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研究综述

2013-04-11 00:32许芳芳
山东纺织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进程城市化城镇化

许芳芳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从更高层次全面论述了城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性,明确要求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重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然而我国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因此对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此,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便找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对城镇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针对全国进行的研究

郑长德(2005)、许丽英(200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不同的地区正相关的程度也不同。黄勇、谢朝华(2008)研究得出,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会直接作用于城镇化建设。饶华春(2009)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但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更大。谷小菁、王定祥(2011)利用1992—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国和分区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增加非国有银行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赵峥(2012)构建了金融支持与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分别从人口城市化、产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三个方面运用历史数据对金融支持我国城市化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支持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2013)分别从国家层面、省际层面对城镇化、经济增长与金融服务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金融服务对于城镇化进程则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金融支持在中西部省份城镇化进程显得尤其重要。

(二)针对区域进行的研究

范兆斌,左正强(2004)对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城镇化非平衡性比较明显,城镇化进程远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郑玫和傅强(2008)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是影响重庆市城镇化率的重要因素,保费收入、存款余额、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的现金收入四个指标的增加有助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张正斌(2008)通过对宁夏1990—2005年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发现,金融通过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提高又推动城镇化发展。武妍(2012)对1990—2010年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重庆市的城镇化进程与金融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长期的正相关关系。

通过对我国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回顾可以看到,究竟是金融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还是城镇化进程带动了金融的发展,抑或是两者相互促进,各位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因果关系,但是由于不同的学者所选的指标不同,使得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与总体层面上的结论相比,区域的研究结论更缺乏一致性。原因可能是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数据的获取和指标选取上存在差别,所以在处理这些变量时导致的检验结果也不太一致。但是他们的结论的共同之处是都认为金融发展和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二、金融对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的必要性研究

范川(2003)认为城镇化进程与资金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主要是资金供给严重低于资金需求。陈爱莉(2004)、倪凤玥(2007)指出,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产业调整等都将带来巨大的资金需求,这将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范立夫(2010)认为,金融发展是城镇化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的支持。左晓慧(2012)指出,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高比例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优化金融市场结构等方式,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沈炳熙、高弋君(2013)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投资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资金需求大且集中,商业银行在支持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信贷规模和资本约束两方面。

以上的论述大都在说明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将必然依赖于金融业的资金支持,然而这也将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进而会推动金融的发展。

三、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一)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金融抑制、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如:伍艳(2005)指出,我国长期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这也是导致我国城镇化率始终滞后于工业化率、城镇集约化程度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建立“市场主导型”的资本形成机制。刘莉亚(2007)在研究中指出,农村地区的金融对城镇化支持存在金融机构较少、金融机构服务、金融运作效率低等很多问题。陆岷峰、马艳(2009)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在支持城镇化的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金融机构不完善;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之间发展需要的资金支持之间存在矛盾。王士伟(2011)指出金融部门缺乏战略眼光,对城镇化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认识不足,金融支持方式单一,市场调节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改善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对策研究

胡斌(2002)认为政策性金融是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手段,并提出通过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解决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增强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方少勇(2005)提出金融发展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调控,对金融市场进行指引,引导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还有许多学者热衷于通过投融资机制的研究来改善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例如:陈干宇,张玲(2003)指出面对城镇化进程资金不足的问题,应发展与创新竞争性的投融资体制,开辟非竞争性投融资渠道,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盘活城市实物形态资产。巴曙松,王劲松,李琦(2011)对当前中国城镇化融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根据城镇化建设具体项目的分类、特性、未来收益状况和风险水平,探索适合地方政府本身实际的长期融资模式,如资产证券化、市政债券、公私合作等。徐策(2013)认为应围绕促进“产城融合、城信互动”、提高城镇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以人为本”和改善广大居民福利拓展城镇化投资空间。程利敏(2013)认为应该通过创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发银行产品,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等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拓宽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来源渠道,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余晨阳,邓敏婕(2013)认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行市政债券的基本条件,可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为城镇化融资开辟新渠道。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存在的障碍,学者们认为:一方面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进行干预,如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整体的战略规划布局等;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我国现行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市场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四、总结

我国学者主要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对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金融支持城镇化理论方面又分别从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研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结果,但同时也存在不足。首先,在实证研究中,对城市化的评价指标选取太过简单,只重视金融支持对城市化规模扩张的作用,忽视了金融支持对城市化质量提升的作用;其次,缺乏对不同类型金融对城市化支持作用的实证对比分析,而这恰恰是从总量和个量上分析不同类型金融对城市化影响程度所必需的,也是提出在城镇化进程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政策建议的基础;再次,研究范围比较宽泛,大多都是从全国层面进行的分析,即使有学者研究区域层面,但研究方法和思路趋同,并没有将区域的具体特征考虑在内。

[1] 伍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5;(2).

[2] 武妍. 重庆金融发展对城镇化作用的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工商大学,2012.

[3] 赵峥.金融支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证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2 ;(1).

[4] 巴曙松,王劲松,李琦.从城镇化角度考察地方债务与融资模式[J].中国金融,2011;(19).

猜你喜欢
进程城市化城镇化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家乡的城镇化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