋资源的现状极不相称。如果要建海洋地质公园,我认为最好和海上的岛屿结合起来。我国南海附近的海洋地质景观丰富奇特,并且有丰富多彩的海洋动植物景观、大量的珍贵文物等。像西沙群岛就有美丽的海底珊瑚,如果在西沙群岛附近建立海洋地质公园,将会对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提高海洋权属意识、宣示国家主权、开展海洋科考科普、普及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及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华盛顿成立了“全球地质及古生物遗址名录”计划,目的是选择适当的地质遗址作为纳入世界遗产的候选名录。1996年改名为“地质景点计划”。199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质现象的景点形成全球性网络”计划,即从各国(地区)推荐的地质遗产地中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地区纳入地质公园,其目的是使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永续发展。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56次常务委员会议中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计划,目标是在全球建立50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每年拟建20个;并确定中国为建立世界地质公园计划试点国之一。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法国巴黎宣布,中国8处地质公园首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单。这8处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是:安徽黄山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地质公园、河南云台山地质公园、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 地质公园和河南嵩山地质公园。

到2013年5月,全球已经建立了92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有27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质公园,由中国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每个国家公民均有保护的权利及义务,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5年11月,原地矿部在长沙召开了“首届地质自然保护区区划和科学考察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考察了武陵源风景区,鉴于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地貌景观独特优美,提出建立“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在国内形成一定影响。1987年7月,原地矿部以“地发[1987]311号”文下发的《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的通知(试行)》中,把地质公园作为保护区的一种方式提了出来。1995年5月,原地矿部颁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进一步以条文形式把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一种方式列入其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1999年以前建立的86处地质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12处),都不是以地质公园命名。

为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国土资源部于2000年8月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及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有关申报、评选办法。截至2011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一共公布六批共218家国家地质公园。

猜你喜欢
遗迹海洋世界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方外观遗迹旧照
爱的海洋
沉船遗迹(外一首)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