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研究进展※

2013-04-10 01:12闫宝环董玉霞崔晓燕梁会贞
河北中医 2013年8期
关键词: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

闫宝环 董玉霞 崔晓燕 梁会贞 王 玥

(河北省胸科医院中医理疗科,河北 石家庄 050041)

目前,结核病的传播态势在世界范围内仍十分严峻,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结核病中有5%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在所有肺外结核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淋巴结核。如果胸腔积液长时间不吸收,就会沉积在胸膜上,逐渐机化形成胸膜的增厚和粘连,从而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甚至需要胸膜剥脱术来改善,因此积极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关键。兹将中医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现代医学认识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时,当机体处于高度变态反应状态所发病,结核性胸膜炎可以在结核病的任何阶段发病,与结核杆菌的感染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1]。结核性胸膜炎可以分为渗出性胸膜炎和干性胸膜炎2种,当机体处于高度变态反应状态时,入侵的结核杆菌和代谢产物会导致渗出性胸膜炎的发生。当结核杆菌进入胸膜后会引起局部的病理改变,包括炎性渗出、充血、坏死、组织增生和纤维化等[2-4]。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会表现为胸痛、低热以午后为著、胸闷、咳嗽、盗汗等,多见于一侧胸膜的病变,X线摄片及B超检查可见一侧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的吸收靠胸膜淋巴孔回吸收后经淋巴管排出,如果胸腔内有大量积液,就会影响淋巴管的排出,长时间存于胸腔就会引起胸膜的增厚和粘连,导致呼吸功能下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

现代医学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治疗方案:强化期治疗2个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巩固期治疗4个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但有学者认为,治疗时间在9~12个月疗效会更好[5]。患者患病时间长短不同,胸水吸收程度会有所差异,大部分患者胸水会在治疗6个月后完全吸收,但也有患者因积液长时间不吸收致纤维蛋白沉着于胸腔,引起包裹性胸膜炎。②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当患者结核中毒症状较重,胸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加快胸腔积液的吸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待症状好转,胸腔积液减少后逐渐停用激素,要防止激素戒断反应的发生,一般疗程需4~6 周[6]。③胸腔穿刺抽液。对于中等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每周进行2~3次抽液,每次抽液量在1 000 mL左右,直至胸腔积液完全吸收。临床观察发现,每周抽液3次和2次比较,3次效果较好,且并发症最少[7]。由于传统的抽液方式次数较多,增加了患者胸腔感染的机会,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近几年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这样就减少了抽液的次数,根据积液的多少可以随时引流,减少了胸水在体内存留时间,防止了纤维蛋白的沉积,减少胸膜的增厚和粘连[8]。④胸腔介入治疗。胸腔积液长时间不吸收继续发展会导致胸膜的增厚和粘连,因此促进胸腔内纤维蛋白的溶解,加速积液的稀释是首要目标,此时向腔内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可达到治疗目的[9]。鲍国玉等[10]报道,在每次抽液后胸腔内注入20万U尿激酶+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效果明显优于10万U尿激酶+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P<0.05)。刘锦志等[11]在每次抽液后予异烟肼注射液0.2 g+利福平注射液0.3 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胸腔注药,并与仅予异烟肼注射液0.2 g +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胸腔注药对照观察,前者可明显加速胸腔积液的吸收。⑤增强免疫的治疗。因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故在基础治疗条件下加用免疫调节剂,可明显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和改善结核中毒症状[12-13]。⑥外科手术治疗。当胸腔积液长时间不吸收致胸膜增厚粘连者可考虑行胸膜剥脱术,对于慢性结核性脓胸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4]。

2 中医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对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这一病名,中医学并无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症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应属中医学悬饮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条记载“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当水饮互结,悬积胸胁时,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现代中医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认识和治疗有所发展,认为素体不强,或原有其他慢性疾病,肺虚卫弱,时邪外袭,肺失宣通,饮停胸胁,而致络气不和,久则化火伤阴,或耗损肺气,同时痨虫侵袭肺脏或胸膜,致肺体本脏或胸膜受损也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主要病因。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体水液正常运行情况。当肺失宣发肃降,脾失运化水湿,肾失气化,三焦水道通调失职,影响体内水液的运化、敷布和排泄时,水饮停留于胁下时就会形成悬饮。

3 中医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

中医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因此治疗时会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各有侧重。悬饮病变早期胸胁受袭,因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外和皮毛,主表。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犯肺卫,导致肺失宣发,治疗应以宣发肃降为主;肺失宣发,津液失去正常的输布,停而为饮,治疗以宣发祛饮为主;饮停胁下,邪留半表半里之间,如果治疗不当,继则传化入里,气机不利,应理气活络;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日久损及脾肾,此时首当滋阴清热。总之,治疗时应以本虚则补,水停则利,痰瘀互结则祛痰化瘀,虚实交杂则虚实兼顾为原则。

石东等[15]认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早期治疗的关键是抑制结核的变态反应,快速排出胸腔积液,并自拟消饮Ⅰ号(药物组成:青蒿、鳖甲、黄芪、知母、葶苈子、桑白皮、泽泻等)益气利水清虚热。当胸腔积液排除后,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为主,预防胸膜的增厚和粘连,自拟消饮Ⅱ号(药物组成:山茱萸、熟地黄、黄芪、益母草、黄芩、白术、莪术等)补肝肾,活血化瘀。并观察到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的患者,未出现病情恶化。因此,提出中药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方面的7个优势:①改善结核中毒症状,效果显著;②加速胸腔积液的吸收,减少胸穿的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胸穿的危险及痛苦;③替代使用激素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有效避免使用激素产生的副作用;④清除纤维蛋白在胸腔的沉积,防止胸膜的增厚和粘连;⑤减少抗痨药物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的伤害;⑥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几乎没有影响;⑦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肺内结核病变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改善。

于江[16]认为,悬饮的形成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水饮停聚胸胁而成。治疗时应用泻肺逐水、宣通水气法。基础方药物组成:葶苈子20 g,大枣5枚,桑白皮15 g,紫苏子 10 g,瓜蒌皮15 g,百部10 g,柴胡10 g,赤芍药20 g,丹参20 g,白芍药10 g,茯苓20 g,生甘草5 g。痰浊偏盛者加杏仁、薤白;水饮久停难去、体弱食少者加桂枝、白术;络气不和者加郁金、川芎。中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加速胸腔积液的吸收,防止胸膜的增厚和粘连,同时减少抗痨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对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杨正志等[17]认为,对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以补虚、行气、活血、利水为主,主要药物有人参、黄芪、桑白皮、瓜蒌、益母草、桂枝、泽泻、枳壳、炙甘草,胁痛者加延胡索疏肝止痛;肝功能异常者加茵陈、白术、五味子利湿清热;阴虚者加生地黄、麦门冬滋阴退虚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人参、黄芪、桑白皮、益母草、炙甘草均可增强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少纤维蛋白的沉积,改善微循环,促进胸腔积液吸收,预防胸膜的增厚和粘连[18]。同时,中药治疗可降低结核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避免因服用药物导致的损害而中断治疗的风险。

张增英等[19]认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多由于阳湿不化,阳湿凝集所致,治疗应以降气平逆、泻肺逐水为法,应用补金片(药物组成:鹿角胶、蛤蚧、百部、茯苓、石见穿、紫河车、桃仁等)治疗,提高了患者免疫功能,加快了胸腔积液吸收,改善了结核中毒症状,减少了胸膜的增厚、粘连。

季红燕等[20]认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病机是水停气滞血瘀,治疗以逐水行气化瘀、通络止痛为主,以《金匮要略》泽漆汤化裁。基本方药物组成:泽漆30 g,旋覆花10 g,葶苈子15 g,百部10 g,柴胡10 g,枳壳10 g,丝瓜络20 g,薏苡仁30 g,茯苓12 g,泽泻12 g,桃仁9 g,红花6 g。体质虚弱者加黄芪15 g、党参15 g;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30 g、麦门冬20 g、五味子10 g;纳食差者加鸡内金8 g、神曲9 g;黄疸者加茵陈30 g。全方合用,可达到止咳平喘、通络止痛、疏肝理气之功效。既可有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又可增强免疫力,改善结核中毒症状,并防止抗痨药物对肝肾的损伤。

李斌[21]认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多是由于禀赋不强,肺卫虚弱,感受寒湿或饮食不当,劳欲所伤,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全身停于胸胁而发病。主要病机是饮停胸胁阻碍气机,痰浊瘀滞耗损阴液。治疗时应分清标本虚实缓急,并依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一是饮停胸胁治以逐水祛饮,药用葶苈子、桑白皮、陈皮、紫苏子、半夏、茯苓、白术、桂枝、丹参等泻肺逐水,健脾化湿,活血通络;二是阴虚内热治以滋阴清热,药用地骨皮、桑白皮滋阴清热,天花粉、沙参养阴生津,鳖甲清虚热,赤芍药、莪术化瘀通络。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有效促进胸腔积液吸收,防止胸膜的增厚、粘连,并可防止抗痨药物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疗程缩短,疗效较好。

彭素岚等[22]本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理瀹骈文》)的理论,应用贴胸消水散外敷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药物制作:甘遂、葶苈子、细辛、川芎、乳香、水蛭按 6∶3∶4∶3∶2∶1粉碎成末,分装备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8 cm×10 cm 和3 cm×3 cm 大小的纱布上,敷于胸腔积液相对应的背部皮肤和肺俞穴以逐水消饮,行气活血。每次敷贴 6 h 后取下。外敷法刺激肺俞穴,激发卫阳,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缩短病程,减少胸膜粘连、增厚,且可不使用激素,避免其副作用,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方法。

4 展 望

中医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它可以减轻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减少胸膜的炎性渗出,加快胸腔积液的吸收,预防胸膜的增厚和粘连。但文献数量不多且大部分是临床疗效的观察,并且辨证分型不统一,多数病例还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这样就使其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因此我们应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胸腔积液快速吸收、减少后遗症是我们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

[1] 马玙,朱莉贞,潘毓萱.结核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9,593.

[2] Porcel JM.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J].Lung,2009,187(5):263-270.

[3] Li L,Qiao D,Li Q,et al.Analysis of ESAT-6-specific multifunctional CD4+;T cells in pleural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J].Xi Bao Yu Fen Zi Mian Yi Xue Za Zhi,2011,27(1):26-28.

[4] Okamoto M,Hasegawa Y,Hara T,et al.T-helper type 1/T-helper type 2 balance in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compared to 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s[J].Chest,2005,128(6):4030-4035.

[5] Ferrer Sancho J.Pleural tuberculosis:incidence,pathogenesis,diagnosis,and treatment[J].Curr Opin Pulm Med,1996,2(4):327-334.

[6] 黄章.激素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2):62-63.

[7] 毛晓辉,张毅军,李兰.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383-1384.

[8] 沙正凯.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60例临床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6):793.

[9] 陈继祥,冯宪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介入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4,9(1):50.

[10] 鲍国玉,马立刚.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7):34-35.

[11] 刘锦志,冯粉琴.利福平注射液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98-99.

[12] 唐神结.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结核病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1999,4(4):247.

[13] 屈国雄.肺结核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46-47.

[14] 丁玉平.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361-362.

[15] 石东,杨晶,杨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65-67.

[16] 于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1):4827.

[17] 杨正志,孙延康.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36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41-42.

[18] 张清河.中药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6.

[19] 张增英,杨贵发.含补金片方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1):22-24.

[20] 季红燕,胡国俊,张念志,等.泽漆汤化裁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伴肝功能损害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5):483.

[21] 李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157.

[22] 彭素岚,敖素华,王俊峰.贴胸消水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7):48-49.

猜你喜欢
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防控措施
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治疗策略研究
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